•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专版
  • B3:专版
  • B4:股市行情
  • B5:市场数据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长油最后一日
  • 退市公司一览
  • 沉默而不沉寂的
    “退市股”
  •  
    2014年6月5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长油最后一日
    退市公司一览
    沉默而不沉寂的
    “退市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沉默而不沉寂的
    “退市股”
    2014-06-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浦泓毅 ○编辑 梁伟

      ⊙记者 浦泓毅 ○编辑 梁伟

      

      浮华一夕散尽,曾经的上市公司退市,走入资本市场的角落。

      然而,角落也有角落的风景。在曾经的“老三板”市场,在现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中属于退市公司的一隅中,退市公司们正演绎着沉默而不沉寂的资本活剧。

      在中国资本市场中,有一批以400开头的股票。这就是当年退市后转入时称“三板”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原A股上市公司。2006年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试点启动后,原三板的退市公司被整体平移至该市场交易。2012年9月,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成立,所有三板退市公司并入全国股转系统。但无论交易场所如何变幻,交易代码成为这些公司甩不去的烙印。其交易方式和价格运行的潜在逻辑也与其他新三板挂牌企业截然不同。

      “从宏观的视角来看,退市公司,尤其是2005年以前老一批的退市公司已经基本被市场遗忘了。但其实这些公司的股价几乎每年都会有一波行情,涨幅大的可以达到100%。”“老三板”市场资深人士、申银万国场外市场总部业务董事冯宝根这样告诉记者。

      根据信息披露质量的不同,退市公司被分为三类:有证券从业资格会计事务所对年报出具审计报告的公司可以每周转让3日,在此基础上,净资产为正或当年净利润为正的公司可以每周转让5日。不具备这些条件的公司则每周只能转让1日。三类公司都以日间报价,下午三点后集合竞价的形式转让。

      冯宝根告诉记者,仍坚守三板退市公司投资者中大部分是当年买入上市公司股票的老股民。这些老股民最大的心愿就是这些公司有朝一日能够重回上市公司行列。

      “在上海就有一些股民自发组织,都是些60、70岁的老年人。他们每年都会定期向有关部门表达诉求,向退市公司提出进行资产重组从而重新上市的建议。”冯宝根说。

      与此同时,在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中,也会有一些资金或主动、或被人诱导,进入退市公司市场淘金。这些资金成为退市公司行情的主要推手。

      记者注意到,在2012年9月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成立后,由于投资者对解决退市公司重新上市问题的政策预期强烈,退市公司市场曾出现过一波集体行情,多家公司股价连续上涨。A股首家退市公司水仙A3在一轮行情上涨75%。一家正常交易的A股上市公司如果走出这样的行情,也足以被称为牛股。

      “推动退市公司股价大幅变化的唯一契机就是重新上市,任何关于重新上市的风吹草动,无论是公司层面重组进展还是政策层面的细小迹象,都有可能诱发出退市公司的一波行情。”冯宝根告诉记者,“有些人能够抓住机会从中牟利,有些人则是被‘忽悠’进来,为人做嫁衣。”

      市场人士表示,由于退市公司总股本往往较小,每个交易日的成交量往往只有几万股。这使得有心人可以以较小的资金制造出连续多个交易日的较大涨幅,结合市场中关于公司重组的利好消息,就容易形成行情,诱导场外资金。

      多年以来,退市公司股价就在一次次“憧憬-落空”的轮回中起起伏伏。但在冯宝根看来,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退市和重新上市制度的完善,“老三板”市场循环已久的老剧有望唱出新调。上交所与深交所此前都出台了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实施办法,理顺了退市公司重组后向交易所申请重新上市的政策路径。目前,包括中川3、环保1在内的多家退市公司都已停牌进行破产重整程序,希望通过资产重组重回上市公司序列。

      “在当前的新股发行体制中,退市公司仍有一定的壳价值。这是各方有兴趣参与退市公司重组,以及投资者投资这些股份的最基础条件。”冯宝根告诉记者,“未来几年可能是退市公司市场行情最活跃的一段时间。而在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落地之后,退市公司不再具有壳价值,围绕重组的炒作可能也就到头了。”

      健康的资本市场犹如人体,新陈代谢方能茁壮成长。退市公司固然一时蒙尘,但为更多中国经济的新生力量腾出了空间。即使是退市公司自身,蛰伏之后也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曾经的“老三板”,这个属于退市公司的市场角落固然不免萧条,但尚未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