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威华股份遭减持
  • 资本寻猎“僵尸公司”
  • 三公司拟定增“补血”
  • 锦江股份定增方案
    获股东大会高票通过
  • 东阳光科联手PE设3亿元并购基金
  • 再购两数字营销商
    利欧股份加速“触网”
  • 盈利预测不靠谱
    翠微股份重组被否
  •  
    2014年7月3日   按日期查找
    6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新闻·公司
    威华股份遭减持
    资本寻猎“僵尸公司”
    三公司拟定增“补血”
    锦江股份定增方案
    获股东大会高票通过
    东阳光科联手PE设3亿元并购基金
    再购两数字营销商
    利欧股份加速“触网”
    盈利预测不靠谱
    翠微股份重组被否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资本寻猎“僵尸公司”
    2014-07-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近期,A股市场的股权争夺战令人眼花缭乱,而举牌方不仅有传统的产业资本,还出现了硅谷天堂等PE机构。与此同时,投资机构的买壳新思路逐渐浮现:瞄准“僵尸公司”,不做“野蛮人”

      ⊙记者 李小兵 ○编辑 吴正懿

      

      6月以来,A股市场被举牌的就有长园集团、酒钢宏兴、浩物股份、中兴商业、上海新梅等。在纷至沓来的举牌事件背后,举牌方不仅有传统的产业资本,更是出现了硅谷天堂和民生加银基金资管计划这样的PE机构。

      “这是一种信号。”敏锐的并购人士已经搭出了其中的一路“脉相”:A股市场中的一些“低效”公司正面临伏击,“僵尸公司”无所作为的日子或将结束。

      从目前的案例看,真正意义上的这种举牌或尚未发生,但并不意味着未来不会发生,对“壳资源”的争夺将从“阵地战”转向“运动战”;而这无疑将推动并购市场的发展,并且借助“市场之手”让资源配置功能更加有效。

      

      举谁的牌?

      日前,一次圈内人士的碰面会,将一个新的买壳思路探讨得酣畅淋漓。

      瞄准“僵尸公司”,不做“野蛮人”,成为这些人的行动准则。

      在市场上,所谓“僵尸股”,是指市场表现毫无生气、交投清淡的股票;而对于“僵尸公司”的定义,市场人士给出了这样几个特征:一是长期微利,股价持续低迷;二是股权变动纷繁复杂,持股分散,思变动力不足;三是“污点”多,身背违规记录,公司治理存在明显缺陷;四是非ST公司;五是公司股东怨声载道。

      有分析数据显示,市场里有200多家这样的“僵尸公司”,其中,安全边际高、股价与每股净资产倒挂的公司约有20多家。

      在资本关注下,这些“僵尸公司”静寂状况或将打破。一方面,PE资本投资的一批处于受鼓励行业、且盈利能力较好的企业,因IPO堰塞湖难以上市;而低效、产能过剩行业的“僵尸公司”却僵而不退;另一方面,并购市场蓬勃发展对壳资源的需求和选择性需求大大增加,不少壳公司坐地起价;“这必然迫使资本把举牌的目光转向僵尸公司。”

      这意味着,“僵尸公司”现象已引起了包括监管层在内的市场各方的注意,以市场方式优化A股资源配置符合市场健康发展方向;随之而来的是,“壳资源”争夺战将在二级市场燃起更多的烽火。

      

      “僵尸”之害

      不作为,是僵尸公司最大的问题。

      在采访中,多位并购业人士表示,“僵尸公司”的出现,并不完全是体制问题,更多的是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思维观念问题,这也是“僵尸公司”多出现于民营企业、家族企业的原因。

      那么,上市公司之于实际控制人意味着什么呢?一是财富之誉。无论是否“僵尸”,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身份,可使其在地方企业家群体中地位优越,并客观上拥有了优先享受地方优惠政策的筹码;二是借助上市公司平台,获得了贷款、增发融资的便利等等。

      于是,为了保住上述“特权”,有的实际控制人在上市公司主业效率低下时,只算家族的“小算盘”,唯求利用制度保住上市资格,不惜沦为“僵尸公司”。在一些投行人士看来,这样的实际控制人是把上市公司当成了自己的“家”,他们拒绝创新,拒绝并购重组,目的就是可以随意地在“家里”取得想要的东西。这也是此类公司容易滋生“污点”的一个原因。

      对资本市场而言,这种现象造成资金错配。当太多的资金被低效企业、产能过剩行业截取,无疑将拖累整个市场的效率发挥;同时,这些“僵尸公司”产生的大量坏账,如果不能通过重组等办法以低成本消化掉,还将给金融市场带来风险。

      另一方面,“僵尸公司”对中小股东利益的损害问题也日益凸显。知名投资人但斌日前在其博客里称,企业价值的判断,不能以单纯的盈利来看待,更要有企业颠覆性创新的商业模式,对固有行业的破坏性摧毁等。他举例称,亚马逊在十年前网络股“高烧”的时候曾让人们做了一场梦,十年后,依然有魅力让人们做梦:2003年,亚马逊从不盈利到终于盈利之后,也出现了只有20倍不到的估值,市场认为已经兑现了;但是在过去几年,亚马逊又获得了大概60至70倍的估值。原因就是,这个公司太有创造力了。

      相比之下,“僵尸公司”剥夺了中小股东享受创新红利的机会。

      

      小股东与领头人

      显然,A股市场不需要“僵尸公司”。

      之前,市场评论人叶檀在她的博客里写道:温柔的规则不可能让“僵尸公司”复活,真正的复活体现在公司基因的转变,比如赶走无能无德的管理层,让真正有能力的管理者进驻企业,让市场化的并购重组者进入。

      那么,这该如何实现?

      对于资本雄厚的“野蛮人”来说,“僵尸公司”或许并不是他们的“菜”。生命人寿和安邦保险举牌,相中的是金地集团和金融街这样在黄金地段拥有大量房地资产的优质资源标的。“作为强势资本,他们首先要考虑自身的利益诉求。”

      激活“僵尸公司”,只能靠中小股东的自救,而“领头人”的出现至关重要。

      业内人士分析称,从二级市场收集筹码,成本无疑是个坎儿;因此,有意狩猎“僵尸公司”的资本力量,一定要与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紧密捆绑,才能获得最大的支持。“从这个角度看,这种博弈,最适合那些贴近时下市场热点的重组借壳案例。”

      但关键是“领头人”,昨日,一家名为“海林投资”的机构负责人透露:他们已经委托了北京正谋管理咨询公司开展此类业务,“后续我们还会有此类动作。”

      猎场已经摆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