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专版
  • A5:研究·市场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从不买股票的人能管理好资本运作吗?
  • 克拉克“普世常数”
    vs皮克迪“重税疗法”——市场博弈的不对称之六十
  • 怎么把创新型游戏行业做成了传统制造业
  •  
    2014年8月1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专栏
    从不买股票的人能管理好资本运作吗?
    克拉克“普世常数”
    vs皮克迪“重税疗法”——市场博弈的不对称之六十
    怎么把创新型游戏行业做成了传统制造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怎么把创新型游戏行业做成了传统制造业
    2014-08-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周业安

      我国游戏厂商基本上没有特色,千篇一律把营销模式放在第一位,并且都采取雷同的营销模式,玩家走进任何一款游戏,所面临的不过是界面的差别而已。就凭这种同质性,怎么能产生正外部性?

      现在提经济转型,当然是指从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以及其他高附加值产业转型。改革开放头三十年,我们赚的都是辛苦钱,在产业最末端挣点微薄利润,等汤都快喝不着了,才意识到,为啥早年间不好好读书,不好好学习,研究不足,自然也就没法创新,想吃肉,还得靠脑子。经济活动不是体力活,可惜开始的时候受知识水平的限制,以为还就是个体力活,所谓勤劳致富,不过是用身体和时间换取财富而已。但体力活的边际利润实在有限,看看发达经济体的厂商,都是干脑力活,我们才总算明白过来,是时候改变自己了。当国内的游戏产业开始显示出巨大的活力,特别是一些知名游戏厂商几乎能够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时,着实吸引了大量的资本进入。游戏产业也被当作转型的目标,因为在大家眼中,游戏产业毕竟是一个靠脑子生存的产业,附加值高,未来发展的空间巨大。

      现在看来,把国内现在的游戏产业当成高新技术行业、甚至当作创新经济的一员,未免太抬举了。持这种看法的人,要么是游戏厂商,要么是没涉猎过游戏行业的外行专家们。游戏厂商向专家学者展示了一连串光彩夺目的业绩数据,而专家学者也就根据书本原理来解读这些数据,于是国内游戏行业硬生生被打扮得“高大上”。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有什么好处?无非能吸引越来越多的资本流入,所谓钱多人傻,大概就是这个理。但如果要这么断言国内游戏行业,未免也极端了些。资本之所以流入,不见得是受那些所谓专家学者的忽悠,以及游戏厂商的宣传,资本只追逐丰厚的利润。国内游戏行业的确也展示了巨大的掘金空间,资本不可能不动心。这就如同采掘业兴起的那会,资本跟着矿藏走,煤老板满天飞。

      但是,能吸引资本不等于说这就是创新行业,就是有生命力的行业。资本可能追逐长期利润,也可能仅仅追逐短期暴利。等浪潮褪去,还能剩下什么?泥沙而已。对国内游戏行业保持一份清醒,在当下的热火朝天的时节比什么都重要。中国人口基数大,游戏玩家群体和潜在群体非一般国家和地区所能比拟,这是国内游戏厂商所具有的先天优势。对游戏行业来说,人口是个关键前提,人口数量大,需求也就大,并且中国这么庞大的人口所造就的玩家群体已大到足以让游戏厂家根本不用动脑筋也能赚钱的程度。这种日子是不是很爽?现在不少上市公司热衷游戏行业投资,无非就是看中了这点。很多人天天批评中国足球不争气,其实为什么需要争气?就这点水平都能争取高额的回报,你觉得球员还有动力提升技术么?中国的足球运动员别看水平不怎么样,一个个都以为是明星,而中国的足球虽然一直备受指责,但一些媒体和球迷还是捧着,生怕连这种水平的比赛都看不到了。你说中国的球迷是不是很可怜?

      说起中国足球,就想到中国的游戏行业,看似风马牛不相及,本质上却有那么一点类似。在玩家的眼里,中国内地的游戏行业的水准与足球差不多。讲技术?别开玩笑了,这年头不需要技术,也能挣钱。只要是个游戏,就能吸引玩家。中国人多了去了,你不玩?张三会玩,李四会玩,很多人都会玩。游戏厂商就是抱着这种心理,每年制造出大量的渣渣游戏产品出来,充斥着游戏市场。玩家不停地抱怨,不停地骂,到头来还是乖乖地去体验,直到乖乖地掏钱买道具。你可别说游戏厂商有多坑,人家可没强迫咱消费,都是咱自愿的。怪不得谁。想想自己都有点贱贱的。没办法,谁让咱也算是个不入流的玩家,还喜欢每天玩上一会。游戏厂商就是抓住了这样的心理,才志得意满地把一个创新型行业硬是做成了一个和传统制造业无甚区别的普通行业,这也算是本事。和中国足球有得一拼吧。

      先不说单机游戏了。很多人说单机游戏发展不起来,是因为中国人当下的家庭硬件不行。就算这是一个因素吧。现在电脑更新够快的,硬件问题想必不久就能解决。以我们国家制造业的水平和家庭收入的增速,在硬件方面追赶欧美应该不是难题。暂时我就同意说,硬件不行导致游戏厂商都集中在网络游戏和网页游戏上,颇有点产业集聚的味道。可惜,别的行业产业一旦集聚,总能享受到正外部性,比如技术溢出、知识交流、人才流动等等,能演变出创新网络,从而推动整体产业的升级。怪就怪在中国游戏行业倒是集聚了,正外部性却没有发生,大家都在低水平重复劳动,挣玩家的钱的手段也都如出一辙,这种集聚还真不是产业集聚,倒有点像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或各城市的集贸市场。指望这种集聚能推动产业的整体创新,至少目前看不到未来。

      为何中国的游戏产业就没有集聚出创新的因素?这个问题分析起来还挺复杂。我会在后面的文章中从不同角度加以讨论。还望内行们不要见笑。我在这里呈现出来的,也就一个门外行的粗浅认识。但在这里先说一点,那就是中国内地游戏厂商基本上没有特色,或者说没有个性,我这里所指的个性不是指外在形象,而是指内在的文化、管理和技术层面。我国游戏厂商千篇一律都把营销模式放在第一位,并且都千篇一律地采取雷同的营销模式,玩家走进任何一款游戏,所面临的不过是界面的差别,内容都非常雷同,坑钱的手段更是一致得令人匪夷所思。就凭这种同质性,怎么能产生正外部性?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