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QFII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特别报道
  • 公私募“交锋”:牛市真的来了吗?
  • 寄望市场继续反弹
    基金仓位平稳以待
  •  
    2014年8月4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基金·封面文章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基金·封面文章
    公私募“交锋”:牛市真的来了吗?
    寄望市场继续反弹
    基金仓位平稳以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公私募“交锋”:牛市真的来了吗?
    2014-08-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地产、金融、有色、银行、国防军工,行情全面开花!短短十六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反弹接近150点。久违的亢奋不断冲击着大盘,投资者的热情被撩拨起来,甚至有私募基金经理宣布,新周期启动,牛市来了!

      在过去一段漫长而又令人煎熬的岁月里,A股市场反复“磨底”2000点,有基金经理感慨:A股市场承载了从无到有的扩容压力,承载了全流通带来的减持压力,承载了央行“逆周期预调控”的对冲影响,承载了房地产和固收市场长期高收益对资金的争夺压力,而所有的这些,现在终于走到了历史性转折的一刻!

      不过,资本大佬们对于牛市是否真的来临,却有着巨大的分歧。

      一位私募基金经理直言,“没有质量,就没有牛市。”在其看来,经济虽然好转,但并没有带来过多惊喜。稳增长措施,过分的预期管理,并不会带来牛市。

      或许,正如博道投资高级合伙人孙明春所言,中国股市若要在一个经济增速逐年放缓的宏观环境里走出一个可以持续的牛市,需等待绝大部分上市公司在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上的成功转型。他们需要改变“以量取胜”的商业模式,降低企业盈利对经济增速的敏感性,使自身能够在经济增速放缓时依然保持盈利增速的稳定甚至提升。这个转型实属不易,不可能一蹴而就……

      

      ⊙本报记者 吴晓婧

      外资“点火”撬动蓝筹行情

      中国宏观经济底部企稳,并流露出了一丝暖意……“境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看法不再那么悲观,开始渐渐超配中国相关的股票。”瑞银证券的一位分析师如是表示。

      从境外资金的配置来看,瑞银证券观察到,部分资金从欧美股市、债市中撤出进入亚太新兴市场,比如中国香港、韩国等。进入7 月份,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内,香港金管局累计14次向市场净投放资金432 亿港币,这是2008 年以来金管局第四次出手干预外汇市场!

      随着“沪港通”推出预期升温,资金开始“疯抢”在港上市的A 股ETF,借道加速布局A股。

      这直接导致了——RQFII额度再度告急!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7月上旬RQFII额度曾一度告急,国家外汇管理局适时调整了额度管理政策,允许开放式基金额度与其他产品额度相互调剂,才让情况有所缓解。“而现在连调剂过来的额度也快消耗完了,因为需求太强烈了。”

      数据显示,继6月份净流入逾30亿元人民币后,南方富时A50 ETF 7月份基金再度“吸金”约70亿元人民币。此外,博时富时A50 ETF 7月份以来,资金净流入逾3亿元人民币。安硕富时A50 ETF 7月份也获净申购2.62亿个基金单位,相当于净流入资金23亿港元。

      万家基金投研人士也观察到,“海外资金有加速流入A股的趋势,尤其是沪港直通,让市场对境外资金流入A股的预期大增。”

      “2011 年以来,每年都有一波蓝筹股行情,外资流入是重要催化剂之一。”瑞银证券分析师预期,在政策预期不减、小股票短期回调和境外新增资金驱动下,应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做风格切换操作。

      但从绝对量来看,万家基金投研人士认为,A股市场自身腾挪导致风格切换,更能解释目前的市场变化。

      广东煜融投资董事长吴国平指出,这波超跌蓝筹行情主要是围绕着强周期展开的,这也说明当下不少场外资金也确实开始看好未来中国经济新的腾飞,最重要的是,不少资金已经相当有信心,坚信当下就是市场的底部区域。

      是交易机会还是中期行情?

      炎热的7月,蓝筹股集体“躁动”,金融、地产、国防军工、有色金属四大板块集体飙升,上证指数终于收出了一根久违的大阳线。

      “牛市真的来了吗?”投资者满怀期待,却依旧有些犹豫,而资本市场的“大佬”们,分歧更是巨大……

      乐观派中,坚持价值投资的重阳投资,早在7月初就曾判断,从经济层面看,整体经济增速已经企稳,且年初以来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果开始初显,与此同时,市场的无风险利率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这对股市也是个积极的变化。测算的沪深300隐含风险溢价已达到历史新高,风险溢价升高背后反映的是投资者信心的匮乏。但市场始终会回归中值,风险溢价越接近极致,大盘临近反转的概率就越大。

      重阳投资坚定的认为,对于未来6-12个月,沪深300走出中级反弹行情的概率较高,而A股中不少优质蓝筹股已经具备相当有吸引力的安全边际。

      “我认为蓝筹股不是一波行情,应该是一个中期的行情,大的趋势应该起来了。”广东新价值投委会主席罗伟广认为,蓝筹股的趋势不是涨一两周就会结束的。从时间周期上看,目前反弹级别应该比2012年底的要大,反弹周期起码是3个月时间。

      “这次是地产股最早起来,虽然近期地产股已经走弱。但整个蓝筹启动的面比较广。”罗伟广认为,这两天的调整情有可原,从2000点涨到2200点有阻力是正常的,大蓝筹第一段也是涨得比较急,从后市角度还是乐观的。

      “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A股都进入到一个‘机会远大于风险’的形势,对他的投资应该要更贪婪些。”上善若水基金亦坚定得认为,A股接下来面临极大的机会,可能是近5年最好的投资机会。其主要逻辑在于,从信托到公司债、私募债,今年可谓是“违约元年”,违约事件有助于无风险利率的降低,而股市估值中枢受到市场利率的影响,市场利率下行有利于股市提高估值;其次,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定向宽松;中国经济企稳,PPI指数整体上行,会对周期性的股票盈利带来非常大的潜在利好;股市过去5年大幅度下跌,已经足够反应了对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

      相对于多数私募基金的乐观,公募基金对于行情的预判,则相对谨慎一些。事实上,从最新披露的基金中报来看,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过度集中在中小市值股票,这或许也意味着,公募基金依旧存在调仓空间。

      在业内一位业绩优异的基金经理看来,PMI数据持续超预期,但由于回升的力度有限,导致上证指数向上的弹性亦有限。此外,他认为,目前宏观和微观数据背离,对于经济企稳的持续性,还需要继续观察。

      天治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寇文红更是直言,近期的反弹只是短期逻辑刺激下的小反弹,与此前的几次小幅反弹没有实质性的差异。目前的经济状况、政策背景、流动性环境不支持股市反转(上涨25%以上),更不可能出现牛市。因此面对市场的非理性亢奋,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

      宏观数据与微观数据的背离,令诺德基金的郝旭东有些担心,在其看来,从微观数据看,经济增长的稳固性仍然需要思考。宏观和微观数据的背离,虽有可能是因为所处产业链环节不同而产生的滞后效应导致,但进一步考虑二季度以来经济数据的改善,主要来自于政府基建和保障房投资,而企业投资及房地产投资仍没有明显起色,就不能不担心宏观数据未来几个月的反复性。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近期向国开行提供1万亿元抵押补充贷款(PSL),并向多家地方银行分别提供额度为5-10亿元不等的低息再贷款开始,市场似乎才终于意识到,央行可能正在以定向调控之名,行全面宽松之实。

      一些经济学家甚至已经开始认为,PSL其实就是中国版的量化宽松(QE)。

      在理成投资基金经理田晓军看来,中国版量化宽松是一种再杠杠,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经济的负债率,但从更长时期来看,除非经济周期反转,否则去杠杠的压力和难度更大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经济未来仍将经历去杠杠之痛。可以预见,纵使有制度性改革红利保驾护航,未来股市仍将难以一帆风顺。

      风格“纠偏”调仓分为两派

      低估值蓝筹股“起舞”,而“抱团”中小市值的公募基金,面对市场风格的急转,显然有些“措手不及”。刚刚过去的7月份,沪深300指数当月涨幅达到了8.55%,而绝大多数公募基金的涨幅,远远落后于该指数。

      财汇统计数据显示,甚至有91只股票型基金在过去一个月净值下跌,还有58只混合型基金也为负收益。

      而记者采访获悉,近期基金经理也开始密集调仓,但在投资标的选择上,却出现了严重的分歧。“灵活”的基金经理顺势而为,介入低估值的白酒、券商、地产以及弹性较好的有色股,而另一派,则是坚定看多成长股,卖出市值偏大的成长股,转而布局一些中小市值的成长股。

      一位私募基金经理提醒,客观看,牛熊的转换肯定会完成,但不会一蹴而就,期间必然出现反复,按这些年市场情绪的沉淀,单边转牛是小概率事情,这时候再追蓝筹股是不明智的。

      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表示,他自4月份加仓蓝筹股,并加杠杆融资买入,近期已经开始获利了结,逐步减持。

      业内一位基金经理对记者坦言,6月底我们就预判市场会出现一定的风格转换,当时我们逐步减持了一些估值较高、涨幅较大的成长股,并加仓了地产股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个股,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个股的空间更大,所以仓位更重一些,比较遗憾的是,对于蓝筹股的加仓太犹豫了。

      长信金利趋势在过去1个月涨幅接近15%,成为过去一个月主动管理的股票型基金最大赢家!该基金经理谈洁颖对记者透露,基金净值大幅上行,并非源于调仓转向大市值蓝筹,主要是军工配置较重,此外一些二线蓝筹股也有不小的反弹力度。

      在谈洁颖看来,大市值蓝筹股,如银行、地产、资源品的反弹,主要还是估值修复,空间不会很大。

      相比而言,她更为看好二线蓝筹股。在她心目中的二线蓝筹股,是那些市值在200亿到400亿之间的公司,技术、品牌在行业领先,最好还能有并购题材。比如汽车行业中一些尚未进行改革的企业,一直以来由于体制问题毛利率比较低,但在体制改革下会释放出巨大活力,在很多行业都会出现类似现象,有传统行业也有新兴行业。

      在业内一位私募人士看来,创业板权重股的业绩在经过几个季度的高速增长后,业绩可能面临拐点,这导致了创业板指数的调整。而微刺激下,经济下滑趋于稳定,一些行业的估值确实偏低,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风格转换有望延续一段时间,但在缺乏增量资金的情况下,风格转换不会维持太长时间,相较于大蓝筹而言,更为看好二线蓝筹股。

      此外,部分基金依旧坚持以具备高成长性和持续盈利增长潜力的公司为投资对象,并没有“顺势而为”加仓蓝筹股。

      “我们依然坚持精选优质成长股进行投资的逻辑不变。”一位基金经理谈及近期的操作策略时表示,“近期热点偏向蓝筹后,指数表现较为抢眼,我们在月初方向逻辑不清晰的背景下,以风险控制为主降低了部分仓位,等待市场机会进一步确认,同时也选择标的证券更加合理的价位逐步介入。我们不会在市场大起大落的过程中改变操作策略,在市场热点逻辑不确定的基础上随波逐流跟风炒作。”

      上述基金经理表示,在未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经济转型带来的投资机会是其一直关注并参与的。“我们始终致力于寻找经济转型以及公司转型带来的确定性的投资盈利机会。虽然三季度经济稳而不强仍是大概率事件,但这种环境恰好为成长股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我们继续坚持以具备高成长性和持续盈利增长潜力的公司为投资对象,选择其中价值相对低估的股票择时参与。”

      回顾7月的反弹,不难发现有明确的逻辑,即政策放松,经济企稳,风险暴露概率下降,风险偏好回升,加上沪港通、各地纷纷取消房地产限购政策、限贷政策有松动迹象、国企改革、一些产业政策(比如新能源汽车、军工)等催化剂。

      而蓝筹股上涨,从有色、煤炭开始,到最后炒的是银行和券商。业内一位私募基金经理直言,上述板块都反弹了10%左右,蓝筹股再往上的空间不会太大,下半年经济会复苏的力度不会太大,如果经济好转,央行政策可能会回到偏紧的状态。

      成长股“下蹲”后有新行情

      虽然近期多数成长股出现了调整,但在大部分基金经理看来,成长股的行情还远远没有结束。“累计涨幅大的,市场已经形成高度一致共识的创业板权重股,比如传媒等,肯定是要‘歇一歇’了。”一位私募基金对记者表示,后市将重点挖掘中小市值且具备成长性的个股。

      一位基金经理明确表示,其投资标的选择需要具备两个特征:一是所在行业估值水平提升的确定性,二是公司业绩增长、盈利能力的确定性。

      中期来看,上述基金经理看好以下几个方向:首先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兴起与普及以及这些新兴技术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如在线教育、数字营销、智慧城市等。

      其次是越发受到重视的安全题材,其中包括信息安全与国防安全两个方向,就前者而言,能源、金融、电力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中,国产替代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第三是新的消费模式带来的新的投资机会,2013年持续走牛的游戏、传媒娱乐属于此类,现阶段我们更关注的是在线旅游、民营医院医疗等领域的投资机会。再者,环保板块的长期投资机会,能源结构的调整将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其中看好天然气、LNG等清洁能源的使用,长期来看行业前景较为确定。

      长信基金谈洁颖表示,下半年最为看好的三个方向,其一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其二是国防军工,第三则是美股映射,看好美国映射中具备独特商业模式的公司。

      罗伟广也强调,看好周期股、大盘股并不意味着抛弃成长股。“成长股也不会太差。目前蓝筹股的行情大多是沉寂太久之后的补涨。创业板近期跑输大盘的原因可能在于前期炒作的游资抛售成长股去追买蓝筹,但后期市场能量放大后,增量资金进驻,也能支撑成长股稳住行情。”

      此外,越来越多的基金开始偏向于均衡配置。天治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寇文红认为,短期内市场存在调整压力,随后即便上涨,也难以突破2300点。展望三季度,政策放松对市场的边际影响会越来越小,大盘继续向上的空间比较有限。建议继续持有具有强大投资逻辑的主题性板块,适当配置周期性板块,做到平衡配置。

      沪上一家合资基金的投研人士也表示,后期将继续关注产业方向发展比较明确的版块,如新能源汽车、军工、农业等。新能源汽车,尤其是9月份以后,购置税等其他政策相继落实之后,相信整个行业的基本面和销售数据会对该板块形成支持。另一个是军工,是反映国家意志的一个行业,目前治军理念在不断发生变化,军队改革推进的速度也较快,同时也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实力的行业。而近期议论比较多的沪港通,目前对市场的影响是偏正面的,主要原因市场对未来两个季度经济保持向好的趋势是乐观的,这就对蓝筹股有估值修复的要求,向香港市场蓝筹股估值看齐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蓝筹股享受估值修复的收益概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