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专版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
  • 8:艺术资产
  • 9:评论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私募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版
  • A16:基金·专访
  • 李小加释疑沪港通
  • 稀土败诉后的中国策
  • 首届期货创新大会有望9月召开
  • 基金掀申购费率大战
  • 中证转型成长指数发布
  •  
    2014年8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李小加释疑沪港通
    稀土败诉后的中国策
    首届期货创新大会有望9月召开
    基金掀申购费率大战
    中证转型成长指数发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李小加释疑沪港通
    2014-08-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只在共同交易日开放

      □培养“买者自负”的态度

      和能力很重要

      □不必太过担心额度够不够的问题

      ⊙记者 时娜 ○编辑 梁伟

      

      沪港通启动时间临近,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开始通过网志就市场最关心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答疑。在系列答疑网志的开篇,李小加指出,沪港通可谓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首班车,列车发出首日的上座率是否火爆,其实并非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最重要的是要确保列车平稳安全地行驶。在沪港通推出之后,两地交易所也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探索沪港通改进、升级和扩容的最优方案。

      互联互通将循序渐进

      李小加指出,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是历史发展之必然,但鉴于两地市场结构现存的巨大差异,其实现途径却一定充满艰辛与挑战,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坐等两地市场最终逐步自然融合接轨,我们可能需要等待五到十年。有没有办法在不根本改变两地市场现行结构与规则的前提下提前实现高度市场化的互联互通,成为沪港通设计理念的原始动力。”李小加指出 ,如果用水管来比喻的话,那么香港代表的国际市场的管子可能是方形的,而内地市场的管道则是圆形的,两边阀门结构及水压也是不同的。沪港通恰如一个连接转换器,它的挑战就是要在不改变两边“水管”形状的前提下把两边的市场有效有机地连接起来,既要保障水流畅顺,还要保证系统能够充分承压,做到水不淹、水不漏,阀门开关灵活自如。

      李小加说,为了完成这一使命,沪港通在设计上既要高度市场化,也必须遵循谨慎的原则,充分考虑各方因素和风险,因此,在试点初期不得不在一些制度安排上设定一些限制,比如额度、投资者门槛、有限投资标的等等。也就是说,尽管沪港通比既有其他开放方式具有前所未有的市场方便与自由度,但在推出初期,沪港通仍不能完全让投资者像投资本地市场一样灵活与熟悉。“我相信,在沪港通机制顺利运行一段时间后,大家对于风险的认识会更加清晰,上述的限制肯定会越来越少,我们会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及两地监管机构一起,倾听业界及投资者的声音,不断探索完善沪港通的制度安排。希望大家能够多些耐心,能以鼓励创新的心态来看待它,给我们不断改善的空间和动力。”李小加表示。

      额度先到先得

      李小加指出,沪港通是在中国内地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推出的一项创新计划,在试点初期设置额度管控,是为了平稳有序、风险可控地推出这一计划。在运行顺利后,相信两地监管机构将在综合考虑额度使用程度、运行情况、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后适当调整额度管理机制,甚至可能逐步取消额度管理。所以不必太过担心额度够不够的问题。

      与QFII额度制度不同,沪港通计划的额度不是按申请行政分配给个别的券商,而是按照“先到先得”的原则分配,确保公平与高效。额度的分配完全依照买单的时间先后排序,与买卖的订单大小无关。

      “为防止出现不公平‘占位’的情况,我们将严格监控,尽量缩小买盘与最近成交盘之间的价差,从而防止不成交的买盘挤占额度;而且不允许修改订单——如果投资者需要修改已经发出的订单,必须先取消该订单,然后根据届时额度余额情况发出新订单、重新排队。”李小加说。

      只在共同交易日开放

      对于沪港通为何只能在两地市场均交易的日子才开放的问题,李小加表示 ,如此安排主要是因为两地市场的交易日并不一致,考虑到交易结算所涉及的本地及跨境付款事宜以及券商和银行界的营运安排,尤其是两地券商一般都不会在假日期间营业,沪港通只在上交所及联交所均为交易日、且结算安排均可有序运作的日子才开通。

      李小加指出,如果在一边市场假期期间开放沪港通,业界的营运成本和负担将会大幅增加,投资者及从业人员也需要改变原有的休假安排及风俗习惯,例如每年香港的圣诞假期和内地的春节和国庆长假。目前的安排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

      “在沪港通开通后,两地交易所会继续与券商及银行业界探讨在假期提供跨境交易服务的可行性及市场需求。”李小加表示。

      由于上述交易日期安排,必然出现一边市场休市而另外一边市场仍在交易的情况。李小加指出,投资者需要提前了解沪港通的假期安排并根据自己的需要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比如,圣诞、春节以及国庆假期间沪港通将关闭,但香港或上海有一边市场则会正常交易,通过沪港通计划持有对方市场股票的投资者如果担心对方股市在此期间出现不可预料的波动,可能需要提前减仓规避风险,安心过节。

      投资者应先做好跨境投资功课

      在跨境投资者保护问题上,李小加强调,最重要的其实是培养“买者自负”的态度和能力。监管者可以打击违法行为、让广大投资者免受非法之徒带来的损失,但却不能让投资者避免由于没做好“功课”而造成的后果。而跨境监管的难度与挑战更应促使参与沪港通的投资者主动学习,充分认识跨境投资的风险。“在沪港通的监管保护问题上,我们要做到‘买者责任自负、主场监管尽责、客场监管配合’,三者之间充分互动与平衡。”

      在监管保护方面,李小加指出,沪港通将遵循“本地原则为本,主场规则优先”原则。当投资者到了对方的市场,就应遵循对方市场的规章制度与交易习惯,同时也享受对方市场监管机构的投资者保护。例如,原则上说,中国证监会负责监管A股上市公司,但不能替内地投资者来监管港股上市公司;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时,其境外投资不再受中国证监会法规的直接保护,而要遵循香港市场的法规要求,其投资者权益也须通过香港证监会来主张;反之,香港投资者投资沪股通也是一样。但是,两地监管机构为了沪港通的顺利开通,正在开展大量监管合作、执法互助的工作。

      对于A股无法先卖再结算的问题,李小加表示,在沪港通顺利推出后,会继续与市场保持密切沟通,探索能否在股票借贷规则或IT系统方面找到可行的改进方法。

      李小加指出 ,近几个月来,大家都在为沪港通计划的准备工作争分夺秒。令人欣慰的是,沪港通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业界各方反映也十分积极。港交所计划在8月和9月联合上海交易所举行数次沪港通市场演习,稍后将在香港交易所网站公布获准提供沪港通服务的券商名单。

      李小加强调,沪港通是一项长期制度安排。它将对整个市场所有参与者(券商)开放,市场参与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审慎选择参与的时间与程度,不必急于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