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路演回放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银行理财刮“结构”风
    高收益产品怎么选
  • 奢侈品QDII基金净值为何持续下跌
  • 风险控制是余额宝管理第一要务
  • 警惕风险 谨慎操作 农银消费主题布局高收益个股
  •  
    2014年8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研究·财富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研究·财富
    银行理财刮“结构”风
    高收益产品怎么选
    奢侈品QDII基金净值为何持续下跌
    风险控制是余额宝管理第一要务
    警惕风险 谨慎操作 农银消费主题布局高收益个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银行理财刮“结构”风
    高收益产品怎么选
    2014-08-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金苹苹 ○编辑 张亦文
      结构性理财产品由于挂钩风险较高的标的,虽然大部分产品有保本设计,但是很少有产品同时保证收益。所以,投资者在投资结构性产品时还需谨慎

      ⊙记者 金苹苹 ○编辑 张亦文

      

      随着收益率渐趋下行,银行理财产品对于投资人的吸引力正逐渐减弱。当此前流行的投向货币债券市场的主流产品再难扛起高收益大旗,保本型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正成为多家商业银行吸引客户的新工具。

      业内人士指出,作为挂钩标的风险较高的一类品种,结构性理财产品即便有保本设计,却很少能同时保障收益率,投资者在选择时仍需三思而行。

      

      宽松流动性逼银行理财转型

      宽松的流动性带来了充裕的资金,让银行不再缺钱,也让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不断下行。

      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上周共有723款银行理财产品发售,平均预期收益为5.12%,与之前一周持平,平均投资期限为126天。

      “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基本与之前持平,主要受外币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上涨的影响,实际上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较前一周依然有所下降。上周因为澳元、港币两个币种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上涨幅度较为明显,尤其是澳元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高达5.3%,所以拉高了收益率的平均值。”银率网分析师牛雯表示。

      事实上,统计显示的结果是,上周除了超短期(1个月以内期限)和中长期(6个月至1年期限)的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较前一周稍有上升,其他各期限品种的平均收益率均持续下调。

      值得关注的是,在普通的投向货币和债券市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持续下滑时,结构性理财产品却迎来了发售小高峰。银率网的统计显示,上周累计有51款结构性理财产品发售,其中保本型产品有41款,且股份制银行在结构性产品发行方面比较积极。从投资标的来看,发行的结构性产品多挂钩指数、利率、汇率和大宗商品。

      对此现象,牛雯认为,主流理财产品由于预期收益率持续下滑,对储户的吸引力度越来越弱,银行也在积极寻找对策。银行对结构性产品的积极开发,尤其是对保本型结构性产品的积极发行,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高收益产品并非款款安全

      从当前市场的发行情况看,预期收益率较高的银行理财产品,几乎被结构性产品“承包”了。记者根据财汇资讯的统计发现,近期市场上发售的一款预期收益率达到8%的产品,就是一款由平安银行发行的投资股票的保本型结构性产品。

      “近期市场上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虽然发行较多,但是投资者仍需要保持冷静。预期收益并不代表最后的实际收益,尤其是挂钩股票等资产的产品,风险更是不可小觑。”某国有大行理财经理表示。

      而从已披露的公开信息看,7月份挂钩汇率和利率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表现较好,不仅平均实际收益率较高,且多款产品高于当月所披露的到期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实际收益率。挂钩黄金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虽然实际收益率高于均值的产品较多,但有一部分产品的实际收益率过低,因而拉低了此类到期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实际收益率。而挂钩指数的结构型理财产品中,高收益率和低收益率产品分化明显,使得平均实际收益率也较低。

      “结构性理财产品由于挂钩风险较高的标的,虽然大部分产品有保本设计,但是很少有产品同时保证收益。所以,投资者在投资结构性产品时还需要谨慎。”牛雯也如此提醒投资人。

      此外,投资于货币债券市场的传统型理财产品,也并非全无风险。“普通的理财产品要达到5%以上的收益率,肯定要配置一些非标资产,这是公开的秘密。”某银行高级产品经理告诉记者,“虽然这类产品在目前仍能保持刚性兑付,但这并不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将一直保持刚兑神话,所以建议稳健型投资者选择那些保本型的产品。”

      而上述理财师也建议,投资者在选择产品时,可以参考银行提供的产品风险评级来购买。“整体而言,低风险产品的评级一般是R1,评级为R2的产品对应的是稳健型投资,风险承受力稍强的投资者还可以购买R3型产品,对应的是平衡型投资风格,风险评级为R4和R5的产品则分别代表了进取型和激进型投资,适合那些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本金风险也相对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