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信息披露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私募认购门槛涨十倍:千万起步
  • 国债期货有望走强
  • 平安空转多:近期已加仓A股
  • 经济转型是A股走牛基础
  • 沪指受阻压力位 题材股继续活跃
  • 做市商制度
  • 券商股业绩向好吸引机构增配
  • LLDPE完成首笔保税交割
  • 胶合板增加厂库交割制度
  •  
    2014年8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私募认购门槛涨十倍:千万起步
    国债期货有望走强
    平安空转多:近期已加仓A股
    经济转型是A股走牛基础
    沪指受阻压力位 题材股继续活跃
    做市商制度
    券商股业绩向好吸引机构增配
    LLDPE完成首笔保税交割
    胶合板增加厂库交割制度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私募认购门槛涨十倍:千万起步
    2014-08-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屈红燕 ○编辑 梁伟

    赚钱效应提升股市吸引力

      ⊙记者 屈红燕 ○编辑 梁伟

      

      随着股市回暖,私募纷纷提高认购门槛。曾经的“公募一哥”王亚伟转投私募后,2000万元一单的认购门槛曾引发业界惊叹,近期前海旗隆基金发行成立一款产品认购门槛为一千万元以上,起点之高直追当年的王亚伟。

      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股市底部探明,吸引了高净值客户入市,另一方面绝对收益理念和优异的过往业绩已经让私募成为财富管理的重要一极,其实早在2007年那轮牛市中,私募曾出现过提高认购门槛的风潮,目前私募千万元级别的认购门槛尽管仍是个案,但资金借私募之手入市已经暗流涌动。

      王亚伟之后,千万元级别认购门槛的私募重出江湖。据了解,旗隆达尔文科技对冲一期近期成立,最低认购门槛为一千万元,并且仅用了4个交易日产品便募集成功。前海旗隆基金董事长代雪峰表示,认购资金基本来自实业界,股市在经过2011年的风险集中释放,2012年和2013年由于银根紧缩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反复整固后,股市底部基本探明,股市在大类资产中的配置吸引力上升,高净值客户入市意愿回暖。

      100万元的认购起点一直是私募的标配,但场外资金随着股市回暖汹涌而至,多家私募都有提高投资门槛的打算,深圳和上海的两家知名私募负责人透露拟将认购门槛提高至300万元以上。赵丹阳回归A股后首发的私募产品认购门槛也是300万元起,原交银施罗德基金总经理莫泰山单飞后的首只私募产品认购门槛也是300万元起。

      资金主动寻找优质私募,“被倒追”的滋味让私募品尝到业绩带来的甜蜜。“以前都是人找资金,现在是资金找人,只要回撤稳定,年化收益率能够达到15%以上,就不愁资金规模。”深圳某私募负责人坦言,随着资金从楼市、信托产品等市场逐步退出,股市的吸引力上升,优质的私募也变得炙手可热。早在2007年中期,曾出现过天马投资、亿龙中国等优质私募纷纷提高认购门槛的风潮,目前来看,私募千万元的认购门槛目前尽管仍是个案,但资金借私募之手入市已经暗流涌动。

      前海旗隆基金之所以敢将认购门槛定在千万元以上,底气也在于其过往业绩和团队配置。前海旗隆基金是一个由清华北大博士、硕士组成的团队,过去几年由于股市不景气,便在期货市场一试身手,胆大心细的“学霸们”也一鸣惊人。资料显示,2013年3月发行的旗隆稳增量化一期、非人类一期基金产品均在一年时间内取得2倍以上收益。

      如果要获得千万级别以上客户的“芳心”控制回撤是“必杀技”。代雪峰说,千万以上级别的高净值客户是风险厌恶者,必须严格控制回撤,因此就不能“一票定江山”,靠一只股票或者单纯依靠几只股票风险都很大。据介绍,达尔文产品跟踪600只股票,其中60只高成长性股票进入核心股票池,并且依靠在期货市场中培养的交易能力对核心股票进行时点选择,激进型、稳健型和错杀型三类策略分别在不同形势下出手,力求控制回撤扩大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