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信息披露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北大之路估值29.3亿借壳
    万昌科技转型生物医药
  • 动用9360万超募资金
    顺网科技收购网游平台
  • 机构押宝国资整合平台
  • 科大讯飞发力语音识别
    抢占智能家庭入口
  • 国开金融捧场
    酒仙网再获3亿股权投资
  • 中联重科揽入奇瑞重工
    五大板块齐头并进
  •  
    2014年8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7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新闻·公司
    北大之路估值29.3亿借壳
    万昌科技转型生物医药
    动用9360万超募资金
    顺网科技收购网游平台
    机构押宝国资整合平台
    科大讯飞发力语音识别
    抢占智能家庭入口
    国开金融捧场
    酒仙网再获3亿股权投资
    中联重科揽入奇瑞重工
    五大板块齐头并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机构押宝国资整合平台
    2014-08-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祁豆豆 ○编辑 吴正懿
      郭晨凯 制图

      国企改革在A股市场激起层层涟漪,尤其是可能作为资产整合平台的上市公司,更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近期,敏锐的机构投资者已迅速将调研“触角”伸至几大央企旗下的上市公司,打探首批央企改革试点的最新动向。而众多国资上市公司在接受机构调研时也异口同声地表示,正在等待实际控制人的进一步动作

      ⊙记者 祁豆豆 ○编辑 吴正懿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近日审议关于国企改革的首批文件,央企改革试点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上证报记者梳理发现,近期,敏锐的机构投资者已迅速将调研“触角”伸至几大央企旗下的上市公司,打探首批央企改革试点的最新动向。际华集团、中粮地产等上市公司在近期接受机构调研时异口同声地表示,密切关注国资改革政策,等待实际控制人的进一步计划。

      另一方面,“国字号”上市公司改革动作不断。据了解,目前中纺投资、国投中鲁及洛阳玻璃等公司已停牌等待实际控制人及大股东注入资产。

      

      机构热问“央改”进展

      8月19日,际华集团披露了最新的机构调研报告,博时基金、鹏华基金、景顺长城等在内的20家机构投资者集中造访,密切关注公司有关央企改革试点的最新进展。公司回应称,控股股东被选为试点单位之一,对于公司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几年,公司按照控股股东的整体部署,已经形成了“职务能升能降、薪酬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这次控股股东作为首批央企改革试点单位,将在央企改革进程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此前7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宣布,新兴际华被选为央企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职权试点单位之一。虽然目前尚未接到国资委正式文件,但际华集团表示:“在控股股东制定出试点实施方案,报请国资委批准后,相信在保持上市公司独立性的同时,将给予二级公司董事会更大的权力,会更加有效地建立起激励有效、约束有力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这将对公司经营管理团队起到更大的激励作用。”

      开展“四项改革”试点的其他央企还包括: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中国医药集团、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新兴际华集团、中国节能环保公司、中国医药集团等。

      有投资者在互动易平台询问中国节能旗下的启源装备“混改”进展,公司8月7日回应称,公司现在尚无引入战略投资者来推进混合所有制的计划。不过,启源装备在15日的机构调研中透露,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将择机推进,同时要结合新项目的进展和相关人才引进情况一并考虑。“最近国资委下发了完善股权激励计划指导性意见征求稿,公司也将积极关注相关政策和法规来开展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工作。”

      相比之下,中粮集团对国企改革已做好准备。中粮集团此前表示,将在中央和国资委的统一部署下,有原则、有步骤的推进试点工作。将以混合所有制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在下属企业引入其他所有制的产业资本、社会集合资本、私募股权等战略投资者,加快实现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愿景。

      受此消息影响,中粮旗下的中粮生化、中粮屯河,中粮地产股价均连续高涨。至于国企改革试点的后续计划,中粮屯河表示,对公司的影响待中粮集团明确具体方案后另行公告。而中粮地产则在机构调研中透露:“公司将密切关注有关国企改革的政策细则。”

      

      央企旗下成员重组萌动

      另一则引人关注的消息是,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了《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和《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两份文件是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的关于国企改革的首批文件。业内人士指出,这预示着央企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而在上市公司层面,改革的动作已悄然展开。

      据记者梳理,上述央企改革试点的6家单位中,旗下已有3家上市公司停牌等待资产重组;其中,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尤为积极,旗下两大上市平台已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并已锁定重组标的。

      中纺投资7月14日停牌,实际控制人拟披露重大事项。7月16日,公司实际控制人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被国资委确认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之一。8月7日,公司在重大资产重组进展中透露重组标的锁定安信证券。本次重组被视为国投对其下属优质资产及业务的整合,充分利用国投现有的上市平台,提前布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行业。

      另值得一提的是,国投旗下的果汁上市平台国投中鲁也于今年6月初停牌筹划重大事项。根据公司延期复牌公告,公司已锁定标的对象为国投旗下的医疗专业工程及相关服务行业资产,目前交易处于尽职调研及研究论证阶段。

      此外,中国建材旗下的洛阳玻璃于6月30日起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据悉,公司及有关各方正在积极推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工作。目前初步的交易对象为关联方,交易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资产置换,标的资产为玻璃业务及其他相关资产。

      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此前接受采访表示:“目前中国建材被列为国资委混合所有制经济和央企董事会行使三项职权的双项试点企业,希望通过试点,中国建材能打好彻底融入市场的这一仗,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有益经验。”

      有券商分析指出,本次央企改革试点中,混合所有制改革将最受关注,改革想象空间也最大,改革预期提升最显著的是同时成为混合所有制和董事会改革双项试点的中国建材系与中国医药系公司。

      市场人士普遍预期,随着国资改革思路的进一步明晰,央企旗下的上市公司动作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