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公司
  • 6:专版
  • 7:专版
  • 8:艺术资产
  • 9:市场
  • 10:市场
  • 11:评论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版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访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QFII
  • 结构性牛市步入十字路口
  • 国债期货有望企稳
  • 注意热点转换 回避调整风险
  • 本周两市限售股
    解禁市值542亿元
  • 同信证券触网推出“随时贷”
  • 短线整固后仍将延续反弹
  •  
    2014年9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9版: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市场
    结构性牛市步入十字路口
    国债期货有望企稳
    注意热点转换 回避调整风险
    本周两市限售股
    解禁市值542亿元
    同信证券触网推出“随时贷”
    短线整固后仍将延续反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结构性牛市步入十字路口
    2014-09-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从沪综指2012年12月4日低点1949点开始,A股已经展开了历时1年9个月的结构性“牛市”。目前,全面牛市开始的呼声四起。但笔者认为,市场波动背后对抗因素的“拱形顶”已经清晰可见,沪指2300-2400点区域的资金筹码对抗结果也将逐渐明了,在该区域内,结构性“牛市”步入十字路口是大概率事件。基于敬畏趋势惯性与防范风险的考虑,笔者建议的操作策略是——且战且退。

      ⊙上海证券研究所 屠骏

      

      在笔者的观察视野中,A股市场从沪综指2012年12月4日低点1949点开始已经“翻篇”了——彼时至目前,A股已经展开了历时1年又9个月的结构性“牛市”。目前全面牛市开始的豪迈呼声四起,笔者反而认为此轮结构性“牛市”正迈入十字路口,无论机构个人关乎全年交易业绩的敏感时段正渐行渐近。

      

      背景因素:“拱形顶”清晰可见

      近年市场波动背后的对抗因素逐步清晰:经济下行VS政策托底+改革预期。上述对抗因素在此消彼长中主导市场,尤其是大指数的涨跌逻辑。

      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 ,创近6年低点, 1-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5%,创近14年低点,经济增速下行趋势再次凸显。另一方面,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0日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谈到,“政府仍将在保持定力的同时有所作为,坚持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对于政府来说,最关注的还是中国就业的情况,截至8月份,中国的城镇新增就业已经接近1000万,接近全年目标”;“中国经济增长数据只要是有就业、增收入、没有水分、又有效益、节能环保的发展,又在合理区间内,都是可以接受的”。

      改革预期或许在10月份重要会议召开时点附近有所提升,但改革预期对于股票市场的正面影响是长期且深远的,其在上述对抗因素中,短期可视为一个抬高市场底部的常量。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日本、韩国等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经济转型期内,伴随GDP增速下行的是股票市场的大牛市。所以经济转型时期,只要在政府认可的合理区间内,经济增长数据的变化与市场波动无关。但是由于市场对此认知的滞后与内生性调整压力,经济增速阶段性下行趋势,往往会提供做空的题材。

      综上所述,目前在经济下行压力再度凸显的同时,政策托底预期却未同步增强,而改革预期短期可视为一个抬高市场底部的常量。因此,在上述“经济下行VS政策托底+改革预期”的对抗因素中,我们比较容易见到一个逐步清晰的“拱形顶”。

      

      市场结构:结构性“牛市”的十字路口

      在笔者看来,A股市场从沪综指2012年12月4日低点1949点开始,已经展开了历时1年又9个月的结构性“牛市”。数据统计显示,2012年12月4日低点1949点至今,沪深两市2500余家个股中,涨跌幅与个股数量分布分别为:100-700%达1045家,50-100%达694家,0-50%达641家,下跌个股仅165家,确切地说,这是一个结构性“大牛市”。而全面牛市开始的豪迈呼声四起,应该指的是指数型全面牛市,这和笔者上述观察视野是两码事。

      关于市场结构机会的演变方向,今年的3-5月份,笔者曾在上海证券报连续发表“白马成长股引领创业板狙击战”的系列观点,7月14日发表“超额机会从‘成长天花板’转向‘周期小清新’”的观点。事实上,近期个股机会从高位的科技股向低位的“周期小清新”扩散,是市场全面牛市呼声再起的重要原因。

      无论是市场背景因素已经“拱形顶”清晰可见,抑或沪综指2300-2400点区域的资金筹码对抗,笔者预见在该区域内,历时1年又9个月的结构性“牛市”迈入十字路口是大概率事件,市况变化可能性如下:

      第一,也是最大可能性。沪综指2300-2400点区域大小指数发生偏强的震荡调整,存量资金进一步由“成长天花板”向“周期小清新”迁徙,交易者所能观察到的结构强弱排序为中小板→主板→创业板。期间结构机会的演变主线是科技创新→传统转型。

      第二,沪综指2300-2400点区域大小指数发生共振性震荡调整,市场发生全面的获利回吐。

      第三,也是最小可能性。沪综指2300-2400点区域成为一轮全面大牛市的新起点。

      

      策略建议:且战且退

      在市场背景因素“拱形顶”清晰可见,沪综指2300-2400点区域资金筹码对抗结果未了的目前,一些豪迈的牛市宣言对于交易规划的制定有害无益,或许到年末回首时,三、四季度之交正是机构个人投资者关乎全年交易业绩的分水岭。

      对于实战交易规划而言,介于上述可能性一、二之间应属稳健的前瞻性应对选项。

      基于敬畏趋势惯性与防范风险的考虑,对于此轮已经走了1年又9个月的结构性“大牛市”,笔者的策略建议是——且战且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