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公司
  • 6:专版
  • 7:专版
  • 8:艺术资产
  • 9:市场
  • 10:市场
  • 11:评论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版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访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QFII
  • A股基金迎来“好时光”
  • 来自私募
    业绩榜的启示
  • 当货币扩张政策走到尽头
  •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基金(亿份)
  •  
    2014年9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基金·投资
    A股基金迎来“好时光”
    来自私募
    业绩榜的启示
    当货币扩张政策走到尽头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基金(亿份)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当货币扩张政策走到尽头
    2014-09-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总监

      比尔·格罗斯

      当金融危机的创伤逐步修复,接下来要面临的是如何解决药物的副作用问题。

      美联储和英格兰银行在过去五年内,成功地完成了通过信贷扩张拯救金融体系的目的。与此同时,他们的同行——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至今没有完成这个目标,至少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后两者的业绩还乏善可陈。

      但先行者,已经面临历史上未见的考验。目前,全球主要中央银行都在面临这样的拷问:什么样的贷款增长速度是在未来可以容忍的?又是什么样的量化宽松政策力度能够维持得来不易的经济增长?这样的付出是必要的吗?

      上述问题,在缺乏历史数据和模型的情况下,显然是个难题。

      我们假设一下,美国未偿债务的利率约为4.5%(诚然,其中有一点可能是影子债务)。那么从清偿角度,美联储的高层必然希望未来的信贷扩大量,能够至少达到每年4.5%,这仅仅是为了防止现有的债务链条,不至于在信用紧缩的情况下崩断。或者说,必要的债务和股权融资量,能够覆盖过往的年度利息成本。

      他们是如何做的呢?梳理过去几个季度的信贷增长纪律可以发现。美国的非金融私营信用规模(包括私有公司,家庭和房屋抵押贷款),公共债务(政府债券),以及金融信贷的余额接近已经接近58万亿美元,在过去的五年中,这个债务总规模以平均每年2%的速度扩张,并在最近12个月达到了3.5%的增速

      简而言之,如果信贷需求必须以每年4.5%的速度扩张,那么私营和公共部门就必须不合计创造大约每年2.5万亿美元的额外收入,来补偿债务利息。如果他们的目标是美国境内,那么这大概需要,美国的名义GDP增速至少达的4.5%%。而从目前看,美国经济的在为了2%的GDP增速奋斗(鉴于通胀率较低,这个数字和名义GDP相差无几)。

      信用创造作为金融业的基础,对于我们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没有他,经济和社会生长降为停滞或萎缩。与此同时,信用增长的速度,以及它和销售收入的关系也很重要。

      但现在另一个考验正在逼近。没有一个中央银行家知道适当的产量、价格和利率的关系。无论是耶伦还是卡尼或是德拉吉、黑田,他们都在小心的使用利率政策,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导致了“信贷崩溃”。

      但作为一般规则,金融资产收益(相对风险)而言必须足够高。但从当前的情况看,无论是远期曲线的水平或现金出借的回报都处于一个奇怪的水平上。这个水平通常不会导致经济的高增长。而如果,未来美国信用的增速一直停留在目前的2.5%,那么 2017年以后,我们可能面临很多考验和问题。

      从上述角度观察。自2008年危机爆发后,全球的货币实验仍然无法顺利终结。虽然短期或中期内,现有的货币政策可以安抚市场并支撑资产价格的增长,乃至促进经济增长(虽然这是个低于历史的水平)。但从长期来看,全球经济增长取决于投资和资本主义的动物精神的复苏,而后者的条件目前是不存在。这是个铁一般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