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公司
  • 6:专版
  • 7:专版
  • 8:艺术资产
  • 9:市场
  • 10:市场
  • 11:评论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版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访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QFII
  • 谨慎对待“牛市论”
  • 汇添富行业风向标(新版)
  • 通胀维持低位 股债均有支撑
  • “多空策略”解析
  •  
    2014年9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基金·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基金·视点
    谨慎对待“牛市论”
    汇添富行业风向标(新版)
    通胀维持低位 股债均有支撑
    “多空策略”解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谨慎对待“牛市论”
    2014-09-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农银区间收益混合基金经理 陈富权

      

      进入9月以来,上证指数连续攀升,直接冲破2300点关口。快速上涨带来市场人气的聚拢,市场热点频出,更引发众人对后市的积极讨论:牛市是否已经来临?

      这次市场的快速上涨的确超出不少人的预期。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分析我们所面临的现状,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下一阶段的投资机会。

      首先是经济层面。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 为51.1%,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汇丰PMI指数终值为50.2%,较上月回落1.5个百分点。8月PMI 数据在连续数个月反弹之后出现回落,显示在上半年政策刺激效应逐渐减弱的情况下,经济内生动力持续疲弱。如果不做进一步调控和刺激,凭现阶段的房地产投资和出口趋势,经济很难真正复苏。

      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这种对应关系不一定实时的,但是经济的好坏终究是股市繁荣与否的基础。就经济层面的现状看,牛市论的基础是薄弱的。

      其次,在流动性层面,目前尚处于一个比较宽裕的阶段。海外资金对中国反腐进程和改革预期的判断,以沪港通为一个引子,带来外部流动性的注入,也直接导致今年大盘蓝筹股的逆袭。通过观察近期的外资流入数据,可以看到外部资金仍是正贡献,只是边际效应有所减弱,但比较超预期的是近期出现国内资金接棒的迹象。

      就实体的流动性——信贷而言,我们知道7月份的信贷数据是大幅低于预期的。信贷数据从侧面反映经济本身的疲软,而对银行中报的资产质量分析也显示银行的资产质量出现环比下降的趋势。因此,“惜贷现象”可能仍将持续。虽然8月份在窗口指导下再次大幅低于预期的可能性不大,但仅靠调控终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再次,从政策层面来看,中国将进入改革的攻坚阶段,政策可能会比较密集出台,加上各部门对十三五的长期的、重要的规划也将陆续进入筹备阶段,可以预计政策上不乏热点和亮点。政策层面的风险在于,政策起效需要一个过程,而且中间必然伴随曲折和利益再分配,短期过于乐观的预期有受挫的风险。

      综上,我们认为目前所面临的市场状况是好坏参半,在积极投身市场寻找机会的同时,应该多留一份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