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财富管理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以退为进 公私募转向防御
  • 期指多头兑现压力大
  • 20日均线撑起了沪指
  • 中证高等级短融指数
    及美元对冲指数即将发布
  • 投资重心从小市值转向中市值
  • 基金:逆市加仓医疗健康板块
  • 央视财经500指数下月发布
  •  
    2014年10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以退为进 公私募转向防御
    期指多头兑现压力大
    20日均线撑起了沪指
    中证高等级短融指数
    及美元对冲指数即将发布
    投资重心从小市值转向中市值
    基金:逆市加仓医疗健康板块
    央视财经500指数下月发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以退为进 公私募转向防御
    2014-10-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吴晓婧 ○编辑 于勇

      

      A股盘中频繁演绎“跳水”行情,市场震荡越发剧烈。在基金经理看来,调整压力渐行渐近。多位基金经理顺势减仓,规避调整风险。

      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打法,预留“子弹”,也是为了等待下跌后的加仓良机。中期而言,他们对于行情依旧满怀憧憬:改革创新的时代大趋势,毫无疑问将降低股市系统性风险,结构性牛市行情仍会继续上演。

      

      调整压力显现

      沪深股市频繁在盘中出现跳水,尽管调整大多都在日内被消化,但如此大幅震荡,依旧透露出机构的分歧。

      而蓝筹风格的基金,仍在不断遭遇净赎回。据统计,在上周短短3个交易日内,沪深两市ETF合计出现30亿元资金净流出,10月以来,RQFII ETF的赎回势头也开始显现,合计资金流出超过10亿元。

      “以计算机为首的成长股板块出现高位震荡,个股开始分化。”在一位擅长于TMT投资的基金经理看来,这直接反映出市场对于成长板块分歧开始加大。事实上,近期美股大幅下跌,部分基金经理已开始担心美股映射“负反馈”效应对于A股科技股的影响。

      沪上一位基金公司研究总监认为,美股走弱意味着A 股一直存在的“看着美股炒A 股”策略的有效性将大幅降低,从而抑制市场活跃度,一旦美股陷入调整,对A股的负反馈效应难以避免。此外,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预计将继续平淡,这使得近期被明显炒高的股价面临回归压力。

      “未来一两周内,市场将面临调整压力。”沪上一位绩优基金经理对记者坦言,对于短期行情偏向于谨慎。但在其看来,市场短期的调整并不会改变大的向上趋势。“A股市场的人气与两年前相比,已是截然不同,聪明的资金正在积极入市。”

      “短期市场有调整压力,但A股不可能重回熊市。”中域投资总经理袁鹏涛认为,改革红利促使市场底部逐步抬升,A股已从无序震荡逐步转强。市场短期调整之后,仍将会迎来结构性的牛市行情。

      

      预留“子弹”

      随着政策预期推动作用的边际递减,市场短期调整压力渐行渐近,部分基金已经着手减仓。

      在天治创新先锋基金经理陈勇看来,虽然外围股市纷纷出现下跌,但是A股相对比较强劲,尤其是小市值个股的炒作较为狂热,已经积聚了一定的风险,对于高估值的成长股可以部分获利了结。

      沪上一位绩优基金经理坦言,近期减持了部分获利颇丰、估值较高的TMT个股,目前仓位控制在7成左右。

      据基金仓位监测模型测算,截至10月10日,偏股型基金整体持股仓位83.4%,与9月26日测算结果相比,减仓0.2个百分点,主动减仓0.4个百分点。其中,股票型基金整体仓位已经达到了88.8%高位,上周下降0.7个百分点,主动减仓0.9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大部分私募坚守高仓位,但在10月的仓位计划上,不少私募基金明确表示将控制仓位。

      据私募排排网调查,49.43%私募欲保持仓位不变,20.69%私募有增仓计划,而29.88%私募则有减仓的意愿。

      中域投资总经理袁鹏涛坦言,短期会选择控制仓位,但基于对于中长期行情的看好,依旧会维持6、7成的股票仓位。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基金经理顺势减仓,既是规避调整,也是预留“子弹”等待下跌后的加仓良机。

      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打法,中期而言,他们对于行情依旧满怀憧憬。

      博道投资的投资总监史伟认为,目前股市大概率处于牛市初期。

      在其看来,改革不仅提高了经济的潜在产出能力,也提高全社会风险偏好,包括企业家对于未来的发展预期。而我国不缺乏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当制造业发展进入瓶颈后,阿里、腾讯、小米等企业的崛起,都构成了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虽然没在国内上市,但是A股与其关联、受其带动的企业存在。

      此外,史伟认为,高净值客户,通过直接开立股票帐户,委托资产管理机构进入股市越来越多。“我们观察到5000万与1亿的新增账户比例显著上升。高资产人士不断涌入股市。考虑到银行理财与信托产品几十万亿的存量规模,未来需要寻找投资渠道,而房地产升值前景又不明朗,未来潜在能够进入股市的资金数量庞大。”

      

      转向防御

      资金博弈升级引发市场剧烈震荡,部分基金经理也开始逐渐向着防御思维过渡。

      “秋收行情重视收割,提前布局医药消费方为上策。”银河证券分析师认为,政策微刺激的力度难以发挥更大的效果,经济微改善也已被数据打断。而改革的逻辑无关短期波动,改革过程有底部、没高度,有牛股、无牛市。

      博时基金认为,政策层面上,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已经包含了较多的政策预期,后续除非还会有更大的实际改革政策的出台和落地,否则我们认为,估值修复到一定阶段后,市场可能会进入震荡调整。从板块来看,我们未来会更加偏好于防御类板块,例如消费品。

      对于擅长于立足产业研究“狩猎”成长股的袁鹏涛而言,其更加关注的是被投资企业的产业趋势和利润模式,在其看来,未来军工、核电以及集成电路将是值得重点布局的三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