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路演回放
  • A7:数据·图表
  • A8:资本圈生活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外盘压力不断传导 A股扛得住吗
  • 美国科技股泡沫破裂?
  • 外资调仓迹象明显 RQFII A股ETF连续三周遭赎回
  • 前九月定增募资规模超去年全年
  • 调整空间不会很大
  • 期指延续调整
    期债大幅上涨
  • 沪港通开闸在即
    公私募分歧加大
  •  
    2014年10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外盘压力不断传导 A股扛得住吗
    美国科技股泡沫破裂?
    外资调仓迹象明显 RQFII A股ETF连续三周遭赎回
    前九月定增募资规模超去年全年
    调整空间不会很大
    期指延续调整
    期债大幅上涨
    沪港通开闸在即
    公私募分歧加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调整空间不会很大
    2014-10-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申万研究所 桂浩明 ○编辑 杨晓坤

      

      与9月以后股指连续上涨的格局不同,10月市场开局似乎还可以,但短暂冲高后就出现了连续调整,日K线呈现头部三角形的组合,这令很多看好10月行情的投资者颇为不安,股市是否已经见顶了呢?

      近期欧美股市明显下跌,对境内股市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今年前三个季度,欧美股市总体表现一直很好,延续了已经保持近两年的牛市格局,但近一个多月来走势明显趋弱,连上市前颇受追捧的阿里巴巴也在不断下跌,以致被人称为“美国版的中石油”。究其原因,地缘因素紧张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则与美联储量化宽松计划逐渐退出、加息预期增强有关。这将对境内市场产生什么影响呢?负面拉动当然不可避免,但人们也不必对此过于担心。因为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背景是经济复苏,尽管前者对股市有所不利,但后者则是一个正面因素。更何况,欧盟为了应对美国的政策变化,有意推出自己的量化宽松政策,以维持其经济的稳定。这样一来,美国的相对紧缩举措,在世界上就会有其他力量来平衡。从中国的情况来看,尽管现在并不会全面降准和降息,但不断在出台定向宽松的举措,公开市场操作中14天期正回购利率下跌就是一个证明。所以,结合境内外市场的具体情况来说,且不说欧美市场是否真的不行了,即便不行,境内市场也不太可能受到其太多拖累。

      当然,三季度不太乐观的经济数据,对当前股市构成了不利影响。刚公布的9月份外贸数据尽管不错,但又遭到了质疑。不可否认,在投资者还是寄希望经济增长保持较高速度的背景下,现在所公布的相关数据往往更容易让人担忧,并且引发对于后市的不乐观判断。时下市场的下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一点。不过,市场对于改革红利的预期还是很强烈的,行情经过这一段时间上涨,市场投资热情得到了提高,增量资金入市成为当前很突出的一种现象。尽管由于实体经济相对疲弱的因素,周期性板块的行情会差一些,蓝筹股很难走出人们所期望的大行情,但是,股市的结构性上涨还是有基础的。这种局面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内外部因素,虽然在某个层面来说,它的存在乃至表现形式未必十分理性,但不否认的是,在现阶段有其生命力,也符合普遍的投资偏好,再加上无风险收益率下降的现状,板块与个股行情必然还能够延续,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封堵了大盘的下跌空间。再进一步说,当改革预期因为事件激发而强烈起来,而沪港通等又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时,权重股也会有所动作。这样看来,10月股市尽管在开始阶段走得不是特别理想,但到了中下旬,市场完全可能会重新回到上涨轨道中,打破大盘的头部形态。当然,10月份也非本轮反弹行情的终点。

      就目前的市况而言,由于短线获利盘比较多,大盘短期仍有整理需要,股指以2350点为依托,还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调整与拉锯。另外日均成交量还比较大,表明多空换手仍不够充分,因此近期市场会以区间波动为主基调。但是,由于并没有大幅向下空间,市场更多表现出以时间换空间的格局。这实际上也是一个看好后市的投资者从容选股的时期,毕竟在震荡整理中,更能够显现出个股强弱。在继续看好大盘在下一个阶段表现的前提下,利用这段行情整理的机会,调整持股结构、优化仓位,一定要比在盲目悲观中恐慌性卖出股票更具理性和操作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