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广告
  • 3:要闻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APEC会议聚焦亚太自贸区
  • 全球市场跌势何时“刹车”
  • 险企将开展第二轮风险自测
  • 港交所介绍两地市场异同
  • A股独立行情可期
  • QDII暂避美股
  •  
    2014年10月17日   按日期查找
    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要闻
    APEC会议聚焦亚太自贸区
    全球市场跌势何时“刹车”
    险企将开展第二轮风险自测
    港交所介绍两地市场异同
    A股独立行情可期
    QDII暂避美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全球市场跌势何时“刹车”
    2014-10-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欧美股市大跌 汇市剧烈波动 商品市场遇困

      ⊙记者 王宙洁 ○编辑 毛明江

      

      即使是贪婪的狙击手,如今恐怕也会因为畏惧而对风险资产退避三舍。继15日出现令人咋舌的暴跌后,16日欧洲股市早盘再遭“血洗”。美股投资者也无法忽视市场的动荡,致使标普500指数几乎就要抹去年内全部涨幅。新兴市场则在直面本币的剧烈波动,而国际油价已经开启熊市路途。

      在全球市场大动荡的背后,对经济前景的迷茫在不断发酵,资产价格的下跌让人们对通缩风险的担忧情绪日渐浓重。这让全球央行官员陷入尴尬,此前他们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渴望看到经济站稳脚跟,并且认为通缩问题已经远离,但如今却不得不面对残酷现实。

      市场在大喊“救命”,政策却略显乏力。有评论称,经济状况相对较好的美国,如今被投资者寄予厚望。也有报道披露,在近日的一个秘密聚会上,美联储主席耶伦发表言论力撑经济。然而在下一次政策会议到来前,投资者的耐心每分钟都在接受考验。

      

      经济谜题成过不去的坎

      忐忑地看着K线图剧烈波动,已经成为市场人士日常工作的写照。据彭博统计,上周全球股市所蒸发掉的市值高达1.5万亿美元。

      而15日这一天,市场的担忧情绪似乎集中爆发。当天,欧洲股市走低,欧洲斯托克600指数大跌3.2%至去年12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连续八个交易日的跌势为2003年以来最长。希腊股市的跌幅一度超过9%,人们担忧该国或再陷债务危机。美国股市则连续第五个交易日走低,道琼斯指数盘中一度暴跌超过450点。

      这还不算完。承接前一个交易日欧美股市的跌势,16日亚太主要市场普遍走低。其中,日本日经225指数跌幅超过2%。欧洲股市开盘仍在继续跌势。北京时间16日18时50分,英国、德国及法国股市的跌幅均超过1%,希腊、西班牙及意大利等市场则下跌超过2%。

      商品市场同样遭遇困扰。在上述时间段,纽约近月原油期货价格下滑1.87%至每桶80.25美元。纽约期金价格小幅下滑0.16%。伦敦金属铜和锌期货的价格则分别大跌1.4%及3.4%。彭博大宗商品指数本周触及2009年7月以来最低位。

      新兴市场的投资者还需要面对另外一件麻烦事:本币币值的剧烈波动。其中,一个跟踪亚洲10种货币的指数9月初至今已下挫1.2%,抹去了今年以来的涨幅,印尼盾和韩元领跌。

      担忧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几乎成为所有市场投资者共同担忧的话题。外媒便评论称,7.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不足以抵消可能遏制全球对亚洲出口商品需求的增长低迷。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周将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测,从7月份预计的4%下调至3.8%。自那以来,海外投资者已从彭博跟踪的六个亚洲最大新兴市场股市撤资25亿美元,从而使今年的流入规模减少至340亿美元。

      而中东地缘政治、乌克兰僵局,甚至是埃博拉病毒的扩散也都令人心烦意乱,这些问题一旦失控,均有可能对经济造成重大打击。

      各国央行坐上“火药桶”

      人心动荡,货币首脑们好像坐上了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无论在美国还是日本,决策者们都在思考这样的问题:近期的剧烈震荡是针对局势不稳所做出的适当调整,还是全球经济真的亮起了红灯?

      有评论认为,这种疑惑情绪兴起的背后,决策者们忽略了一个自认为几年前已经被解决的问题:通货紧缩。而物价水平恰恰是很多央行进行抉择时的重要参考指标。

      在六年前金融危机爆发后,物价普跌逐渐成为市场担心的主要问题。全球主要央行近些年使用了各种宽松货币政策予以应对。如今的事实却是,资产价格的下跌令人不安。尤其是近期能源价格暴跌,据美联储8月份发布的研究计算,油价上涨是金融危机期间美国经济规模萎缩5%的罪魁祸首。

      一些迹象已经显露,英国公布通胀率降至五年来最低,而美联储在北京时间16日凌晨公布的经济褐皮书称,全美物价水平依然受到抑制。美银美林本周公布的基金经理调查结果显示,全球通胀预期已降至两年低点,认为货币政策刺激力度过大的基金经理净比例环比减少14个百分点,创出2012年8月以来最低水平。

      这种风险在欧洲和日本尤其明显,其中,使用欧元的18个国家上个月的同比通胀率触及了五年低点0.3%,远低于欧洲央行略低于2%的目标。

      有评论认为,如果经济活动继续颓废,各国央行实际上恐怕束手无策。那些仍具备回旋余地的央行已经在采取行动,瑞典、波兰和韩国央行过去几天纷纷降息。

      而区域内经济表现不佳的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所面对的挑战更为艰巨,因为他们早就用尽了常规货币政策。

      

      美联储被指谋划“救市”

      因此,又有媒体评论称,金融市场或寄望于美国再次发挥作用,带动其他国家发展。但美联储所面临的境况也并不顺风顺水。

      虽然美国国内经济一直在稳定改善,但在过去一周,投资者已将美联储首次加息的时间预估由明年夏季推后至2015年底,甚至2016年。决策者也承认外部的动荡可能给美国经济带来风险。

      美联储或许有着自己的计划。有海外媒体披露称,美联储主席耶伦在近日的一个私人聚会中对经济做出了乐观评论。在某些分析师看来,此举是耶伦发出的支撑市场“暗号”。

      S&P Capital IQ首席股票策略师Sam Stovall及其团队预计,美国经济将在今年实现2.1%的实际GDP增长,2015年则将达到3.0%。他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将标普500指数12个月的目标位设立在2200点,这一结论是基于对该指数成分股营收及2%至2.2%的通胀增速预期所确立。在15日的交易中,标普500指收于1862.49点。

      结果是否如分析师所预期的那样乐观,人们仍不得而知。下一次美联储政策会议将在本月28至29日才会举行,市场能否心平气和地等待,将成为一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