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市场
  • 4:新闻·财富管理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信息披露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信息披露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申万宏源并购方案获证监会通过
  • 后QE时代的亚洲课题
  • 草案已上报国务院 环境保护税立法提速
  • 天津市证券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
  • 电改突围,一场破垄断的改革发轫(上接封一)
  • 借道沪港通铺平道路 A股投资者“一人多户”成行
  •  
    2014年11月5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申万宏源并购方案获证监会通过
    后QE时代的亚洲课题
    草案已上报国务院 环境保护税立法提速
    天津市证券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
    电改突围,一场破垄断的改革发轫(上接封一)
    借道沪港通铺平道路 A股投资者“一人多户”成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后QE时代的亚洲课题
    2014-11-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王宙洁 ○编辑 秦风

      

      六年时间、4.48万亿美元,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的到来成为美国金融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金融巨擘雷曼兄弟倒台后,尽管争议声常伴左右,但在大部分经济学家眼中,针对金融危机紧急出马的QE确实曾在挽救美国金融体系、帮助美国走出经济衰退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联储在上月末的政策会议上如期宣布结束被誉为“无限量宽松”的QE3政策,同时明确下一步政策重点将转向加息,这意味着金融危机以来史无前例的宽松货币盛宴即将落幕。

      在告别QE后,世界经济版图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新兴市场特别是亚洲又将如何应对?上证报邀请到野村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苏博文(Robert Subbaraman)、贝莱德全球首席投资策略师孔睿思(Russ Koesterich)、荷兰国际集团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蒂姆·康登(Tim Condon)及Action 经济研究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麦克·英格伦(Mike Englund)共同探讨后QE时代亚洲经济的机遇与转型。

      从QE功过看未来美联储政策

      上证报:您如何评价QE对美国经济所起到的作用?如果满分是十分的话,您会给它打几分?

      苏博文:我会打8分。如果没有QE,美国经济甚至是全球经济可能会经历一轮全球性的衰退。第一轮QE是最有效的,因为它是市场没有预料到的。

      孔睿思:近期美国经济走强也有不利一面,比如对货币刺激政策的需求减少。正如预期的那样,上周美联储结束量化宽松(QE)并逐渐停止长期债券购买计划。美联储还表示,劳动力市场已有了大规模好转,而近期的低通胀则是暂时的(持续走低的能源价格是短期通胀下行的主要压力)。所有这些都表明,美联储仍可能明年夏天开始加息。

      蒂姆·康登:很难评估QE带来的影响,因为美联储还在讨论如何处理QE留下的庞大资产负债表。我期望QE是带来这样的状态:即稍大的资产负债表,对于现代狭义银行来说,任何银行或金融机构都可以通过只投资于美国国债的短期、固定价值负债类资产来融资。

      麦克·英格伦:QE的最初程序是在金融危机期间向市场提供流动性。然而,我们认为第二轮QE可能没有任何有益的效果,并且很有可能引发了经济和政策的不确定性,它应当为这一经济周期的不佳表现承担责任。在我们看来,如果按净值计算,第三轮QE更加适得其反。由美国国债收益及更高股票价格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边际收益可能难以企及,更有可能的是让广泛的商业和创业社区对这一周期下半段会是什么样子产生轻微担忧,它们因此不太可能承诺新的商业项目。

      QE退出后的新兴市场风险

      上证报:在美联储退出QE后,金融市场将如何波动?对新兴市场而言,美联储加息将带来怎样的风险?决策当局如何应对这些风险?

      孔睿思:美联储较为强硬的论调已经产生预期内的效果:推高美元汇价,并且令跌破1200美元每盎司的金价继续走低。近期美元走强不单纯是美国经济相对强势的作用,而应归于世界其他地区经济明显相对疲软。

      在日本与欧洲的经济困境下,美联储需要开始考虑提高美国利率。同时,这些国家的央行正被迫放松货币政策。这一动态趋势又再一次出现于日本央行上周出乎意料地扩大了本国量化宽松政策规模后。此次日本宣布扩大量化宽松规模紧跟日本通货膨胀报告之后,而在这份报告中,日本不包括食品和能源(进一步调整后已排除近期加税)的核心通胀指标已下降到1%。目前我们继续预期,美国经济增长将使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失色,导致美元强势和大宗商品价格疲软。不过,这种情况可能会让其他央行采取大规模刺激措施,当然这反过来也有利于这些国家的股票市场。因此,我们仍然对日本股票市场保持积极态度,并认为日本股票市场将继续受益于日本央行的积极货币政策,正如美国在过去数年受益于美联储相关政策那样。

      麦克·英格伦:伴随第三轮QE的落幕,一些投资者可能会继续谨慎行事,除非他们看见美联储成功退出依靠庞大储备市场来融资的大规模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债券融资组合战略。

      苏博文:如果美联储加息,将为新兴市场带来风险。更高的利率确实会产生影响,因为一个更可持续的美国经济复苏有利于新兴市场出口。但是QE导致大量资金涌入新兴市场,伴随美国利率上扬,一些资金流可能出现逆转。这可能导致新兴市场货币表现疲弱、公司和金融层承压和利率进一步走高(为了避免太多资本流出)。不过,这取决于新兴市场自身。那些基本面较为疲弱的经济体,如拥有巨额经常账户赤字、国内杠杆水平处于高位以及财政状况疲弱等,最容易暴露在风险下。

      在亚洲,印尼相对脆弱,但在亚洲之外,有更多更为疲弱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它们中的一些还是经济规模较大的商品出口国,因此还要遭受商品价格疲弱之苦。美国加息是在疲弱的新兴市场中找出强者,如巴菲特著名的言论“海水退潮后才知道谁在裸泳”。

      蒂姆·康登:亚洲所面临的风险来自美联储第一次加息时间、加息步伐及结束时间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对这些预期的转变将引发金融市场情绪的波动,这在新兴市场将尤为明显。当避险模式启动时,那些有经济漏洞,特别是经常账目赤字的经济体将受到最大影响。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机会

      上证报:您如何看待亚洲新兴市场的前景?基于美联储的政策,资金是否会回归新兴市场?该地区的金融市场前景如何?

      苏博文:中国正面临重大挑战包括高负债、房地产市场供过于求及潜在的经济增长放缓。我们相信领导层明白这些问题,并且会采取行动予以应对,但这也的确意味着中国的增长可能在明年放缓。如果亚洲加快结构性改革来改善经济基本面,那么资金会回流新兴市场。亚洲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包括中产阶层的崛起,精心设计的生产网络、大量的城市化空间以及相对未开发的资本市场。

      蒂姆·康登:自从金融危机以来,亚洲的经济增速便开始放缓,中国的经济增长至少慢了三成,我预计中国2015年的增速将达到7.1%,但不会有硬着陆。

      短期来看,金融市场的主题将是投资者情绪在风险偏好及避险模式间的切换。当这些波动发生时,货币当局需要为他们金融市场资金激增或是迅速撤离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