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特别报道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私募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海外
  • 共建相互包容的一体化亚太经济伙伴关系
  • 卖地钱藏了多少猫腻
  • 中国
    谋求经济战略转型
    根本性突破
  • 金融监管不能过度更不能有真空
  • 外论点击
  •  
    2014年11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评论
    共建相互包容的一体化亚太经济伙伴关系
    卖地钱藏了多少猫腻
    中国
    谋求经济战略转型
    根本性突破
    金融监管不能过度更不能有真空
    外论点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
    谋求经济战略转型
    根本性突破
    2014-11-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章玉贵

      中国今年以来令人眼花缭乱的多边战略性合作平台的陆续搭建,令西方本就敏感的神经愈发绷紧。

      无论是7月成立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还是上月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乃至将付诸实施的“一路一带”战略,以及亚太自贸区(FTAAP)计划,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工业与资本强国来看,都可归结对美国主导的机制化金融与贸易体系的挑战。而国际舆论对“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炒作,实际上是将中国提前推向与美国战略竞争的最前沿。

      作为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一部分,中国通过建设性措施向全球性产业与资本强国迈进是经济发展的自然逻辑延伸。如今,中国以高铁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提升,正在改变世人对中国制造业以OEM为主要特征的一贯看法,而华为等中国创新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则是中国企业赢得国际尊重的重要参照系。美国投资者对阿里巴巴的接纳,表明中国企业可以在国际资本市场有所作为。随着人民币跨境流动自由化步伐的加快,金砖银行以及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基金将来有可能建立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储备货币组合,如果人民币能成为金砖银行的货币资本,结合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及10月24日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会显著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有助于消化中国的巨大产能。这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不愿意一直待在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与金融秩序框架内,并积极构建全球性经济与金融秩序。

      的确,在向发达经济经济体一路追赶了35年后,现在已到了中国向国际社会呈现中国发展样本的时候了,到了向国际社会拿出中国对国际经济与金融秩序改革的具体机制设计与相关主张的时候了。从全球性大国的生命周期来看,美国在统治国际经济与金融体系长达70年之后,基于内生性衰退因素和全球经济竞争的外部挤压,正不可避免地步入了衰退轨道。早已力量使用过度的美国,今天既无绝对实力也无真实意愿对美元的发行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初的1945年,美国的经济规模相当于全球经济总量的45%。美国的黄金储备高达21770吨,占世界黄金储备的59%;68年后的2013年,美国尽管依然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但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已降至22.69%,而金砖五国的经济总量已达美国的93%,其中中国的经济总量就达到美国的54.6%。中国还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外储大国与贸易大国。2013年美国的黄金储备是8133吨。显然仅凭这点家当,是很难确保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

      白宫很清楚,美国也许还能凭借暂时的竞争优势维持一段时期的美元本位,但从国际货币均衡的角度来看,全球货币金融领域的公共产品由目前的单极霸权向均势结构变革是大势所趋。美国退出量化宽松(QE),部分是因为全球“去美元化”令美国必须叫停这种国家层面的败德行为。但是如果美国无法在实体经济领域启动实质性改革,仍旧要仰赖损人并不最终利己的经济政策来提振经济,则QE给美国经济带来的成果清单将被很快冲销。诚然,作为像超级经济体,美国货币政策具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溢出效应,尤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逻辑框架下,如果美国的货币政策真正为实体经济服务,则通过极为敏感的传导机制,将会在全球产生外部正效应,但QE并非如此。美国经济的复苏乃至迈向新的增长周期,应该依靠对技术与人力资本的投入,依靠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振兴。但长达近6年的QE,实际上是美国凭借其对国际货币秩序的主导,一再透支美元红利,最终结果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倒挂现象进一步扩大,获得的是表面繁荣。如今,在政客泛滥的时代,美国财经领袖越来越缺乏国际责任感。长期来看,美元贬值趋势难阻。现在的美国正处于寻找下一个经济增长周期的转折点,技术革命之于美国经济长期增长至关重要。如果政客们继续祭出不负责任经济政策,则美国将加快挥霍其手头的竞争优势。

      毫无疑问,不管中国愿意不愿意,如今都是美国在全球经济竞争领域的首要对手。熟悉迈克尔·波特的读者都知道国家之间竞争的核心要素之所在。在白宫决策者眼里,中国早已具备了成为美国竞争对手的基本要素:经济规模直逼美国,贸易地位不断上升,金融实力急速提升,全球影响力与日俱增。且坐拥美国第一债权大国地位,而且看起来有把人民币培育成比肩美元,进而替换美国一手搭建的国际经济与金融体系之势。美国怎能不感到如芒刺背?

      在中国资本大步迈向全球,中国积极主导国际金融体系变迁取得阶段性进展的今天,我们尤其应当保持格外清醒的头脑:中国远非产业与资本强国,美国依然在国际分工的最高层面握有对中国的战略锁定权。未来5年,中国必须在经济战略转型上取得根本性突破,切实化解系统性经济风险并建立相对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唯其如此,中国才有可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战略竞争中谋得主动权。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