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信息披露
  • A8:资本圈生活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央企整合“出海”战略渐明
  • “新股神话”兰石重装停牌沟通降火
  • 中企竞逐英伦650亿隧道工程
  • 华夏幸福布局通用航空全产业链
  • 福日电子调整重组方案
  • 前10月仅六家上市房企销售“达标”
  • 永利带业拟4.82亿收购英东模塑
  •  
    2014年11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7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新闻·公司
    央企整合“出海”战略渐明
    “新股神话”兰石重装停牌沟通降火
    中企竞逐英伦650亿隧道工程
    华夏幸福布局通用航空全产业链
    福日电子调整重组方案
    前10月仅六家上市房企销售“达标”
    永利带业拟4.82亿收购英东模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央企整合“出海”战略渐明
    2014-11-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南北车停牌筹划整合是一盘大棋局,其整合方案将成为标杆,直接影响到核电等其他领域的资产整合进度。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合力“出海”战略的大体思路是相关央企按板块形成统一的行业国际公司,一致对外竞标。就南北车整合而言,最终可能各自拿出涉及海外产业的资产,组成一家专注于拓展海外业务的新公司

      ⊙记者 施浩 ○编辑 全泽源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制造”将由低附加值的贸易品逐渐向高铁、基建、核电等高端领域升级,一些国字头的相关行业巨头,正陆续筹谋资产整合,以更好地践履新常态下的走出去战略。“国资委、铁总、铁建公司高层近期都在忙这个事情。”知情人士如此表示。

      “走出去”前先整合

      近日,上证报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国务院国资委已与铁总等部门及相关央企密议如何通过整合,形成合力再“出海”事宜。大体的思路是相关央企按板块形成统一的行业国际公司,一致对外竞标,以避免同类企业在海外恶性竞争。南北车有望成为第一个整合典范。这两家公司最终可能各自拿出涉及海外产业的资产,组成一家专注于拓展海外业务的新公司。“整个铁路板块都会如此复制。”该人士如此表示。

      在上述背景下,今年10月底,合并呼声已经持续数年的中国南车、中国北车终于双双停牌筹划整合事项。

      除高铁之外,对外输出的步伐日益加快的核电央企相关整合工作也正在酝酿之中。目前中核、中广核、国核技三大核电集团中,中广核最快将于本月开始招股,将其集资额由此前的10亿美元大幅上调至30亿美元,公司计划将大部分集资所得,用于扩大核电项目及收购。而国核技则有望与中电投进行资产重组,以进一步整合双方核电资产。在此基础上,业内预期将设立核电总公司来整合三大核电集团的海外业务以及核电技术的对外输出。这些预期已经在A股市场有所反应。中核下属资本平台中核科技自10月下旬以来累计涨幅已经近60%。

      而同样有望在“一带一路”中大展拳脚的港口资产也迎来整合良机,上港集团董事长陈戌源近日表示,正在寻求交叉持股的整合机会,寻找和公司有协同效应的战略合作者,如通过和国际上强有力的码头经营商进行交叉持股来推动上港集团的国际化进程。

      “一带一路”搭台

      一位投资家对上证报表示,“互联互通”、“一带一路”是政府为有竞争力的国企和民企提供的更大的发展舞台。“一带一路”战略乃至未来可能还会出台的一些政策是政府搭建的强化版的B2B平台。这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本质要求,体现的是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特点。“实践这些战略的主体就是优势企业。因此国企要加速整合,提高国际竞争力,从混合所有制的出台,到国资改革的如火如荼,最终走向国际化竞争,这是一脉相承的。”

      “如果不整合好,高铁和核电这些高端资本输出可能还会遭遇国内集团之间恶性竞争的内耗,最后往往是‘鹤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些以前都有过教训,这次国家自上而下推动整合,可见决心之大。”一位基金经理对上证报记者表示。

      以南北车为例,两公司的竞争由国内市场到国外市场,在打压对手的同时,也消耗着自己,对中国高铁的整体竞争力带来不小的冲击。同样的案例也见诸于核电领域,以在建机组数量计算,中国核电领先全球,不过这一优势却并未表现在海外建设订单上,几大核电集团之间在海外业务拓展中相互“掐架”内耗成为一个重要原因,最后还是影响到中国核电工业出海的整盘大棋。

      就此而言,基于海外扩张战略的央企重组整合,才刚刚开始。有基金经理指出,“作为中国制造出口海外的两张王牌,高铁、核电的整合是大势所趋,南北车作为最先停牌的公司,他们的整合方案会成为标杆,直接影响到其他领域的资产整合进度。”

      上述投资家表示,在此态势下,一些拥有规模优势、资金优势、技术优势的大国企,在国际化竞争的准备中,将具有先发优势,强者恒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