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三会”副主席话监管
  • 发改委盘点经济体制改革任务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或明年落地
  • 刘健钧:六措并举完善创业投资支持创业机制
  • 港股通换汇方案
    可降低成本
  • 中证债券估值
    登陆美国市场
  •  
    2014年11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三会”副主席话监管
    发改委盘点经济体制改革任务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或明年落地
    刘健钧:六措并举完善创业投资支持创业机制
    港股通换汇方案
    可降低成本
    中证债券估值
    登陆美国市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港股通换汇方案
    可降低成本
    2014-11-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马婧妤 ○编辑 枫林

      整个换汇过程中,中国结算不收取任何费用,不赚取汇差

      ⊙记者 马婧妤 ○编辑 枫林

      

      沪港通试点推出后,作为跨境结算基础条件、直接攸关投资者经济利益的换汇方案,成为投资者参与沪港通业务中备受市场关注的焦点。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下称“中国结算”)有关负责人昨日就此表示,现今正式实施的换汇方案,是经多方研讨、反复磋商而形成,其最大优势在于通过中国结算的净额轧差换汇机制,以“净额换汇、全额分摊”为运行原则,相对于全额换汇,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市场整体换汇成本、减少了换汇可能导致的离岸汇率影响。

      同时,由于中国结算实施统一换汇,普通个人投资者也可因此获得适用于机构的更优汇率。在整个换汇过程中,中国结算不收取任何费用,不赚取汇差。

      负责人表示,“净额换汇”,即交易日(以下简称“T日”)日终,由中国结算以当日境内投资者通过港股通买卖港股全部应收应付资金的轧差金额向港股通结算银行换汇,“全额分摊”,即中国结算将换汇成本按当日所有买入卖出交易应收应付资金的总额分摊至每笔交易,形成投资者的买入结算汇兑比率和卖出结算汇兑比率。

      T+2日,中国结算根据前述确定的换汇汇率,与港股通结算银行完成就T日换汇交易的资金交割。

      负责人介绍,港股通业务中需事先设定参考汇率,该汇率主要是考虑到境内券商出于换汇资金风险管理、要求投资者交易前全额缴纳相关资金。该笔资金并非用于实际结算。

      为避免当日汇率波动给市场带来的结算风险,其取值范围覆盖了历史上的最大单日波动范围,目前其取值为T-1日末离岸市场港元对人民币即时中间价的±3%。具体缴纳事项,投资者可事先咨询指定交易证券公司了解详情。

      而交易所涉的实际结算汇兑比率是根据日终净额实际换汇汇率并按买卖全额分摊原则确定的,结算汇兑比率一般都会优于市场参考汇率。

      举例来说,以11月17日为例,投资者买入港股的实际结算汇率(即卖出结算汇兑比率)为0.79017,卖出港股的实际结算汇率(即买入结算汇兑比率)为0.79143。而当日在岸市场银行柜台牌价为买入价0.7880、卖出价0.7910,离岸市场柜台价格更高达买入价0.7860、卖出价0.7935。

      可以看出,当日卖出结算汇兑比例比在按柜台牌价优惠0.1%,比离岸柜台价优惠0.4%;买入结算汇兑比例比在岸柜台牌价优惠0.4%,比离岸柜台价优惠0.7%。

      另外需提示投资者注意的是,极端情况下离岸人民币市场发生大幅度波动时,有可能出现结算汇兑比率劣于参考汇率的结果。

      因此,上述负责人表示,投资者应及时关注离岸人民币市场并查看资金账户余额,防止资金账户出现透支。

      《港股通换汇相关问题解答》详见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