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财经新闻
  • 5:特别报道
  • 6:特别报道
  • 8:特别报道
  • 9:公司
  • 10:市场
  • 11:市场
  • 12:评论
  • 13:艺术资产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特别报道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特别报道
  • 大盘强势反转 “见龙在田”抑或“飞龙在天”?
  • 第三方销售井喷与“鲶鱼效应”
  • 话说文艺这笔买卖
  •  
    2014年12月29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基金·投资
    大盘强势反转 “见龙在田”抑或“飞龙在天”?
    第三方销售井喷与“鲶鱼效应”
    话说文艺这笔买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第三方销售井喷与“鲶鱼效应”
    2014-12-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周宏

      

      过去两个月,基金行业一直执着于两个焦点问题:一个问题是此轮上涨行情的资金究竟来自哪几个地方?另一个问题是,此轮行情下,资深基金经理的流失速度会否提升?貌似,现在这两个问题有了一个新的交集。

      这个交集发生在场外资金和A股市场的新渠道——第三方的销售平台上。

      来自业内的信息是,第三方销售渠道在过去两个月内,销售能力和规模大幅增长。连带着业内的阳光私募机构的规模也大幅上涨,其速度远远超乎想象。以主流的第三方公司好买财富为例,其代销的王茹远的一个产品,在3天内卖出了5个亿的规模,已成为今年第三方销售相当火爆的一个案例。

      除此以外,从该渠道发售的其他股票类阳光私募产品的规模也同比大幅增加,连带着推动了其主推的几家阳光私募机构的管理规模大幅增加。一些业内数据显示,不少行业大佬级的私募基金的存量规模在过去3个月内达到50%~100%的增长,这其中,主流第三方渠道的贡献可谓不小。

      类似的状况当然也不止于一家第三方,更不会止于一家阳光私募机构发行的产品。目前从第三方销售业内获得的信息是,行业销售能力排名前几的第三方销售机构,均在此轮市场回暖中受益匪浅。各机构代销的股票管理类产品规模的销售势头,处于近年来最好的状态。更重要的是,股票类产品发售的回升势头,超过以往的任何一类产品。不但超过上半年的CTA产品,更有可能在未来挑战当年的信托销售的火爆场面。

      值得关注的是,迅速回升的销售势头和持续攀升的累积规模可能暗示:一些主流的、具备产品鉴别能力的第三方机构的发展正从量变积累到质变爆发的关键阶段。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各类理财产品(诸如信托产品、债券产品、量化对冲产品)等的洗礼之后,整个行业有可能在此轮行情中,开启一轮新的快速增长。

      总结下过去几个月的几单销售的主流案例可以发现,以往主要通过银行一线网点销售的阳光私募的发售之路开始了新的扩张。曾经的“基金一姐”王茹远前几个产品的销售均通过第三方或券商机构发售。王亚伟新近推出的第二个产品,也只在各高端渠道铺开。股票类产品销售需要更多、更专业的指导,因此,非银行的销售渠道相比以往占据更大份额可能是一个必然发生的趋势。

      销售渠道的专业化、多元化,还会导致一个很明确的产业链后果——优质的理财产品得到的市场关注越来越大,进入各市场渠道的成本越来越低。一个知名基金经理越来越容易斩获良好的销售业绩和可观的市场份额。这显然会刺激投资人才的创业热情。

      回顾过去七至八年阳光私募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知名投资经理的首个私募产品的销售规模日益增长,刷新纪录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从最早的泽熙、重阳开始,至此后的鸿道、淡水泉,再至王亚伟的昀沣,以及最新的“一姐”王茹远。规模从十亿级别开始不断攀升,目前已经超过20亿直追30亿,且销售时间越来越短。后者显示,目前的销售记录仍有进一步提升的潜力。

      从行业发展的规律来看,目前私募产品的销售,恰好体现了一个市场进入成熟发展期的特点。一方面,销售牌照打开,参与主体增多,提升了整个市场的活跃度和竞争水平,也使得行业进入门槛不断降低。另一方面,专业性介入下的行业竞争,必然推动市场份额进一步集中。这其中,首先集中的将是销售的资源,即客户资金向高专业水平的销售渠道的集中。而后者从竞争出发,也会直接推动市场资金不断向优质理财产品汇集。最终,推动整个行业的优胜劣汰、格局洗牌。

      从这个角度说,第三方销售渠道的井喷,将毫无疑地推动行业内投资人才价值的重估。而这一轮人才价值的估价,将不再似2006~2007年那样呈现出全面溢价。相反,将是一次结构性的调整。有能力、有经验的投资人才的价值将直接与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接轨,而边缘或水平相对落后的投资群体的薪酬可能不会有太多改变。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股市行情中,新一轮的人才流动将集中在有个人品牌、有历史业绩、以及有团队组织经验的资深投资经理身上。他们将有着远胜以往的创业冲动,而整个公募和私募的人才格局,并不会发生过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