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4.44万亿!公募资产规模创历史新高
  • 小制作逆袭的启示
  • 基金经理
    拟均衡配置权重与成长
  • 广东出台
    保险“新省九条”
  •  
    2015年1月7日   按日期查找
    5版:新闻·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新闻·财富管理
    4.44万亿!公募资产规模创历史新高
    小制作逆袭的启示
    基金经理
    拟均衡配置权重与成长
    广东出台
    保险“新省九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金经理
    拟均衡配置权重与成长
    2015-01-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安仲文 ○编辑 长弓

      

      A股蓝筹和成长的行情走势分裂格局的现象,不断煎熬着基金经理。A股目前的行情格局完全打破了之前基金对牛市的定义,不少基金经理认为这显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牛市,蓝筹和成长成为所谓“牛市”中的两个对立面。短期内蓝筹股急速上涨、成长股急速下跌的极端局面,使得重仓蓝筹股和重仓成长股的基金经理都缺乏安全感。尽管一些基金经理在蓝筹股上获得了丰厚收益,但面对蓝筹股如此的急速拉升,也不得不将其定义为“局部性板块的疯牛”。

      基于这样的想法,这些基金经理开始不由自主地关注可能存在的成长股的反弹。

      “我准备找个机会把组合均衡一下。”不止一位重仓券商和地产股的基金经理如是表达。尤其是那些年度净值增长率超过50%的基金经理,他们现在要做的是确保净值稳定,确保利润不被调整吞噬。

      而重仓成长股的基金经理面对急速下跌的市道,似乎也无法熬得住了。至少目前看来,重仓成长股的基金经理中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并不多,之所以还继续重仓成长股仅仅是因为没有及时搭上蓝筹股行情的列车,或者短时间内无法大规模抛售所持有的小票。

      因此,这些重仓成长股的基金经理稍有机会,就选择抛售已经被打压得遍体鳞伤的小盘股,一位基金经理向上证报记者坦言,前期券商股行情未能及时上车,导致净值受损严重。尽管这位基金经理公开表态看好成长股,但也难以掩饰没能参与券商股行情的悔意。

      记者最近的调查发现,一部分在2014年蓝筹行情上斩获颇丰的基金经理正从容准备调仓,而目标可能正是某些成长型基金经理低位抛售的筹码。尽管市场并未对成长股的反弹达成一致,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蓝筹股行情即便能再创新高,空间也不会太大了,而在目前的杀跌状况中接下成长股筹码,即便短期内有可能被套牢,但从一年时间来看,目前价位的成长股筹码可能还是安全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行情将逐步走向均衡可能成为未来机构的共识,优质成长股在杀跌后预计仍有不错的上升空间,目前成长股走弱的状况很大程度上仅仅来自于市场博弈,但优质公司的基本面并不会因为博弈而出现逆转。诺安新经济股票拟任基金经理史高飞昨日也认为,流动性是决定大盘股的基本因素,基本面决定小盘股走势。未来较长时期内流动性与基本面同样重要,预计在大小盘股的选择上会保持较为均衡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