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信息披露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全球经济将经历“停滞型增长”?
  • 老年人市场需求大 “银发经济”成朝阳产业
  • 减税降费
    乃安邦兴业长久之策
  • “港股通”、“深港通”可借鉴台湾复委托业务
  • 基民眼中企盼的上市公司回报情形
  •  
    2015年2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评论
    全球经济将经历“停滞型增长”?
    老年人市场需求大 “银发经济”成朝阳产业
    减税降费
    乃安邦兴业长久之策
    “港股通”、“深港通”可借鉴台湾复委托业务
    基民眼中企盼的上市公司回报情形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民眼中企盼的上市公司回报情形
    2015-02-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兰波

      

      前不久,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赵立新在“上市公司投资者保护论坛”上表示,投资者回报机制优化还有很大的空间,要努力形成公司自主决定的、能够更好地尊重股东利益、具有多样选择性的、有利于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投资者回报机制。

      针对未来上市公司回报的新变化,基金管理人在未来的财富管理中承担着新使命。基民如何适应未来的基金投资生活,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问题。

      其实,作为一种间接投资工具,基金投资上市公司股票:一是通过分享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获得持续稳定投资回报;二是通过上市公司股价增长获得相应的价差收益。但目前的证券市场市况下,后者总是比前者更容易受到基金管理人的青睐。原因是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无论是分红的额度,还是持续性等方面,都难以形成稳定的机制,也就给基金的投资收益增添了诸多变数,也是导致基金管理人忽略和淡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主要原因。

      不过,从基金的管理和运作机理上看,上市公司回报应当是多元化的,只要是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措施,都应当被列在鼓励上市公司回报行为。伴随着上市公司回报情形多样化,基民也应当有更多的适应性。

      首先,促进上市公司投融资体系平衡性分析与研究。上市公司的发展离不开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支持。因此,为了鼓励投资者用手投票,上市公司就应当善于把握资金投向,规划资金用途,体现资金的回报模式。相对于上市公司的回报来讲,上市公司的创利能力大小,显得更为关键,更是上市公司形成良好声誉基础,也是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重点。上市公司投融资体系失衡,将会直接导致上市公司投资者回报的无序性。因此,基金管理人加强上市公司投融资体系的平衡性研究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及时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与回报之间的体制性矛盾问题。上市公司发展与投资者回报之间,本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关系,不应当成为一种矛盾和障碍。但在现实的投资活动中,基金管理人追求的回报,与上市公司自身发展之间,将会产生一定的矛盾性冲突。体现在上市公司为促进发展,加快创新,立足于产业升级等,惜于分红。但基金管理人会追逐资本回报,而忽略这种成长性。其实,这都是一种短视的财富管理行为。基金要在尊重上市公司的自主选择基础上,确立自己的投资目标和策略,才能够真正形成跟踪上市公司成长的长期财富理念。

      第三,资本市场发展与财富管理机制之间的优化问题。基金作为财富管理机构,不仅承担着回报股东责任,同时,也承担着资本市场发展的责任。基金习惯于通过单一的炒股模式,形成财富积累的风险是巨大的,而只有立足于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的投资回报机制上下功夫,立足于在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角度,才能够真正促进基金管理人财富管理理念提升及投资者回报增长。应当说,资本市场是基金财富管理的土壤,资本市场建设好坏,及其发达程度,尤其是资本市场新产品和新业务的发展规模等,直接影响着基金管理人财富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资本市场发展越滞后,对于基金等财富管理机构的财富管理成熟度提升越是形成障碍。

      最后,基金评价上市公司内在价值标准多元化体系的形成与培养。投资者投资基金,就是投资基金未来,投资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作基金产品能力。但基金的内生增长能力,是建立在对上市公司内在价值做合理有效的价值评估基础之上的。但合理的上市公司估值,是促进上市公司主业能力提升,尤其是内部治理完善等一系列促进上市公司价值提升措施。兼顾上市公司发展的现金分红,是应当受到鼓励的,而进行的各种转送股做法,才是可取的。否则,杀鸡取卵式的追求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尤其是以牺牲上市公司内生增长潜力,及主业竞争力而进行的现金分红,并不可取。因为透支的现金分红做法,是有害的,由此进行的上市公司估值体系,也是不完整的。

      回顾上市公司发展,及基金管理人的投资回报,两者之间应当是紧密结合起来的,而不是相互产生冲突和矛盾的。但在真正建设有效的投资者回报机制方面,需要各种投资力量的配合与支持,而基金的投资行为改变,尤其是上市公司投资者回报多元化的理解与把握,无疑是最为重要的。

      (作者为资深市场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