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新闻·市场
  • 4:新闻·财富管理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资本圈生活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服务型监管型政府治理架构的美国标本——读《简化:政府的未来》
  • 披沙录
  • 审视沪深股市的另一个视角——读《谁偷走了我们的财富?》
  •  
    2015年3月3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书评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书评
    服务型监管型政府治理架构的美国标本——读《简化:政府的未来》
    披沙录
    审视沪深股市的另一个视角——读《谁偷走了我们的财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审视沪深股市的另一个视角——读《谁偷走了我们的财富?》
    2015-03-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毛志辉

      

      不久前,笔者乘坐出租车外出,和司机师傅聊起股市,想问问他在这轮“疯牛”行情下是否有收益。没想到师傅猛烈吐槽,说他也曾在股市投资,最终却深受伤害,此后便选择远离,不再关心其涨跌。他还说,虽然广播里的股市行情评论铺天盖地,但股票涨再多也跟他毫不相关,倒是房价、菜价、水电煤等物价一直在涨,与他的生活才息息相关。

      过些天,读毕《谁偷走了我们的财富?》,回想起这位出租车师傅的吐槽,才更深切地感受到他的那份怨气。同时,我也很好奇,这本书的作者张化桥接受过完整的科班教育,并曾在五道口(央行)工作,后又留洋并在多家外资大投行任职,这样一位金融圈内“高大上”人士,其对当前社会财富分配的理解,缘何竟与靠体力赚钱的出租车司机出奇一致?

      张化桥在结束分析师生涯后,写过三本畅销书——《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避开股市的地雷》和《影子银行内幕 : 下一个次贷危机的源头?》。《谁偷走了我们的财富?》中的观点、思想和写作风格延续了前三本书,甚至某些地方还有重复,用他的话说属于“老生常谈”;不过,由于作者职业身份的转变和资本市场在去年下半年的突然爆发,作者对市场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也更新很多信息,部分观点则作了修正。

      “得罪人不是我的目的,我只想讲出真话。”张化桥如是宣称。多年来,他一直被民间视作“最敢言的经济分析师”。张化桥对沪深股市是持悲观态度的,他一直建议读者思考一个问题——“该不该买股票,和为什么一定要买股票?”他认为沪深股市只有摆脱流动性刺激,放开利率管制,甚至是通过加息、放慢信贷来达到去产能化,挤掉经济中的无效和浪费,才会有真实的市场利率下降,才能真正振兴。这个观点显然太另类,相信大多数读者也会对之质疑。

      虽然,从字面上看,《谁偷走了我们的财富?》围绕股票和日常生活的经济活动展开,但张化桥经济学理论基础扎实,因此,他的所思所论,总会情不自禁地把发展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古典学派的思维蕴含其中。他在沪深股市所开出的“治本药方”,也许不适合当下直接应用,也许尚不具备可操作性,但是,他的思绪至少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视野,有利于我们看清楚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哪里、终极目标是什么。

      发展经济学认为,决定经济增长和国民财富积累的主要因素是资本积累、人力、科技进步、生产效率提高等。张化桥在本书序言中就提出“开放与富有相关”,开放带来的国际贸易和劳动分工,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在最后一章,他提出“消耗资源不可持续”——河流的消失会让我们更穷;国企对资金的占用,尤其用于维持低效率的项目,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抬高了他们的资金成本,由此形成挤出效应,导致整个社会资金利用效率的降低——或许,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人勤勤恳恳,取得的经济高速增长有目共睹,可我们还是觉得自己不够富足的原因。

      虽然张化桥没有直接表明他对西方经济学古典学派提倡的自由主义的信奉,但通过其行文,依稀在各处可见他的价值取向。他提倡用“看不见的手”调节市场,反对政府干预和过度监管。他认为,“激素经济”危害极大,利率是股市的关键,因为从长期看,利率决定股市的市盈率(市盈率相当于市场利息率的倒数),通胀——也就是宽松的货币政策(按作者统计,中国的M2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8.31%)——伤害股民,因为增加货币供应量(不是基准利率)只能推高市场利率和风险溢价,而这导致了股市的长期不振。

      此外,张化桥认为,行政干预手段效果是很有限的,名目繁多的各种监管增加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导致企业效率低下,因此,他建议应减少公务员数量。

      除了上述深层次和宏观方面的原因外,张化桥在微观操作层面,也分析了普通民众的财富不断被摊薄、投资失败和容易犯错的原因,并引导读者反思,该如何做一个出色的投资者。

      在投资心态上,张化桥主张大家安静下来,不去凑热闹,不怕错过机会。“最聪明的投资者很少交易,很少问你的意见,很少关心天底下在发生什么事,很少关心政府出了什么政策。”书中列举了我们会犯的七大错误(迷信名人、过分看重利好或利空、忘记企业对业务监控的能力、喜欢忙碌的公司、期望过高、轻信专家、这山望着那山高),可以说戳中了大多数基金经理或投资者的要害,而这些易犯的错误,大多缘于投资心态过于焦躁。

      在投资策略上,张化桥信奉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他对于如何选择投资行业、上市公司分红是否真的对投资者有利等方面所持的观点,都可让人捕捉到巴菲特的影子;而在“投资者踩着舞步去上班”一节中,张化桥特别摘录了15条阅读巴菲特文章后的读书笔记,足见他对巴菲特投资哲学的推崇。或许也正是因为过于推崇巴菲特,使得他在论述一些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时,也会不经意地形成“路径依赖”,言必称巴菲特。如他在提及“可持续竞争优势”时,即多处援引了巴菲特的论述,而忽视了这其实是教科书中的经典理论。

      作为一部论述股票类投资的书籍,读者最希望看到的自然是那些具备实用价值的操作指南,比如行业分析和个股推荐。在这方面,张化桥不吝分享心得和成果,把他的资产分布和所投资的股票都一一公布出来,并详细分解他的选股路线图。同他的《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相似,他再次告诫股民,投资应留足安全边际,重视公司“护城河”的重要性——因此,在A股和H股之间,他更看好H股,因为A股市场没有多少长期价值,也谈不上安全边际;对管理层和大股东来说,“他的是他的,你的也是他的”,因此,股民永远处于劣势,中国的股票一直是贵的。书中对燃气股、公路股、银行股都有详尽的分析。

      本书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写作风格简洁明了,所述所论也都是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艰深的金融经济学理论在这里找不到踪迹,甚至专业术语都很少出现,但却把每个问题都讲得明白透彻,直指证券投资行业的根本。 假如仅仅以行文风格来判断,张化桥应是一位略显“刻薄”的人,其犀利的语言、另类的观点,使得本书或许很难获得投资业主流人士的认同。然而,笔者却认为,张化桥这本书的最大价值,正在于激励投资者不盲从、不急躁,独立思考,积极学习,善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