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两会特别报道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路演回放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港股蓝筹业绩即将揭晓
    中资券商股受机构青睐
  • 部分化工品迎阶段性反弹
  • 下游备货叠加库存低位
    丙烯酸产业链全线上涨
  •  
    2015年3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数据·图表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数据·图表
    港股蓝筹业绩即将揭晓
    中资券商股受机构青睐
    部分化工品迎阶段性反弹
    下游备货叠加库存低位
    丙烯酸产业链全线上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港股蓝筹业绩即将揭晓
    中资券商股受机构青睐
    2015-03-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港股恒指上周大跌2.66%,自新年假期后累计跌幅近3%,日成交额在节后升至750亿元左右,市场机构参与度较低。港交所数据显示,节后最近十个交易日披露的权益变动事项仅723项。沪股通基本保持10亿以下的日均使用量,港股通则只有2亿至3亿的日均使用量,总体表现市场交投冷清。

      从部分机构投资者操作标的看,港交所披露权益变动数据显示,券商、建材、运输设备等个股均有机构投资者涉猎,值得一提的是,机构贝莱德于2月26日增持中国北车H股16.35万股,增持后持股逾1.06亿股,持股占比达5%。

      目前港股蓝筹正进入业绩披露的高峰期,恒指成份股中近三分之一的公司已公布业绩。数据统计显示,约八成以上公司业绩超预期或达到预期。接下来的1个月将是中资股业绩披露高峰期,不少机构纷纷预计,保险、券商、科网、医药及航空股业绩会超出预期,能源、矿产资源、乳业、水泥及零售股业绩或低于预期。从已公布的蓝筹股业绩表现看,超一半的公司业绩超出市场预期,近三成的公司业绩与市场预期基本一致,只有一成多点的公司业绩低于市场预期。

      从港交所披露数据来看,中资券商股仍受海外机构大行的密切关注,其中就包括瑞银集团、麦格理、摩根大通等国际大投行,其共同点都是在新年假期之后大肆抢筹中资券商股,机构抢筹券商股或是看好中资券商去年业绩表现超预期,在券商年报业绩相继披露的这段时间,券商股有望迎来回暖行情,因此海外机构纷纷布局中资券商股也就不足为奇了。

      据数据统计显示,A股的券商股中已发布业绩预告的公司,去年的业绩表现可谓亮眼。统计显示,已发布业绩预告的证券公司基本都是“喜报”,业绩增幅超50%甚至翻番的不在少数;港股中的中资券商股同样受益于去年四季度市场交投活跃度的大幅攀升,将使全年业绩有较大幅度提升,在业绩即将发布的关键时间节点,海外机构已然嗅到了业绩利好刺激的投资机会。

      港交所披露数据显示,摩根大通率先于2月27日增持逾44.5万股中信证券H股,增持后持股逾5922万股,持股比例5.02%;另一国际投行麦格理集团于3月3日斥资逾984万港元增持163.2万股国泰君安国际,增持后持股总数逾1.14亿股,持股占比5.03%;机构瑞银集团于3月3日大笔增持逾597万股中国银河H股,增持后持股逾8776万股,持股比例5.19%。

      此外,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加速推进,交通一体化先行已经明确,区域基建、建材类个股有望直接受益于交通一体化建设的提速。地处京津冀的北京金隅股份便获得了投行瑞银集团的垂青,该机构于3月3日大笔增持逾505万股金隅股份H股,增持后持股总数逾5958万股,持股占比5.1%。

      (本报研究员 高毅 编辑 张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