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两会特别报道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路演回放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钟情“小而新” 详解“香水大王”举牌之道
  • 全国人大代表、中南传媒董事长龚曙光接受记者专访:中南传媒的“文化+”行动计划
  • “入账报销难”瓶颈待破 业内呼吁推进电子发票立法
  • 全国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应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国家重点项目
  •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材董事长彭寿:方兴科技大股东已启动科研院所改革
  •  
    2015年3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7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新闻·公司
    钟情“小而新” 详解“香水大王”举牌之道
    全国人大代表、中南传媒董事长龚曙光接受记者专访:中南传媒的“文化+”行动计划
    “入账报销难”瓶颈待破 业内呼吁推进电子发票立法
    全国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应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国家重点项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材董事长彭寿:方兴科技大股东已启动科研院所改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入账报销难”瓶颈待破 业内呼吁推进电子发票立法
    2015-03-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全国政协委员、

      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

      首先从法律层面确定电子发票作为“合法入账凭证”的地位,进而推进全国普及。

      ⊙记者 陈俊岭 ○编辑 郭成林

      

      今年全国两会,“推广电子发票”、“减少能源浪费”等再度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话题。不过,上证报记者了解到,就目前多个省市的试点情况而言,推广电子发票仍遇到“入账难、报销难”的瓶颈。

      “扫清全面推广电子发票的障碍,首先要解决电子发票报销、入账的难题。”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全国政协委员、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直言,需要国家从法律层面重新定义电子发票、监管部门出台配套政策措施扶持。

      小小一张“电子发票”,缘何再次掀起舆论热议?因为,这不仅牵动着电商企业运营的成本计量,也是减轻社会负担和能源消耗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我国顺应国际电子发票应用进程的大势所趋。

      从“纸质发票”到“电子发票”一步之遥,其节省的隐形社会成本和能源消耗令人咋舌。以某大型知名电商为例,其2013年净营收为693.4亿元,而全年普通发票总用量约1.25亿张,平均每张发票开具递送等费用约1.6元,在不计算发票开具的人工、库房等其他费用,仅发票开具寄送等费用就高达2亿多元。

      事实上,早在2012年,我国就启动了电子发票试点工作,减少开具纸质发票所造成的用纸浪费。2014年11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对此,国家电子商务标准化总体组副组长邱月明表示,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必然带动发票业务的创新,电子发票较传统发票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天然性优势,未来几年有望在全国大范围内得到推广。

      尽管电子发票在维护数据安全、节约成本以及环保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遗憾的是,自国家正式启动电子发票的落地试点工作以来,电子发票在推广中却遭遇到越来越明显的瓶颈。

      对此,张近东认为,一方面,我国《税务法》与《会计法》都要求报销发票必须是纸质发票,电子发票试点仅限于个人,无法作为企业报销凭证,不少企业采购者因此放弃了尝试电子发票。此外,电子发票还面临报销凭证、全国统一、税源归属、消费者与电商观念障碍等问题。

      张近东认为,全国推行电子发票,在互联网零售高速发展的今天意义深远。扫清全面推广电子发票的障碍,首先要解决电子发票报销、入账的难题,需要国家从法律层面重新定义电子发票、监管部门出台配套政策措施扶持。

      如何破解电子发票瓶颈?张近东在两会期间提交的《加快推进电子发票报销入账》提案中建议:首先从法律、制度层面解决电子发票合法效力问题,确定电子发票作为“合法入账凭证”的法律地位,进而推进电子发票在全国范围普及。

      “这是推动电子发票在全国推行的第一步,”张近东表示,与此同时,国家税务部门还应建立完整规范,明确开票企业资格认定、发票开具流程、数据传递、税源归属等细节。

      作为发改委等八部委在全国选定的电子发票试点项目的承办单位,苏宁于2012年8月启动电子发票试点项目。张近东在实际的电子发票试点中,逐渐认识到对消费者而言,电子发票有助于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更加轻松地保存、查询在线交易信息,并能实现更低成本的维权凭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