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路演回放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路演回放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路演回放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路演回放
  • A7:数据·图表
  • A8:路演回放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数据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上海打造全球科创中心人才战略是核心
  • 古玩?“微波炉适用”!
  • 中超球市与
    投资商的资本手笔
  • 石油巨头合并背离我国能源体制改革方向
  • 个税蜕变成工资税的局面不容再继续了
  •  
    2015年3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评论
    上海打造全球科创中心人才战略是核心
    古玩?“微波炉适用”!
    中超球市与
    投资商的资本手笔
    石油巨头合并背离我国能源体制改革方向
    个税蜕变成工资税的局面不容再继续了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个税蜕变成工资税的局面不容再继续了
    2015-03-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常亮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说,现在交个税的人很少,只有2800万,占人口总数不到2%。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这个数据都让人大吃一惊。想想吧,全国每年将近4000多亿个人所得税竟然只是由占人口总数不到2%的人负担,并且这些群体大多都是工薪阶层。

      这个数据出自财税专家贾康之口,想来可信度比较大。不过,笔者还是要将一些基本数据摆出来,供大家分析辨别。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1474元,即月平均为4289.5元,简单扣除3500元为790元,再扣除三险一金等免税扣除项后,平均线以下的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在免税行列里。那么,仅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有多少呢?统计局报告说,201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全国共调查154万家,就业人员1.81亿人。城镇地区全部非私营法人单位,具体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等单位。而个体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非单位就业人员不在工资统计范围内。

      试想,仅城镇非私营法人单位调查154万家,不完全调查职工就高达1.81亿,如果完全调查的话,平均工资为51474元的将会有多少?如果再加上私营单位职工及个体工商户、承包经营、撰稿收入、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等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者将会更多。这样计算可知,仅2800万人在缴个税,说明这个税收制度出了大毛病。

      如果数据果真如此,只能说明逃避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群体太多。谁在逃税呢?无疑是高收入阶层或者说富豪们。工薪阶层是单位代扣的,一个也少不了。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已成工资、薪金税的说法被坐实了。

      怎么办?贾康说,走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道路,突出综合的特征。把工薪收入和其他收入综合在一起,都覆盖进入超额累进机制中。这样,就可解决一些富豪不给自己开工资就不用交个人所得税的问题,现有体制下,超额累进机制对他们来说无关痛痒。可一旦个税覆盖所有收入,大富豪们肯定都会被征收最高一档45%的边际税率,这样就合理多了,笔者完全同意贾康专家这个观点。

      不妨粗线条看看美国如何征收个税,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根据美国国税局发布的统计数据,2011年,1%的最高收入群体所交的个人所得税占联邦政府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总额的35.1%,这一比例最高曾在2007年达到40.4%;10%的最高收入群体缴纳了68.3%的所得税。也就是说,美国高收入者贡献了联邦政府征收的所得税中的绝大部分,90%的纳税人缴纳的所得税只占政府征收额的31.7%。然而,高收入群体收入份额则为45.4%,这与极高纳税份额并不相称。

      看历史数据,虽然美国的贫富差距在拉大,高收入群体收入份额越来越高,但他们缴纳的所得税份额不仅一直以来都大于收入份额,而且其增速也远超收入份额增速。即便1986年改革了税制,对富人减税,2001年布什政府又推出了为期10年总额达1.3万亿美元的减税计划,也难以改变富人纳税越来越高的趋势。

      2010年,以巴菲特为代表的一群富豪发起了“爱国百万富翁财政声援”行动,呼吁政府对他们加税。2013年奥巴马政府将维持了10年的最高税率由35%提高至39.6%,中低收入者税率和起征额度基本不变。

      以累进税率作为调节收入的工具,无论怎样,低收入者都是赢家,他们往往因此不必缴税。美国税收政策中心的报告称,2012年,美国有46%的家庭不用缴纳联邦所得税。这使收入最低的50%的纳税人的所得税份额长期以来维持在极低水平,2011年仅2.89%。据经合组织的测算,2008到2009年间美国基尼系数高达0.49,但税收调整后,便降到了0.38,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效果十分显著。“先富带动后富”在信奉资本主义的美国得到了体现。

      更加值得思考的是,由于包括中产以下收入者纳税额度极少,相对增加的这部分收入全部用到了消费之中,进而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拉动力。

      一项科学合理的个人所得税政策,既缩小了贫富差距,又促进了经济增长,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