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财富故事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及时预调微调确保稳增长
  • 一线之隔
  • 基金首募规模屡创新高 基金开户数呈递增态势 场外资金借道基金跑步入市
  • 原油期货推出又进一步
  • 大连证监局推动上市公司借力资本市场
  • 亚投行近悦远来
  •  
    2015年3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及时预调微调确保稳增长
    一线之隔
    基金首募规模屡创新高 基金开户数呈递增态势 场外资金借道基金跑步入市
    原油期货推出又进一步
    大连证监局推动上市公司借力资本市场
    亚投行近悦远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亚投行近悦远来
    2015-03-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王宙洁 实习生 卢梦匀 ○编辑 谷子

      ⊙记者 王宙洁 实习生 卢梦匀 ○编辑 谷子

      

      站在世界舞台上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正在吸引金融版图随之位移。截至18日,欧洲主要国家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先后表态有意向加入,一波支持亚投行的小高潮随之到来。

      这些最初置身事外的欧洲大国,如今冲破芥蒂,上演跨越欧亚大陆的“牵手”。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由中国倡导的亚投行即将见证的是世界经济体秩序向多极化转变的历史性时刻。

      瞩目亚投行最后定局

      亚投行是由中国倡导、为亚洲量身打造的基础设施开发性机构。对于每年基建资金缺口高达约8000亿美元的亚洲来说,亚投行的成立恰逢其时。亚投行总部将设在中国北京,按照多边开发银行的模式和原则运营,重点支持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3月31日将是确定亚投行创始成员国资格的截止日期。就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对于亚投行的关注及讨论趋于白热化。继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采取行动后,韩国媒体18日披露该国也将在本周递交申请。其他有望加入的国家还包括澳大利亚、瑞士及卢森堡等。

      有海外媒体指出,这表明,在这场亚洲影响力争夺战中,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中国的王牌。高盛前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对上证报记者表示,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角色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今中国以10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超过了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经济总和,这是日本的两倍。即使现在经济增速减缓到7%,但是每年的经济总量仍将增长1万亿美元,远超瑞士。”

      欧盟执委会17日称,亚投行是应对全球投资需求的方式之一,对欧盟企业来说也是个机遇。二十国集团曾就应对投资需求达成一致。

      也有评论指出,亚投行受到欢迎,这将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合作。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日前表示,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亚洲将迎来基础设施完善的热潮。

      世界经济迈向多极化

      不过,在亚投行定局的背后,也存在着世界经济版图间的博弈。美国方面17日说,各国在加入亚投行时要三思而行。有海外媒体分析认为,美国政府将亚投行视为世界银行的竞争对手。

      然而,亚投行的初衷,正是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现有的多边开发机构相互补充,共同为亚洲铺就更宽阔的发展道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7日在回应有关报道时称,亚投行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多边开发机构,中方欢迎有意愿的国家尽快决定作为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投行。

      前世界银行驻中国首席代表鲍泰利对上证报记者表示,美国选择不加入亚投行并游说其他国家置身事外,这并不是聪明的决定。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需求如此庞大,有足够的空间留给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亚投行。

      德国之声专栏作者泽林则认为,亚投行是向多极世界迈出的历史性一步。

      持有类似看法的还包括“金砖之父”奥尼尔,他对上证报记者表示,“我们正在远离美国主导的世界”。奥尼尔指出,如果在多年前就给予中国及其他新兴国家在IMF中更多份额,美国本将发展得更好,治理也会容易得多。

      他表示,新兴市场国家需要在现有国际金融机构有自己声音,这也是中国要主导建立与之平行的多个机构的原因,这其中也包括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已经表明,它们不会继续等待自己的声音被听到。而上述欧洲国家的最新决定也意味着,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并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