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路演回放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路演回放
  • A7:数据·图表
  • A8:路演回放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优化增长要素 点燃创新驱动新引擎
  •  
    2015年4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研究·宏观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研究·宏观
    优化增长要素 点燃创新驱动新引擎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优化增长要素 点燃创新驱动新引擎
    2015-04-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眼

      在人口及资源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之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调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这是顺应时势、有所作为的创意布局。在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的今天,要实现经济健康增长只能依靠人的素质与科学技术的提高来实现。因此,在当下点燃创新驱动这个新引擎非常必要。

      ——亚夫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等特征明显。与之相伴的是,劳动力等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环境资源约束越来越紧,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伴随新常态经济的出现,传统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创新发展方式亟须转型,迫切需要增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尽快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推动全面创新,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离不开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今后,要继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市场化的创新机制,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在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集聚优秀人才等方面积极作为,把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和创造能力都调动出来,加快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发展的新动力。

      

      

      

      

      □梁达

      我国创新能力多数指标保持平稳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中国创新指数测算结果表明,2013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52.8,比上年增长3.1%。与上年相比,尽管总指数的增幅有所回落,但四个分领域中的多数指标仍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1.创新环境持续优化

      主要表现一是经济发展为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支撑。2013年,我国人均GDP达43320元,比上年增长7.2%(按不变价计算),与2005年相比,增幅达108%(按不变价计算),表明我国支撑创新发展的经济基础更加雄厚;二是创新的人力资源基础愈发牢固。近年来,我国高素质人才稳步增加。2013年我国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约为1.54亿人,每万经济活动人口中的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为1942.3人,比上年增长6.8%;与2005年相比,增幅达108%;三是国家政策引导力度加大。2013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6184.9亿元,比上年增加584.8亿元,增长10.4%,有力地推动了科技领域的改革与发展。2013年,享受加计扣除减免税政策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所占比重为8.4%,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为近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表明受惠企业覆盖面扩大,国家对创新的间接财税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2.创新投入力度继续加大

      2013年我国R&D人员全时当量为353.3万人,每万人口中的R&D人员全时当量为26人年,分别比上年增长8.8%和8.3%。2013年我国R&D经费支出为11846.6亿元,与GDP之比为2.01%,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555亿元,增长11.3%;基础研究人员人均经费为24.9万元/人年,比2005年增长118%。

      企业的创新投入主体地位巩固。2013年我国企业R&D经费支出为9075.9亿元,占全社会R&D经费总量的76.6%,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2013年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为6744.1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企业为1.7万家,所占比重为26.3%;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企业为0.6万家,占8.6%。

      3.创新产出能力提高

      一是创新产出成果丰硕。2013年每万人科技论文数为11.3篇,比上年增加0.1篇。每万名R&D人员专利授权数为3477件,发明专利授权数占专利授权数的比重为11.7%。2013年末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商标26.6万件,平均每百家拥有407件,比上年增长12.7%;二是技术市场交易活跃。2013年我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为7469.1亿元,比上年增长16%;每万名科技活动人员技术市场成交额为8.6亿元,比上年增长8.9%;与2005年相比,增幅达130%。技术市场的较快发展为加快创新成果的流动奠定了基础。

      4.创新带来经济效益提升

      一是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2013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为91.8万元/人,比上年增长11.5%;与2005年相比,增幅达151.7%,反映出创新对工业经济发展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二是新产品销售份额持续提升。2013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为1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占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1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比2005年提高2.4个百分点。创新对产品结构的调整效果继续显现;三是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扩大。2013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为660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8%,占出口货物总额的29.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创新进一步提升了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加快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创新发展是大势所趋

      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有可能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技创新能力正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从国际形势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孕育兴起,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都已在多年前制定了相应的创新国家战略,各国之间以智能、绿色和可持续为核心的创新竞争日趋激烈。要进入世界强国之列,就必须实现技术进步,提高生产劳动力,推进自主创新。

      当前经济全球化,生产要素全球配置,科学和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这给予了发展中国家使用和学习先进技术的宝贵机会,也为发展中国家加快技术进步提供了可能。我们要深刻意识到一点,不能对先进的技术“一用了之”,要在用过之后懂得思考,建立自己的研究队伍和创新队伍,快速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使之转化为我们自主的知识,做进一步的创新和改善,这样才能提高国家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国际地位。

      2.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纵观国内全局,改革已步入深水区,经济发展也进入新常态,发展中一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大等是近几年来的关注焦点。虽然近十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都保持着世界瞩目的高速度,但不可否认,原创性不高、很多技术受限于人,已成为经济发展新阶段必须要跨越的“一道坎”。

      伴随着部分经济动力边际效应下降,在经济发展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的背景下,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传统比较优势减弱,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中央召开的多次会议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将其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国际竞争力不断减弱,迫切需要提高创新能力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创新驱动是形势所迫。伴随人口红利衰减,劳动力成本上涨已成为一些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首要难题,国际竞争力不断减弱。原有的要素规模投入、依靠外延扩张的效应已见边际,依靠政府主导和政策拉动来刺激增长也难以持久。主要表现:

      一是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持续增长的约束力将逐渐显现。改革开放以来,在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的推动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能量在加工制造业中得到有效释放,成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剂,推动了连续几十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近年来我国人口结构和劳动力供求关系出现变化,主要表现为劳动力人口减少,频繁出现“民工荒”、“招工难”等现象。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末,我国内地16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195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71万人,占总人口的67%,比上年末下降0.6百分点,劳动力人口已连续两年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老年人口的比重继续攀升。2014年末我国内地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5.5%,比上年末提高0.6个百分点。人口结构的变化形成了对劳动力供给的约束,对外贸易传统的成本与价格优势逐渐弱化,部分出口产品市场份额被周边低成本国家侵蚀。

      从中长期趋势看,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减少,外贸难以再现前些年20%以上的高速增长。从国际竞争力看,与以往相比,出口型劳动密集产业对华转移已大大减速,有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将企业转移到其他劳动成本更低的国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进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市场,在我国具有传统优势的领域展开竞争。从数据分析看,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初级产品、资源类产品的竞争优势已有所恶化,低技术制成品的竞争优势相对减弱。

      二是低成本优势不断减弱,逐渐影响到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国内人工成本不断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资源价格改革等因素导致出口成本大量增加,挤压了盈利空间,产品提价空间有限,直接降低了竞争力。从2009年以来,货币工资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且增速逐年加快。从2009年至2012年,我国劳动力基本工资年增长率逐年递增,分别达到6.3%、7.5%、9.7%和9.8%。从2003年到2012年,城镇单位的平均货币工资水平从13969元上升到46769元,9年间涨了3.3倍。

      近几年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几乎都是以年均20%的速度逐年递增。据统计,2014年全国共有15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13%。由于工资增长和企业承受能力的矛盾,许多中小企业和大型劳动密集企业的普通员工出现短缺,在东部沿海地区,“招工难”已由前些年的季节性和局部性发展为目前的常态化和普遍性。

      4.创新是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

      2013年尽管我国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已达到57.3%和29.9%,但由于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很多商品核心技术掌握在外方手中,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高技术产品对外资企业的依赖度较高,缺乏核心竞争力。

      据有关部门对148个主要经济体的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2013年中国竞争力指数居第29位,与上年相同。目前,我国出口中加工贸易仍占1/3多的比重,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技术设备主要依赖于进口,国内生产以加工组装为主,附加值十分有限,且企业的利润回报较低,出口定价权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

      与此同时,我国出口产品的品牌化程度低,品牌优势不明显,自主生产的多数产品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品牌效应。大部分产品的出口是使用外方品牌的加工贸易和以贴牌为主的订单贸易。据测算,我国自主品牌产品出口金额的比重不足10%,近四分之三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来自外资企业,能够引领国际标准的产品更是少之又少。

      据商务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630家调查企业中,2012年已拥有自主品牌的超过70%,自有外贸品牌出口总额占到了全部出口额的39.7%。其中,合资企业自有外贸品牌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比重为61.4%。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使我们在全球产业价值链分工中只能获得微薄利润,却承担着很高的经济风险。

      如我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汽车第一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还不是汽车制造强国,与汽车出口强国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是汽车自主品牌少,且竞争力还不强。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统计,2013年中国品牌轿车销售量仅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7.5%,占有率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剩余的份额全部由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等轿车外资品牌瓜分。中国年近2000万辆的大汽车市场,还没有一家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全球的年销量超过100万辆。

      可见,汽车业作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如果以人口红利带来的成本优势继续发展,而不是以高附加值和技术来提升全球竞争力,加快创建自主品牌,这种发展模式将难以长期持续。作为一个带动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在全球汽车绝大部分市场步入成熟期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形成一些具有更高技术和附加值、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汽车产业来支撑经济的持续发展。

      

      创新驱动已具备的条件和发展潜力

      1. 创新驱动已有了较为完善的顶层设计

      多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创新发展,尤其是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带动下,我国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2014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2.4%,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1%。

      在市场化创新机制引领下,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公报显示,2014年国家新兴产业创投计划累计支持设立213家创业投资企业,资金总规模574亿元,投资了创业企业739家。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9.7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8577亿元,比上年增长14.8%。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12.3%和10.5%,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0和2.2个百分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强调要整合科技规划和资源,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2014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随着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将创新驱动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足见其重要程度。

      2.创新正在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近年来,创新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尤其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催化融合下,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焕发出勃勃生机。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在线医疗、网络教育等蓬勃发展快速壮大,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

      信息消费发展迅速。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推动下,2014年邮政业务比上年增长35.6%,其中快递业务量比上年增长51.9%,快递业务收入增长41.9%。“宽带中国”战略实施进程加快,2014年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7.9%。201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27898亿元,增长49.7%,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37.7个百分点,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6%。这些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尽管规模数量还不足够大,但代表着新兴的增长动力,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希望。

      3. 创造新兴产业渐成潮流,潜力可观

      据统计,2014年,我国企业获得发明专利授权9.2万件,占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的56.4%,表明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得到了进一步体现,专利正成为企业谋求发展、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目前,我国科技创新生机勃勃,在3D印刷、电子、绿色能源和医疗保健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同时,用互联网思维和模式改造传统产业、创造新兴产业渐成潮流。例如,生活中常见的空气净化器、路由器、电视等电器,搭载一款智能操作系统后,就能变成智能化家居产品。互联网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要工具,也出现了很多找好“支点”就能撬动全球市场、资金和制造资源的公司。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发展还存在着较强的要素驱动惯性,制约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激励创业创新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尚未充分形成,自主创新能力仍存在不足,特别是在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信息产业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人才缺口还较大。

      

      努力创造市场化创新机制和竞争环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为此,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多措并举,努力创造市场化创新机制和竞争环境,使创新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1简政放权,大力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

      政府要将客观环境的约束转化为主动战略调整,将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化作机遇,实现创新驱动,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需要配套措施及观念意识的转变。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指引政府从资金、税收、人才、知识产权、放开管制等方面入手,大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要多采用“普惠制”的支持手段,比如税收政策、后补贴政策、奖励政策、采购政策等,要在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公平竞争、改善金融支持、吸引优秀人才等方面下工夫,努力创造市场化创新机制和竞争环境。

      2. 加大创新投入

      要鼓励企业和高校创新合作,产学研一体化科学发展,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和竞争力。在财税政策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辅以结构上的调整;传统金融机构以及民间资本的有效进入,也是创新战略必不可少的“活水”。

      3. 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要提升我国外向型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国产业不断升级,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鼓励本土企业间的并购,夯实外向型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基础;二是引导本土龙头企业构建国内价值链,培育外向型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土壤;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增强外向型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动力;四是构建创新网络,畅通外向型产业集群企业学习渠道。

      4.完善创业的育人环境

      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开展教育培训,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我国的“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要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要进一步推进人才政策创新,增强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继续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和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