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科技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专版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B121:信息披露
  • B122:信息披露
  • B123:信息披露
  • B124:信息披露
  • 行情大幅震荡 私募“阵脚”不乱
  • 券商:短期震荡加剧 关注政策主题
  • 7日大宗商品近全线收跌
  • 美联储主席称
    美金融市场风险无明显提升
  • 人民币中间价创14个月新高 未来上涨空间不大
  • 7日国内金银商品收跌
  • 日本基础货币量
    连续九个月创新高
  • 蓄电池产业股业绩反转预期增强
  •  
    2015年5月8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行情大幅震荡 私募“阵脚”不乱
    券商:短期震荡加剧 关注政策主题
    7日大宗商品近全线收跌
    美联储主席称
    美金融市场风险无明显提升
    人民币中间价创14个月新高 未来上涨空间不大
    7日国内金银商品收跌
    日本基础货币量
    连续九个月创新高
    蓄电池产业股业绩反转预期增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行情大幅震荡 私募“阵脚”不乱
    2015-05-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陈俊岭 ○编辑 于勇

      

      尽管4000点之上的A股早就让人有“高处不胜寒”的担忧,但近日大跌近400点的剧烈调整,还是让不少私募和投资人猝不及防。身处风暴之中的私募们此时在做什么?作为对市场最敏感的群体,他们如何看待这次调整?接下来如何布局?

      “近期调整属于市场的正常现象,是空方积蓄已久的一次释放,短期不宜过分杀跌,急跌之后慢牛行情个股将分化。”某知名私募的观点颇具代表。

      上证报记者调查发现,多数私募最近很忙,但“阵脚”不乱——有私募对调整早有预料,正忙着调仓、换仓;有私募已在期指上开了空单,对冲多头仓位;也有刚募集完资金的新私募,终于等来难得的建仓时机。

      

      “私募很忙”

      最近私募很忙——资金仍在涌入,忙路演;趁着市场调整,忙调仓;股东大会密集,忙调研;市场波动加剧,还要忙着安抚投资人……

      “5月大跌算是久违的调整,今年最好的加仓机会就在这一震之后。不急抄底啊,节后全国路演拿钱,兵马齐备后二次进攻。”对于5月的行情,对本轮调整早有预料并及时绸缪的神农投资总经理陈宇成竹在胸。

      不过,对于这波来势凶猛的急跌,陈宇还是不忘给神农的重仓股加了个“防护墙”——前天上午在反抽的高点,陈宇在中证500开了空单对冲多头仓位,并持仓过夜,在收获近200点盈利后,昨天他平掉了部分空单。

      一如去年年底以来单边牛市馈赠的职业忙碌,星石投资总裁杨玲这几天也很忙,周二市场暴跌4.06%,她加班赶写了一篇《短期波动不改牛市趋势》的文章,一来表明所在机构对市场的观点,二来安抚受市场打击的投资人。

      “市场波动加大是正常现象,新增资金不断涌入推动市场上涨,但经济复苏需要时间,前期市场上涨过急过快,市场有内在的回调需要,但回调正是难得的建仓良机。”杨玲向记者透露称,由于前期成功调仓,当日净值下跌1%左右。

      作为一家初露头角的新私募,北京大君智萌投资的合伙人陈立峰最近则忙着调研公司,为刚刚募资完毕还没来得及建仓的产品储备自选股。对于市场的急跌,他也感觉最近跌得确实有些凶,但现在并没有足够的理由判断就此“见顶了”。

      由于布局的股票多在中小板、创业板,大君智萌的净值并没有受太大影响,因此这几天也没有“大动”。不过,他们现在需要研究,在这一轮下跌之后的慢牛行情中,哪些板块和股票会扛起领涨的旗帜。

      从公募明星基金经理卸任后,邓晓峰的新身份是上海高毅资产合伙人。一个月前,邓晓峰发行了“奔私”后的首只产品,时值市场正处于人声鼎沸的高点。这几天剧烈调整,也给他的新产品带来难得的建仓时机。

      “我每天都要看很多的公司研报,从中找到有价值的公司。这是作为一位职业投资人的最大乐趣。”邓晓峰对记者表示,尽管持续一年的牛市让整个市场的估值出现泡沫倾向,仍有不少低估的股票值得研究。

      

      不乱“阵脚”

      自4月28日上证指数上见4572.38点以来,短短几个交易日市场就暴跌超400点。

      通过走访京沪多家私募相关负责人,上证报记者发现,多数私募并没有因此乱了“阵脚”,在各种忙碌的背后,他们也在为接下来的牛市下半场运筹新布局,基本形成的共识的是——未来市场将加速分化,有业绩支撑的新蓝筹更受追捧。

      “剧烈调整后哪些板块将领涨?中字头?‘互联网+’?还是其他?”陈立峰认为,接下来市场将加速分化,那些有业绩支撑的新蓝筹将引领下一波行情,例如部分滞涨的医药股、食品股。

      牛市下半场,谁执牛耳?杨玲认为,根据星石自主研发的中国式绝对回报投资方法研究结果显示,消费板块景气度持续增强,理由是消费板块是下行风险可控,兼具防御性和进攻性,具有估值低、基本面向好预期强的特点,值得提前布局。在杨玲看来,本轮牛市分为上、下半场,目前处于资金推动的上半场,后续还有业绩支撑的下半场。上半场逻辑是大类资产配置转移,源源不断的资金涌入股市;下半场逻辑是改革终将见效,业绩支撑的下半场会与上半场交织并继续发展。

      谈及接下来的布局,陈宇认为不急于建仓,并抛出两个字的围棋术语——“脱先”,意思是在对局双方的接触战中,对对方的着法暂时置之不理,争得先手投于它处,尽管这在局部难免遭到损失,但好处是能统筹全局。

      最近的持续下跌,让陈宇想起1999年“5·19”行情冲高后大幅回落的场景。陈宇认为,未来市场将进入震荡分化的慢牛行情。

      广东煜融投资董事长吴国平对这次调整也很“淡定”,他认为根据2006、2007年的规律,牛市中途的调整幅度一般会在10%多一点。对牛市中途的震荡完全不必担心,更应该关注的是挖掘那些未来能翻几倍的牛股。

      “如果再有大跌,完全不必恐慌,又到了可以分批抄底的时候。”吴国平称急跌慢涨是牛市的一种特征,现在最需要关心的不是大盘,而是板块和个股,新兴产业中蓄势充分或调整充分的标的,是下一阶段重点寻找的机会。

      相比而言,吴国平更看好资源有色板块,理由是美元指数持续下跌和大宗商品底部态势都在悄然形成,加上前期严重滞涨,这对资源有色板块而言,已到了不错的布局阶段。

      受访私募还认为,接下来成长股也将持续分化——那些单纯依靠概念炒作的伪成长,未来则将被市场抛弃,而那些有业绩支撑的真成长,未来依然前景依然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