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路演回放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路演回放
  • A7:书评
  • A8:路演回放
  • A9:路演回放
  • A10:数据·图表
  • A11:信息披露
  • A12:路演回放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三马”联手试水互联网车险
  • 地方债置换首单落地
  • 信托涉足资管业务谋突围
  • 中泰信托去年实现稳健发展
  • 人民币再度冲刺“货币篮子”有何作用?
  • 人民币中间价
    “四连涨”
  • 中国信保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承保312亿美元
  •  
    2015年5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5版:新闻·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新闻·财富管理
    “三马”联手试水互联网车险
    地方债置换首单落地
    信托涉足资管业务谋突围
    中泰信托去年实现稳健发展
    人民币再度冲刺“货币篮子”有何作用?
    人民币中间价
    “四连涨”
    中国信保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承保312亿美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地方债置换首单落地
    2015-05-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高翔 ○编辑 枫林

    江苏债中标利率低于预期

      ⊙记者 高翔 ○编辑 枫林

      

      2015年江苏省政府一般债券于昨日午后完成招标,2015年第一批1万亿元地方债置换大戏就此拉开帷幕。招标结果显示,3年、5年、7年、10年期中标利率分别为2.94%、3.12%、3.41%、3.41%,与前5日国债利差均值均只有2个基点,全场倍数分别为1.72、1.68、1.82、1.93,发行利率低于市场预期。

      此次江苏省政府一般债券的发行总额为522亿元,其中置换一般债券308亿元,其余为新增一般债券。由财政部、央行、银监会三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2015年采用定向承销方式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有关事宜的通知》(下称102号文)明确,2015年第一批总量为1万亿元的置换债券定向承销应于今年8月31日前完成。

      民生证券债券分析师李奇霖认为,尽管这当中可能有财政存款和地方项目作诱饵的因素,而且还有找央行换流动性的预期,但首单发行利率低于预期后,市场对地方债供给冲击的担忧应该会大幅弱化。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院长)、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瑞穗金融集团讲席教授、美国国家经济署研究员王江对记者表示:“定向承销方案是过度之举,由于市场机制还未到位、配套制度也不完善,只能采用行政加市场的方式先走完这一步。”

      102号文规定,定向承销的地方债发行利率下限为同期限国债收益率,上限为国债收益率上浮30%。此前市场担心,置换后的地方债收益显著低于贷款,落差较大,商业银行会缺乏配置的动力。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部认为,首先地方债票息免税,其次风险权重仅为20%,低于贷款的100%,经测算票息优势和节约资本优势分别为90个基点和176个基点,这样一来表面上存在的收益率落差就基本被抹平。而且地方债还能纳入央行PSL、MLF和SLF的抵押品框架,有了流动性这个因素,其实银行持有地方债是划算的。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周皓16日在“第二届中国信用风险年会”上表示:“中国基本没有外债,外汇储备充足,如果用行政手段来化解地方债风险是没有问题的。市场上之所以存在忧虑,担心置换计划能否成功,就是因为这次是要用市场手段这一更有难度的方式来解决。”

      王江对上证报记者表示:“解决地方债问题,需要顶层设计,需要通盘考虑,因为地方债不仅仅是财政金融问题,而是政治、法律、经济和社会文化在地方政府融资上的集中反应。尽管置换是权宜之计,但我希望能沿着市场化的道路一直走下去,而不是走着走着又回到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