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公司
  • 4:市场
  • 5:市场
  • 6:特别报道
  • 7:特别报道
  • 9:艺术资产
  • 10:评论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信息披露
  • 97:信息披露
  • 98:信息披露
  • 99:信息披露
  • 10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人物
  • 汇添富行业风向标
  • 万紫千红总是春:商品ETF简介
  • 长信基金毛楠:
    寻找新经济的增长模式
  • 《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
  • 黑天鹅资产投资总监谌立峰:在黑天鹅事件中寻找投资良机
  •  
    2015年5月25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基金·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基金·视点
    汇添富行业风向标
    万紫千红总是春:商品ETF简介
    长信基金毛楠:
    寻找新经济的增长模式
    《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
    黑天鹅资产投资总监谌立峰:在黑天鹅事件中寻找投资良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
    2015-05-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农银中小盘股票基金经理 颜伟鹏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制造强国首个十年行动纲领之后,一系列配套政策有望陆续出台。总体规划分三个十年执行:1)力争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2)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3)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此项政策是“1+X”形式中的“1”,“X”是后续相应各细分领域的配套措施,未来有望持续出台。

      从中可见,十大关键领域重点突破。本次规划明确要大力推动十个关键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个领域。规划还覆盖了绿色制造(环保设备、新能源应用)、应用端(农机、生物医药)等领域,并对各个领域的推进计划做了较为细致的描述。

      “工业4.0”,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手段。工业4.0是在工业1.0(机械化)、2.0(电力应用)、3.0(自动化)的基础上,采用Cyber-Physical Systems(CPS)概念,依托物联网、计算机、大数据技术产生的新一代生产模式,将会成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最重要的技术手段。随着“互联网+制造”的高速发展,工业4.0或将同步于工业3.0进入中国制造。机器人及自动化、高端数控机床技术是开启这一时代的钥匙,成长空间巨大。

      工业软件数据、智能硬件、工业通信等相关行业将迎来黄金时代。工业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互联网和传统工业的融合,本次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数据、智能硬件、工业通信即将迎来黄金时代。1)以PLM为代表的工业软件是智能工厂的核心层,让工厂能“思考”,未来智能制造产生的巨量工业数据也使工业软件企业拥有价值重估的潜能;2)工业级传感器、RFID等产品的成熟、成本曲线下降使其能够在智能终端上大规模、高密度地使用,使得工厂设备能感知“会说话”;3)北斗定位系统、下一代移动宽带、无线局域网、蓝牙和工业以太网等通讯方式的进步,使得万物“智能互联”。

      走向智能制造是中国产业升级的唯一选择。近年来ICT(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人工智能两大新技术的发展,使得制造业智能化出现了惊人的进步。拥抱新技术,把握技术浪潮带来的战略性机会,是中国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完成产业升级的唯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