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财富管理
  • 5:特别报道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调查
  • A1:上证观察家
  • A2:上证观察家
  • A3:评论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专栏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把准上海在全球分工光谱中的战略定位
  • 移动应用成个人信息泄露新“灾区”
  • 土地财政向税收财政转型的“深圳样本”
  • 放下心中的贪婪
  • 如何认定
    “利用天价标杆股影响估值的联合操纵”
  •  
    2015年5月29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评论
    把准上海在全球分工光谱中的战略定位
    移动应用成个人信息泄露新“灾区”
    土地财政向税收财政转型的“深圳样本”
    放下心中的贪婪
    如何认定
    “利用天价标杆股影响估值的联合操纵”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放下心中的贪婪
    2015-05-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易宪容

      按照信达证券的统计,截至5月26日,如果只看2007年已上市的股票,则84.5%公司股价已超越了6124点时的价位。也就是说,如果剔除低估值的银行股,当前上海A股指数早就超过了2007年10月的历史高位。如从传统估值来看,目前沪市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或PE是23倍,但如剔除银行板块,已逾40倍。深交所上市公司平均PE为64倍,其中主板PE是39.8倍,中小企业板是79.7倍,创业板PE高达136.7倍。创业板PE不仅世界最高,也是创世界历史最高水平。2000年美国网络泡沫破灭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平均PE是100倍。

      只是,对当前的沪深股市,任何理论模式,任何传统估值方式似乎都已失去作用。以PE衡量与比较的传统估值方式,在许多投资人看来,未免太书生气,太不合时宜。因为无数投资人正以股市单边上涨的预期来对赌政府的提振经济政策,对赌政府不敢放弃GDP的增长不保证股市的繁荣。笔者以为,这就是让经济学家、金融学家们觉得难以解释的沪深股市这轮大牛行情的底气所在。

      因为大家都看到了,催生这轮牛市最为核心的政策,就是央行货币政策逆转,由早些时候偏紧开始转向宽松。去年11月的央行降息,就吹响了催生这轮牛市冲锋号,接下就是一连串的货币政策宽松。降准、降息、定向量化宽松、推出新的增加市场流动性借贷工具、地方政府债券转换等,有了这一连串的货币政策宽松,资本市场焉能不如虎添翼?只要央行的货币政策不逆转,只要央行继续降息降准,那么沪深股市就不会停止上涨的脚步。另一类重要政策,是中国资本市场一系列的对外开放。如沪港通、两地基金互认,及深港通正要启动等。

      还有,当前的沪深股市面临的环境和形势与2007年也有天壤之别。2007年的时候,股市基本上是投资者用自有资金入市,很少以杠杆化的方式投资。而今天股市很多投资者都采取高杠杆的方式进入,即使是机构投资者也不例外。融资融券的规模已突破2万亿,如果整个股市杠杆化程度很高、杠杆率也很高,那么只要股价持续上涨,投资者就会万无一失,根本就不用担心风险,还大获其利。这就是为何整个市场都愿意把股市指数推得越高越好的缘故。

      与2007年相比,这几年国内投资者的财富得到快速增长,很多居民手上持有一定的资金,甚至持有巨量财富。在精致的个人主义观念驱使下,这些持有一定财富的居民看到股市如此好的赚钱效应,入市自然成了首选。所以,在这段时间里,整个社会早些时候都在谈论炒房的话题早就转到如何炒股的议题上来。无论是公共场所还是家庭空间,股票买卖已成了最为热门的话题。

      有了股指的持续大幅上涨,股市的赚钱效应立即显示出来。已有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沪市已上涨40%以上,创业板更大涨140%以上。据同花顺ifind数据,今年1到4月,A股总市值上涨19.09万亿元,上海地区股民人均获利15.64万元,北京股民人均炒股获利8万元,浙江、广东、福建、江苏四地股民人均获利分别为3.69万元、2.9万元、2.41万元、1.84万元。在如此强烈的赚钱效应下,国内投资者岂能不争相入市?而大量投资者涌入,不仅催生股市交易量快速放大,成交猛增,而这又成了推动股市持续大幅上涨最为重要的原因。

      笔者认为,股市一路高歌,创7年半新高;股市交易量放大,不断地在破每日成交的历史记录,这些应该都不是当前股市最大的问题。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整个市场都在赌股市单边上涨格局,无疑在聚集难以估量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使股市疯牛、快牛变慢牛,健康牛,就得改变市场对赌当前股市单边上涨的预期,在货币政策上减弱对股市的刺激,让股市利好政策缓慢出台。当然,政府不能用直接方式来干预股市,而是用政策杠杆来影响市场预期,以此来降低当前股市正在增加的风险。

      平心而论,对不少股民而言,这样的机会一辈子也碰不到几次,因此,要想让他们放弃眼下在股市的赚钱机会是不可能的。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财富不多时,可以尝试高风险投资,因为,即便财富投资失败也没有多大关系,而成功了则可获得高收益,但在拥有一定财富量时,把资产放在安全的地方以求稳定增长就变得格外重要了,而不能把太多资产放在风险已在悄然增高的地方。

      当资产的价格很高时或股市牛劲十足的时候,有人会以为未来指数会更高,而恰在此时大家要留意,要适度降低杠杆率,甚至取消杠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投资者的杠杆率过高,也就容易把自己置于严重的高风险境地。还是要引述巴菲特老人的那句话,投资,到了一定时候,就非要放下心中的贪婪不可,要有好的心态。心态好了,进可攻,退可守。这是投资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