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市场
  • 4:新闻·财富管理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路演回放
  • 9:评论
  • 10:路演回放
  • 11:研究·宏观
  • 12:路演回放
  • 13:路演回放
  • 14:研究·市场
  • 15:路演回放
  • 16:数据·图表
  • 17:股市行情
  • 18:市场数据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信息披露
  • 97:信息披露
  • 98:信息披露
  • 99:信息披露
  • 100:信息披露
  • 101:信息披露
  • 102:信息披露
  • 103:信息披露
  • 104:信息披露
  • 105:信息披露
  • 106:信息披露
  • 107:信息披露
  • 108:信息披露
  • 109:信息披露
  • 110:信息披露
  • 111:信息披露
  • 112:信息披露
  • 113:信息披露
  • 114:信息披露
  • 115:信息披露
  • 116:信息披露
  • 117:信息披露
  • 118:信息披露
  • 119:信息披露
  • 120:信息披露
  • 121:信息披露
  • 122:信息披露
  • 123:信息披露
  • 124:信息披露
  • 125:信息披露
  • 126:信息披露
  • 127:信息披露
  • 128:信息披露
  • 129:信息披露
  • 130:信息披露
  • 131:信息披露
  • 132:信息披露
  • 133:信息披露
  • 134:信息披露
  • 135:信息披露
  • 136:信息披露
  • 137:信息披露
  • 138:信息披露
  • 139:信息披露
  • 140:信息披露
  • 拿什么来稳定投资信心与市场预期
  • 上半年问题网贷平台急增
  • 先止血,后改革
  • 单一政策注定难以同时促成内外均衡
  • 为规范严控杠杆投资再提几点补充意见
  •  
    2015年7月3日   按日期查找
    9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评论
    拿什么来稳定投资信心与市场预期
    上半年问题网贷平台急增
    先止血,后改革
    单一政策注定难以同时促成内外均衡
    为规范严控杠杆投资再提几点补充意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为规范严控杠杆投资再提几点补充意见
    2015-07-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熊锦秋

      

      诱发此次沪深股市巨幅下挫行情的一个重要原因,无疑是场外配资。这是以前不曾有过的情形。一些场外配资的运作模式,主要是配资公司与信托公司合作,信托公司向配资公司分配交易客户端,配资公司将Homs系统(可将一个证券账户下的资金分配成若干小单元单独交易和核算)等与信托公司交易系统对接,这样配资公司可利用Homs系统端对客户分仓,分仓单元交易权限由客户持有,平仓权限则归配资公司。信托公司借钱给配资公司年息为7%至9%,配资公司借给客户一般月息2%、年息24%,配资杠杆比例从1:3到1:5不等。

      配资公司对每个配资账户都设置了警戒线,一旦到了预警线,配资公司就会要求补资金,如果不补资金就可能平仓。配资公司基本立于不败之地。不同于券商正规渠道融资,场外配资对投资者学历、股票账户资产都无需审核,这些投资者不仅投资能力有限、风险承受能力或许很弱,但在“几十年难得一遇牛市”的舆论氛围中,一些投资者为了放大投资收益,纷纷走上以小搏大的杠杆投资之路。在笔者看来,这种现象已神似赌场放高利贷,无论赌客输赢,高利贷固定收取利息,且配资公司在客户爆仓签就可提前砍仓、其利益相比高利贷更有保障。

      早有人论证,“过度杠杆”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祸首。“过度杠杆”放大了股市涨跌程度,尤其在行情下跌时,过度杠杆对投资者具有“清零”效应。在6月26日以来的这几个交易日中,投资者若使用1:5的配资杠杆,那么无论他之前投资收益翻了多少倍,只要两个跌停,就彻底爆仓、之前所赚分毫不剩。由此,股市一旦下跌,配资公司为了确保自身利益、防止出现“清零”效应,就只能及时痛下狠手砍仓,这自然大大加剧了股市的跌势,并形成恶性暴跌的循环。

      针对配资炒股,证监会通过微博表示“禁止证券公司为场外配资活动提供便利”,这无疑是正确且必要的举措。但目前场外配资的主要问题,是监管仍然处于空白状态。比如,P2P平台的监管部门是银监会,而目前对互联网金融和P2P未能定性,银监会P2P监管规范条例尚未出台,而P2P网贷与股票投资相结合,这方面的规定和监管更是真空。

      笔者认为,股票投资当然需要利用杠杆,其能提高市场效率,但这种杠杆绝不能是过度杠杆和不规范的操作,而场外配资的特点恰恰就是杠杆过高、运作不规范、运作规则主要考虑配资公司利益而较少考虑投资者利益。笔者为此建议,应坚决全面明确禁止场外配资染指股市投资,证监会和银监会等部门应在适当时候联手对此慢慢清理,同时形成联合监管制度。其实,现在投资者若要融资、已有了券商融资这个正规渠道,当然由于50万元门槛限制、有些资金量少的投资者没有向券商融资资格,但既然资金量少、承担风险能力也有限,禁止其利用各种融资手段尤其是不规范融资渠道,其实也是对投资者的保护。

      当然,券商融资也需要有更严格的规范和控制。目前融资余额仍然在2万亿元以上,笔者觉得,对于在相关制度建设上还相对薄弱的A股市场,券商融资不应放松而应收紧,杠杆的过度使用增强了股票投资的赌博性,且投资者融资需要付出高昂的利息,而上市公司分红还很有限,整个投资者群体融资越多,给市场带来的资金无形损耗就越大;尤其在牛市期间,投资者持股市值上升,其可用这些账面市值进一步融资,由此形成吹大股市泡沫“正反馈”。考虑到这一层,不妨将券商融资总规模限制在8000亿元以下;另外,证监会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提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的金额不得超过其净资本的4倍”,可不可以压缩一下,改为1倍?

      还有不能忽略的一条,是引导媒体形成科学的股市舆论导向。从长期来看,股市总体应该是上涨趋势,这是古今中外金融发展史都证明了的,但在某一个时期甚至较长阶段,股市走势又是很不确定的,长期上涨,并不等于每个阶段都在上涨,有时阶段性下跌甚至会抹去前期涨幅,因此必须客观认识股市的这些基本规律,不宜对股市走势预先设定什么目标或定调,即使有预先设定,市场也多数不会按照这个来运行,但这种预先的定调,却可能诱发一些投资者的冒险一搏。

      (作者系资深经济研究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