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市场
  • 4:新闻·财富管理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评论
  • 9:研究·宏观
  • 10:公司巡礼
  • 11:数据·图表
  • 12:书评
  • 13:股市行情
  • 14:市场数据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信息披露
  • 97:信息披露
  • 98:信息披露
  • 99:信息披露
  • 100:信息披露
  • 101:信息披露
  • 102:信息披露
  • 103:信息披露
  • 104:信息披露
  • 105:信息披露
  • 106:信息披露
  • 107:信息披露
  • 108:信息披露
  • 109:信息披露
  • 110:信息披露
  • 111:信息披露
  • 112:信息披露
  • 113:信息披露
  • 114:信息披露
  • 115:信息披露
  • 116:信息披露
  • 117:信息披露
  • 118:信息披露
  • 119:信息披露
  • 120:信息披露
  • 政策效应削弱源自金融市场发育不充分
  • 黄金呀,黄金!
  • 股市回归常态:应对危机能力的“试金石”
  • 大而不强,
    难有底气
  • 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何以突然背离
  •  
    2015年7月29日   按日期查找
    8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评论
    政策效应削弱源自金融市场发育不充分
    黄金呀,黄金!
    股市回归常态:应对危机能力的“试金石”
    大而不强,
    难有底气
    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何以突然背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股市回归常态:应对危机能力的“试金石”
    2015-07-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 勇

      在“国家队”继续救市的基础上,规范融资盘,严惩恶意做空,坚定去杠杆,就是当前促使市场恢复常态的紧要之策。而真正能成功稳定股市的治本之策,还在于“强身健体,根治股市软骨症”,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建立健全股灾的应急预案制度。

      ⊙王 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了《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报告,提供了一份厚实的“国家账本”。有专家在发布会上表示,假设一次金融危机致GDP跌30%,我国352.2万亿的净资产能应对1.5次金融危机。而笔者的观点是,实力是一方面,而能力又是一方面。这不,眼前我们正面对股市历史罕见的巨幅震荡,真正成功走出大跌宕行情,促使股市尽快回归健康发展轨道,正是对我国应对金融危机能力的严峻考验。

      与以往历次股市大跌相比,上月中旬以来沪深股市大地震,历时时间最短,但市值蒸发最多,股民人均亏损最多。而且,跌幅狠、做空准、传递快,已使市场整体风险偏好急剧下降,人气骤降,融资盘连爆,公募基金为应对基民赎回被动抛售,银行趋于谨慎,投资者恐慌情绪蔓延,引发一轮又一轮的抛售潮,信用被动收缩,汇率剧烈波动,进而对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产生巨大冲击。最根本的是,这场股市巨震对实体经济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因为股市连续跌停导致的市值蒸发,让投资人的金融财富大幅缩水。同时,债务紧缩效应出现,让银行不敢发放贷款。而且,股票和基金的发行也陷于停滞,这一切,切断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发挥效应的机制,进而滞碍了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

      面对股市危情,政府目标异常坚定,果断出手,出动一切可能的力量救市,绝不让股市崩盘,绝不能酿成金融危机。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次政府救市态度之坚决,力度之大,手段之多,前所未有。公安部也历史上第一次介入救市,部署全国公安机关依法打击证券期货领域违法犯罪,对涉嫌故意做空股市的行为,取证调查并处罚,取得了应有的效果。

      但在股市企稳回升半个月后,本周一沪指再度重挫近350点跌8.48%,创8年来最大跌幅,两市重现逾千股跌停。分析、追溯再度暴跌的原因,有专家总结出这么几个方面:一是美联储加息预期强烈、外围股市大跌直接导致大盘大幅跳空开盘,影响做多人气;二是IMF敦促中国退出救市措施,在市场信心未完全恢复下,IMF的敦促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做多动能;三是猪肉价格走高或拉高CPI到3%,货币政策或陷入两难,客观上打压了股指;四是最新披露的中国7月制造业PMI初值48.2,前值49.4,预期49.7,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这让股市行情缺乏了上攻的动力;五是A股自快速反弹以来,很多个股连续涨停,抄底资金获利颇丰,很多获利都在50%以上,出现了一定的抛压动能;六是前期大量停牌避险的个股开始复牌,此举形成了新的股票供给,对市场资金的充裕度形成一定的考验。但无论多少原因,笔者认为,本周一行情跌幅之大、过程之惨,与半个月前发生的行情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不能不催人深思,政府是否还要再继续加大救市力度?难道一有“风吹草动”就暴涨暴跌的股市格局就这样一直“幼稚”下去?如此脆弱的股市,与我国经济在当今世界所处的地位和应有的大国形象实在太不相称,必须尽快改变。

      当我们考察金融形势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标准,怎么衡量我们的金融稳定与否,有没有风险,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就是看这个国家的杠杆率,也即总体杠杆率。美国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杠杆率是369%。而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 报告在估算居民、非金融企业、政府与金融机构这四大分部门杠杆率的基础上,加总得到了全社会总的杠杆率:2014年末,我国实体部门(不含金融机构)的债务规模为138.33万亿元,实体部门杠杆率为217.3%。2014年末中国经济整体(含金融机构)的债务规模为150.03万亿元,全社会杠杆率为235.7%。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的杠杆率与美国金融危机前相比还是较低的。但去年以来,随着股市行情的好转,由金融加杠杆而形成的高杠杆率现象逐渐普及开来,这次行情大跌宕之前股市杠杆率过高就是典型例证。6月15日之前,若按流通盘的方式计算,沪深股市杠杆率已然超过了10%,这是全球历史上罕见的水平,反映了沪深股市已进入了高度融资杠杆化的时代,说明融资盘的进退已经成了推动股市暴涨暴跌的最大动力。

      既然如此,那么,在“国家队”继续救市的基础上,规范融资盘,严惩恶意做空,坚定去杠杆,就是当前促使市场恢复常态的紧要之策。而真正能成功稳定股市的治本之策,在笔者看来就是“强身健体,根治股市软骨症”。换言之,就是需要继续坚持“十八大”以来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不动摇,密切把握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规律,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用“互联网+”引领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中国制造2025”推动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进一步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资产管理、产品创新以及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加强股市的制度建设,重点是加快修订《证券法》的步伐,建立健全股灾的应急预案制度。培育机构的市场风险防范能力,全力提高“反围猎”和“主动出击”本领。当然,还须继续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但一定要把握好资本项目开放的度,搭建好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防火墙”,严防国际热钱对我国金融市场形成冲击,以此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银行业研究与诊断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