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市场
  • 4:新闻·财富管理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广告
  • 9:评论
  • 10:研究·宏观
  • 11:研究·市场
  • 12:上证观察家
  • 13:数据·图表
  • 14:专版
  • 15:股市行情
  • 16:市场数据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信息披露
  • 97:信息披露
  • 98:信息披露
  • 99:信息披露
  • 100:信息披露
  • 101:信息披露
  • 102:信息披露
  • 103:信息披露
  • 104:信息披露
  • 105:信息披露
  • 106:信息披露
  • 107:信息披露
  • 108:信息披露
  • 109:信息披露
  • 110:信息披露
  • 111:信息披露
  • 112:信息披露
  • 银河证券率先恢复融券T+1交易
  • 多因素支撑双底颈线突破
  • 上证50ETF期权每日行情
  • 嘉实基金总裁赵学军:主动创造价值的思想让我们与众不同
  • 印象赵学军:天地人和
  •  
    2015年8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3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新闻·市场
    银河证券率先恢复融券T+1交易
    多因素支撑双底颈线突破
    上证50ETF期权每日行情
    嘉实基金总裁赵学军:主动创造价值的思想让我们与众不同
    印象赵学军:天地人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印象赵学军:天地人和
    2015-08-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 丁宁

      

      在笔者并不长的采访经历里,人与建筑的关系,这个与资管行业似有隔山般距离的命题,赵学军提过两次。

      第一次是在5、6年前,时值嘉实基金提出打造“2.0版本新嘉实”的构想,赵学军用耗时百年、融入几代建筑巨匠心血建成的圣彼得大教堂作喻,表明战略的构建需要立足长远的理念为先导,更要有坚忍不拔的信念为其执行做支撑。

      第二次,则是在一周前。北京华润大厦16层,嘉实基金的会议室,透过巨大的落地玻璃窗,赵学军的目光落在远处一片参差不齐的建筑群上。

      “20多年的发展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或进入从追求增量向提升存量价值转变的阶段。”在赵学军看来,当下在盘活存量方面资管机构大有可为:“这些年‘摊出来的大饼’,很难说它完美,它给城市留下了遗憾,不光是烂尾,还有品质、运营等等。”

      因此很容易得到下面的结论:让一座城市变得更美好,并不是要去盖更多的楼。提升商业地产的整体品质,让乌鸡变凤凰,不仅贴合节约型社会的导向,也是改善“人与建筑”的关系、符合“人与空间”更加和谐的社会发展需求。

      在要求审视过于不羁的工业文明给我们所带来种种弊端的呼声日趋高涨的当下,“让冰冷的资本更加人性化”,这种强调“天地人和”的理念很容易站上市场的“风口”。

      找对了“风口”,还要找对人,在这个轻资产的行当中,“人和”一向为赵学军所重视。

      这次与嘉实合作的上海城市地产并非传统房地产开发商,而是专注于商业地产的投资、并购和运营,具备十五年的投资管理经验,目前是一家市值近百亿元的企业,其董事长王张兴与赵学军是中欧商学院的同学。

      “过去15年,我们坚持不买地,只做价值投资,主要通过收购烂尾楼或问题资产,把它的品质进行重新定位改造和细致提升来实现资产的增值。”王张兴称。

      “我看重他的专业,以及契约精神。”赵学军说。

      事实上,传统地产投资项目的产品设计多为2到3年期限,但商业地产的升级改造实际要5年左右的时间,倘若项目运作和产品期限不匹配,会带来潜在的风险,因此两家一致决定突破常规,“就做一个5年的产品”,事实上,销售结果远超预期。

      不仅如此,据悉,在这个项目前期,上海城市地产已经动用超过1亿元的资金收购了所有的小业主的零散产权,现在也已经成功获得了物业的控股权,“可以说该项目最大的风险点已过”。在外界看来,这等于是将“原本可以自己赚的钱,做成产品让更多人分享”。

      “嘉实在商业合作的选择上非常谨慎,因为涉及众多投资者对于嘉实品牌的认可,我们两家能够携手,核心还是专业和信任。”赵学军说:“这不是一次性的合作,而是一场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