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新闻·市场
  • 5:财富·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评论
  • 9:研究·宏观
  • 10:研究·市场
  • 11:数据·图表
  • 12:上证观察家
  • 13:股市行情
  • 14:市场数据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信息披露
  • 97:信息披露
  • 98:信息披露
  • 99:信息披露
  • 100:信息披露
  • 101:信息披露
  • 102:信息披露
  • 103:信息披露
  • 104:信息披露
  • 105:信息披露
  • 106:信息披露
  • 107:信息披露
  • 108:信息披露
  • 109:信息披露
  • 110:信息披露
  • 111:信息披露
  • 112:信息披露
  • 113:信息披露
  • 114:信息披露
  • 115:信息披露
  • 116:信息披露
  • 117:信息披露
  • 118:信息披露
  • 119:信息披露
  • 120:信息披露
  • 121:信息披露
  • 122:信息披露
  • 123:信息披露
  • 124:信息披露
  • 125:信息披露
  • 126:信息披露
  • 127:信息披露
  • 128:信息披露
  • 嘉能可债务恶化波及各方 全球市场担忧雷曼式危机重演
  • 公私募布局四季度
  • 国务院定调
    新能源汽车限行限购
  •  
    2015年9月30日   按日期查找
    1版:封面 下一版
     
     
     
       | 1版:封面
    嘉能可债务恶化波及各方 全球市场担忧雷曼式危机重演
    公私募布局四季度
    国务院定调
    新能源汽车限行限购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嘉能可债务恶化波及各方 全球市场担忧雷曼式危机重演
    2015-09-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见习记者 卢梦匀 ○编辑 谷子

      

      “15个月以来大宗商品价格的自由落体开始向一场全面危机转变,金融市场可能将迎来‘熊市超级周期’。”

      彭博社周二语出惊人的背后事实是:周一,矿业生产及贸易巨头嘉能可公司股价重挫约30%,引发全球市场动荡。欧洲及美国股市集体巨震,纳斯达克指数更是收出技术性“死叉”。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金属期货全线收跌。周二,亚太市场接踵受染,香港恒生指数大跌2.97%,日本东证指数下跌4.34%。

      优势转变为劣势

      “全球市场进入‘嘉能可时刻’。”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评论说。

      嘉能可是一家瑞士公司,成立于1974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商品交易商,主要从事生产和营销金属、矿产、能源产品和农产品。2013年,在首席执行官格拉森伯格的策划下,嘉能可斥资2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00亿元)收购了矿业公司斯特拉塔(Xstrata),这不仅是矿业史上最大规模的并购交易,也使嘉能可由一家贸易企业转型为全球最大的矿产商之一。

      其时,嘉能可还欣然向外宣布,公司最大的优势在于矿业生产与贸易业务的结合。

      如今,嘉能可遇到的麻烦令人们怀疑,这种优势或许实际上是一种根本性的缺陷:为了快速买卖以及在全球各地转移商品,嘉能可交易部门大量举债,但全球需求减弱之后,矿产积压,资金链告急。

      金鹏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常清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在上个十年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嘉能可公司投资量太大,扩大规模太快,对于今天大宗商品出现低迷的局面预测不够,因此埋下了困难的伏笔;从公司债务方面来看,它要想走出困境,必须使大宗商品价格起来,进入牛市。可是从目前情况看来,这其实是最大的难题,世界经济不景气,短期内很难看到大宗商品的涨势,嘉能可公司的问题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可是,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了两年的下跌局面还看不到终结的尽头,这导致嘉能可的一些高现金收益业务(例如铜、煤炭和石油)降至多年低点。

      致命的还有信用评级。嘉能可当前的信用评级比垃圾级高两档,如果评级被下调,该公司将无法获得关键资本。

      投资银行对嘉能可翻身比较悲观。

      投资银行天达集团提供给路透社的报告称,如果主要大宗商品价格仍处在当前价位,在没有大规模重组的情况下,嘉能可公司的股票价值可能差不多全部蒸发。

      高盛分析师则认为,嘉能可还有一些选项,例如进一步下调资本支出、释放更多运营资本等,近期表现欠佳意味着已经采取的措施不够,需要实施更多的举措。

      而嘉能可对全球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视。

      彭博社认为,嘉能可公司的问题加剧了市场对大宗商品公司财务状况的担忧,由于长期全球经济的放缓,大宗商品价格的前景仍然非常低迷,在美联储加息前景下,市场情绪已经受到影响,投资者将面临更严峻的境况。

      全球投资公司(Global Investors)首席执行官霍姆斯认为,嘉能可就像雷曼兄弟,它在金属、煤炭、铜及铁矿石方面拥有最先进的交易平台,它不仅是一家把东西从地下挖出来的公司。一旦它的问题被揭开,将可能产生全球性的影响。

      金融市场集体遭殃

      尽管嘉能可CEO格拉森伯格三周前公布的削减债务计划以及上周五传出了公司出售农业部门的消息,但投资者们仍然担心低迷的大宗商品价格将让该公司雪上加霜,致使公司股价持续重挫。

      这家在英国上市的公司股价周一大幅收跌29.4%,本月迄今,嘉能可市值已蒸发130亿美元以上(约合830亿元人民币)。受此影响,欧美股市周一双双收跌。

      截至周一收盘,欧洲斯托克600指数下跌2.1%;德国DAX 30指数、法国CAC 40指数和英国富时100指数分别下跌2.03%、2.67%和2.32%。美股方面,标普500指数下跌2.57%,报1882点,为8月26日以来首次跌破1900点;道指下跌1.92%;纳指下跌3.04%,形成技术性“死叉”,该指数恐将创下三年来最差季度表现。

      大宗商品市场也受到严重波及。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基本金属期货28日继续下跌,期铜、期铝跌至1个月低点。收盘时,3个月期铜的非官方结算价为每吨4956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76%。期锌处于5年多来最弱水平,下跌1.46%至每吨1602美元,为2010年6月以来最低。此外,3个月期铝、期铅、期镍及期锡分别下跌1.53%、2.14%、1.01%及1.09%。

      受到欧美股市下跌的影响,周二亚太盘交易也不如人意。截至收盘,日经225指数下跌4.05%,东证指数下跌4.34%;韩国KOSPI指数下跌4.25%;澳大利亚标普200指数下跌3.81%。

      博福特证券的交易员对路透社说,市场担心嘉能可可能会大减价出售资产,目前没人知道嘉能可股价的底线在哪。对冲基金LBN咨询公司对路透社指出,市场出现了信心危机,人们继续减持大宗商品类股。

      常清的看法则是,嘉能可公司出了问题以后,大宗商品价格也是随着下跌,但是实际上商品价格过去已经跌幅很大,其跌势不会长期延续下去;嘉能可的债务问题才是更麻烦的方面,大宗商品价格本身还是要受到供求关系支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