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科技
  • A7:数据·图表
  • A8:专题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华泰柏瑞激励动力
    混合基金面市
  • 调整策略应对风险 兴全社会责任能涨抗跌跑赢大市
  • 高估值并不只因风口
    新兴产业重获机构青睐
  • “新常态”下的破茧之路
  •  
    2015年10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研究·财富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研究·财富
    华泰柏瑞激励动力
    混合基金面市
    调整策略应对风险 兴全社会责任能涨抗跌跑赢大市
    高估值并不只因风口
    新兴产业重获机构青睐
    “新常态”下的破茧之路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新常态”下的破茧之路
    2015-10-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从定位外销日韩的泥鳅塘主人,到奋斗至省会读博的同学夫妇;从行走全国的书商大军,到返乡入仕的“漂一族”……发生在记者家乡冀南小县的几组故事,展示了当下中国新旧经济碰撞与城乡人才创投的真实“切片”

      ⊙记者 陈俊岭 ○编辑 长弓

      

      作为本组县域财富观察系列的最后一篇,记者希望将视线放得更广一些,思考更深一些。最近几日,记者采访了部分假期回乡的青年学者、私募经理及分属不同行业的公司人,他们不仅分享了各自的回乡见闻,也带来了对城乡发展及经济转型的思考。

      

      新旧经济萧条与破茧

      借着国庆返乡的机会,目前供职于国研中心的青年学者高敏回到了山西老家,通过走访煤炭企业职工、城乡结合部村民及部分基层公务员,他在公众号发布了《焦虑的山西》一文,引发了朋友圈广泛讨论。

      与记者在冀南家乡感受到的情况类似,高敏在山西县乡调研中发现,由于经济不景气,企业用工需求不大,一些从农村进入县城或大城市寻觅工作机会的低端劳动力,也出现了回流农村的现象。

      一位在山西某煤矿工作人员称,往年煤矿十分繁忙,即便春节期间也要不间断生产,但今年却是他从业20多年来第一次放假,而且是放了20天的长假。这一说辞也得到了记者一位籍贯山西的朋友陆篮的印证。

      陆篮家住山西南部的县城,他的弟弟在当地一家地方煤炭国企上班,其所在的公司已经连续数月没有开工资了,而繁忙时雇来的外地临时工早已返乡,且这一现象并非偶然现象。

      不仅传统的煤炭、钢铁等产业职工面临困境,与之相关的行业也呈萧条之势。据高敏介绍,当地不少基础设施项目出现停滞甚至烂尾,财政收入的下降使部分区县出现贷款发工资的现象。

      “沉船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昔日煤炭、钢铁等传统行业呈萧条之际,一些诸如文娱、医疗等新兴产业正从旧产业中破茧而出,并迸发出勃勃生机。而在其中,让很多回乡人士感受最深的是家乡的电影市场。

      “十一”假期,北京灵思传奇的郭战杰回到了河南安阳管辖的县城老家,他发现当地年轻人也热衷于谈论时下最新的电影,而购买电影票也和大城市的白领一样,习惯使用微信支付。

      与宏观不景气形成鲜明对比的并不止电影市场,还有各地爆堵的旅游市场。投资人“股小鱼”对此感受颇深,假期他带家人去了长白山和马来西亚,深刻感受到了国人对旅游的热情。“不仅有钱,而且有闲,消费潜力太巨大了。”他说。

      “黄金周各个景点爆满,而且是连续几年都是这个情况,更不用说在黄金周期间国外游的游客了。请注意,这可是发生在中国GDP增速从12%下降到7%的背景下的盛况!”独立投资人“苍狼”称。

      缘何电影、旅游等消费市场如此逆势上扬?对此,苍狼解释称“中国人喜欢花昨天的钱”,即便经济下滑也挡不住国人出游的兴趣,这从侧面折射出中国老百姓投资渠道较窄,而专业投资机构较少的财富困境。

      

      城乡碰撞与投资机遇

      受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影响,国内宏观经济面临一定程度的下行压力,但在教育、健康等新兴产业却呈现了另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而其间的商机也吸引了不少返乡创业的年轻人。

      “85后”小舟是一家P2P公司驻地业务经理,在前几年银行压缩信贷时,前来贷款的客户络绎不绝,收入提成也颇受同龄人羡慕。不过,经济不好逾期率也开始陡升,他已经半年没有放款了,现在他每月只能拿一千多元的基本工资。

      “辞职后,我下一个方向可能是教育培训,可能会和几个朋友一起创业。”小舟告诉记者,即便经济再不好,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习投入也未见丝毫减弱,而旺盛的教育培训市场,正是他创业雪橇的长长的滑道。

      相比其他投资,对孩子的教育投资都更划算。记者认识的一位在京搞家装的农民工,他的孩子在燕郊某大学学计算机,尚未毕业就已经收到了月薪万元的OFFER,这让他感觉十分自豪。

      与小舟看到的创业商机不同,从家乡返京的郭战杰,更加坚信他所服务的电影行业。“小地方的观影习惯尚待开发,不少人还习惯在网上看盗版,也有不少人苦于在身边找不到院线,这都是国内电影票房的潜在增量。”

      郭战杰目前服务的客户是腾讯旗下的微影时代,作为一家电影票代销平台,目前已牢牢锁定票房分销的第一阵营,而其参投的《大圣归来》、《夏洛特烦恼》等票房黑马,也为其带来不错的口碑和收益。

      在“85后”年轻人纷纷向创业或就业方向锁定新兴产业时,更多“70后”的私募经理们,则瞅准了这些增长新亮点投射给二级市场的投资机会。

      “电影产业爆发时间到了,机会多多。”在领略了内蒙古老家壮观的观影人群后,大君智萌投资的合伙人陈立峰发出如此感慨,尽管他所管理的一款私募产品此前遭遇了一定回撤,但他仍看好部分龙头消费股的市场机会。

      无独有偶,透过黄金周期间的旅游、电影数据,星石投资总经理、首席策略师杨玲也从中看到了遮挡宏观迷雾下的真实消费潜力——从短途休闲游到出境奢华游,抢票大战、购物大战战火燎原,大消费行业投资机会其实就在身边。

      “人们手头有钱了,消费支出的法子自然是层出不穷的,不仅仅是出境游火爆,从电影票房上面也可略见一二。”杨玲称,不管宏观数据表现好不好,从这些身边的例子就可以看到大消费行业已迎来真正的向好。

      回到北京后,青年学者高敏再次对家乡衰落进行深刻反思,并尝试开出这一个药方——山西衰落表面看是“资源依赖型经济”,但根本原因不是煤炭,只要可以集聚优质的经济要素,只要市场可以自由竞争,经济就会重新焕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