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公司
  • 4:市场
  • 5:市场
  • 6:评论
  • 7:信息披露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特别报道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圆桌
  • A16:基金·人物
  • 量化交易收益下降
    CTA策略或成主要方向
  • 创业板将迎六周年:
    业绩稳步增长 优秀公司脱颖而出
  • 互联网巨无霸:
    改变保险业的资本新军
  • 地震巨灾保险条例预计年底前出台
  • 陈文辉:
    将进一步加大偿二代国际宣传力度
  • 市场略微上调盈利预估
    美股连涨三周
  •  
    2015年10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量化交易收益下降
    CTA策略或成主要方向
    创业板将迎六周年:
    业绩稳步增长 优秀公司脱颖而出
    互联网巨无霸:
    改变保险业的资本新军
    地震巨灾保险条例预计年底前出台
    陈文辉:
    将进一步加大偿二代国际宣传力度
    市场略微上调盈利预估
    美股连涨三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量化交易收益下降
    CTA策略或成主要方向
    2015-10-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董铮铮 ○编辑 于勇

      

      期指的流动性下降和程序化交易等更为严格的规范管理措施,对于刚刚起步的对冲基金行业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统计显示,9月份期货私募的主观策略产品业绩优于量化策略的产品。在391只有持续业绩的期货私募基金产品中,以量化交易策略为主的产品有308只,占比78.8%,9月平均收益率为-0.88%(8月为0.94%);主观策略为主的产品共83只,占比21.2%,本月平均收益率为0.37%(8月为-1.84%)。

      中国绝对收益投资管理协会理事长聂军表示,中国的市场需要风险管理,私募投资和对冲基金尤其需要利用对冲基金来取长补短,坚持风险管理理念也是绝对投资收益成功的保障。

      对于私募基金而言,也确实面临着一些问题。据了解,截至8月31日,私募清算的产品已达1437只,其中提前清算466只,占比32.43%,而去年全年清算410只产品,提前清算59只。

      实际上,极速扩张的对冲基金发展参差不齐。“有不少新成立的私募尚未组建完整的团队便已发行产品,所谓的投研团队和风控体系更是处于筹建状态。同时,私募基金突出的特点是信息披露不充分,投资限制较少,较多的使用杠杆,卖空等手段。尤其是随着私募规模一夜成长,风控成为私募最大的硬伤”,聂军表示。

      “从长期来看,与传统投资相比,对冲基金投资为投资者带来更稳健的良性回报,风险更低。” 聂军说,“在所有对冲基金策略中,中国现在可以展开的就是CTA策略(管理期货策略)”。

      股市波动,量化对冲产品发行面临挑战,机构明显转向对CTA策略的开发和运营。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认为,从大类资产配置上来说,CTA策略或可能成为未来的重要方向。

      “目前已上市的商品期货品种有47个,涉及的产能已达到14万亿。假使每年平均波幅在20%,有2.8万亿风险需要来对冲。而目前平均持仓2100万手,涉及的现货价值量9000亿,市场风险不能完全对冲”,马文胜分析。

      在马文胜看来,来自产业的定价和风险对冲需求非常巨大,市场后续潜力非常大,期货资产管理在CTA策略上将有很大空间有所作为。

      尽管市场部分量化对冲产品运作受限,部分私募基金已展望宏观和大宗商品领域的投资机会。

      “美国经济不会慢下来,会发展得更快,美国经济将带动全球市场,宏观经济并没大家想的那么悲观”,申毅投资CEO申毅认为,大宗商品市场基本均衡,相对于股市的悲观而言更偏乐观一点。

      明汯投资总经理裘慧明则认为,中国经济经历了5至10年的痛苦转型期,大宗商品基本上还是处于过剩的格局。“全球40%以上的大宗商品需求都是由中国提供的,无论印度或东南亚都不能取代。未来整体商品基本上是下行震荡的格局,以对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