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公司
  • 4:市场
  • 5:市场
  • 6:评论
  • 7:信息披露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特别报道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圆桌
  • A16:基金·人物
  • 量化交易收益下降
    CTA策略或成主要方向
  • 创业板将迎六周年:
    业绩稳步增长 优秀公司脱颖而出
  • 互联网巨无霸:
    改变保险业的资本新军
  • 地震巨灾保险条例预计年底前出台
  • 陈文辉:
    将进一步加大偿二代国际宣传力度
  • 市场略微上调盈利预估
    美股连涨三周
  •  
    2015年10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量化交易收益下降
    CTA策略或成主要方向
    创业板将迎六周年:
    业绩稳步增长 优秀公司脱颖而出
    互联网巨无霸:
    改变保险业的资本新军
    地震巨灾保险条例预计年底前出台
    陈文辉:
    将进一步加大偿二代国际宣传力度
    市场略微上调盈利预估
    美股连涨三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互联网巨无霸:
    改变保险业的资本新军
    2015-10-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黄蕾 ○编辑 于勇

      

      开放时间、开放程度都走在金融业前沿的中国保险业,在吸引银行系资本之后,又迎来了“新军”加盟。

      从上周末蚂蚁金服在媒体开放日上对保险布局描述的浓墨重彩,到同一日刘强东透露京东拟筹建互联网产险公司的不经意,再到腾讯在申请寿险牌照一事上的秘而不宣——互联网巨无霸抢占保险业“入口”之势已然显现。

      从平台到牌照

      无论是蚂蚁金服还是腾讯、京东,在过去这几年里,一直都扮演着为保险公司铺路搭桥的平台角色,即为保险产品提供销售通道。虽然这只是通常合作模式中的最浅层,但随着合作机构的与日俱增,通道费累积至今可能已不是小数目可言。

      多年合作的经验积累,开始让这些互联网巨无霸对保险业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与见解,认为已经到了“单干”起跑的时机。于是,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市场不断释放出他们“从平台到牌照”的保险野心。

      从目前来看,蚂蚁金服和京东已对保险战略开诚布公。前者以增资扩股方式控股台湾国泰金控在沪全资子公司国泰产险,同时上证报记者获悉其同时向保监会申请新设一家寿险公司;后者则刚刚与四川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在四川设立京东互联网产险公司。至于腾讯,上证报记者曾披露其正在联手中信集团子公司中信国安,在山东发起设立和泰人寿(暂名),但腾讯至今未披露任何蛛丝马迹。

      在这场保险攻城战中,无论是速度、力度还是在金融领域的有效性上,相较同样有野心的马化腾和刘强东,马云似乎已捷足先登。不过,从蚂蚁金服在媒体开放日当天所传递出的信息来看,其并不打算放弃平台这一角色,而是“平台+牌照”两线并举,并且还打算将平台的基础设施做大与完善,与其他保险公司共同打造保险生态圈。

      其实这也并不难理解。银行系资本当年在“杀入”保险市场时,也并没有切断与其他保险公司的银保合作,银行依然是眼下保险公司的主流销售渠道。整个保险市场的“蛋糕”,并不是一家或者两家公司能够切分完的,互联网大佬们显然深谙此道。

      根据蚂蚁金服首席执行官彭蕾在开放日上所透露的总体框架,未来对保险业的布局可概括为“回归保险的初心”,即在互联网的空间里,如何突出保险的保障功能,让保险回归其本质,以提升用户的安全感。这也恰恰契合了监管部门引导保险机构回归保障的基调。

      掀起定价之变

      对于互联网巨无霸这样的强势新军,保险公司已经感到了压力。压力不是来自于前者短期内“吞食”传统保险业务的可能性,而是后者无形中掀起的一场保险业定价之变,而非简单的渠道变迁。

      何出此言?为圈内人所熟知的是,传统保险定价模式是基于历史数据的静态精算模型,维度相对单一,而大数据应用会对此加以丰富。互联网保险公司的创新更多体现在基于大数据的动态精算模型,实现精准化、个性化定价,进一步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

      随着互联网巨无霸们的挺进,大众对互联网与保险融合的传统认知已然转变。正如首度以蚂蚁金服保险事业部总裁身份亮相的尹铭所言,大数据改变了现有的保险产品结构、运营和服务模式,带来了“场景化+大数据”的产品思维。据了解,数十家保险公司加入了蚂蚁金服新发布的“互联网推进器”计划,这也意味着蚂蚁金服通过渠道、风控、数据等多方面的技术输出之后,这些保险公司在服务、精准定价等模式上的创新将相继落地。

      而这位曾供职于大型保险公司又统筹负责过保险电商业务的国内保险圈“少帅”,在加盟蚂蚁金服后会打出什么样的“拳法”?随着战略布局的步步深入,蚂蚁金服又是否会带来保险业一系列传统惯例的破与立?这些都一一受到市场人士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