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信息披露
  • A8:书评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SDR提升中国金融话语权
  • 人民币若加入SDR 不会造成资产大规模重新配置
  •  
    2015年11月5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上证观察家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上证观察家
    SDR提升中国金融话语权
    人民币若加入SDR 不会造成资产大规模重新配置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人民币若加入SDR 不会造成资产大规模重新配置
    2015-11-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朱海斌

      人民币若加入SDR

      不会造成资产大规模重新配置

      如果人民币在11月成功纳入特别提款权,短期内不会造成大规模的资产重新配置,直接影响将非常有限。因为对人民币资产有兴趣的各国央行和主权财富基金已经对人民币资产进行配置,不太可能在近期大幅增加人民币资产。不过,其象征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人民币的纳入将被解读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人民币作为自由可使用货币的官方背书,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日益突显的重要性得到了国际认可,这还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国内金融改革以及资本项目开放进程。

      □ 朱海斌

      中国为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所做的努力成果如何即将见分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1月4日召开董事会会议,讨论对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可能调整。决策公布日期尚不确定,也就意味着最终决定可能在会后立即公布,也有可能在几周后才揭晓。

      中国政府最近几个月在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如针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8月评估报告提出的几项技术性问题出台相应直接解决措施、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改革和资本项目开放,并展开中美、中英政治对话。因此,我们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董事会将很有可能在11月做出支持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的决定,新的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也将于2016年10月1日启用(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8月通过的决议)。

      相关评估结果将对中国有利

      最近几个月,中国政府为推动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这些目标均旨在实现特别提款权的纳入。针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8月技术报告中指出的技术层面问题,中国政府已采取以下措施:

      问题1:汇率不统一。8月11日出台的人民币中间价汇率机制改革以及中国人民银行随后采取的干预措施使在岸市场中间价和市场价趋于一致,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在近几个月也逐渐靠拢;

      问题2:人民币利率。自10月9日起,财政部开始按周滚动发行3个月贴现国债;

      问题3:人民币风险敞口对冲工具。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通过以注册制的方式允许国外中央银行、主权财富基金和国际金融机构进入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外汇市场的资格。人行还批准一些机构投资者获得进入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资格。

      此外,中国政府还采取了如下措施:将企业跨境现金池配额上调至五倍(计算最高跨境人民币净流入时采用的宏观审慎系数从0.1提高到0.5),门槛也相应降低;汇丰和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发行了首支熊猫债,即境外机构在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人民币计值债券;将伦敦的地位提升至离岸人民币中心:将英国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配额从2000亿提高到3500亿元人民币;人行在伦敦发行了50亿元人民币计值央行票据,这是人行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发行的首支央票;可能的沪伦通项目以及香港联交所和伦敦商品交易所之间的伦港通项目;全新人民币跨境银行间支付系统(CIPS)于上海正式上线;存款利率上限取消后,利率实现市场化;中国银行宣布在伦敦建立交易中心(是仅次于香港的第二大境外人民币交易中心),并在北京、伦敦、新加坡发布人民币债券交易指数。

      政治环境也对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极为有利。拥有最多表决权的前十名成员国(包括美国和日本)已于近月先后表示了不同程度的支持,但前提是人民币应满足特别提款权纳入的技术要求。这就意味着国际货币基金董事会的决定基本取决于技术评估的结果,而我们认为相关评估结果将对中国有利。

      若加入SDR人民币权重几何

      如果纳入调整后的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人民币将在其中占多大比例?在当前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安排下,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四种货币的权重分别为45%、36%、10%和9%。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关规定,货币权重本身是结合发行人所在国出口和其他国家将该货币作为外汇储备而持有的金额而得出,均以特别提款权单位表示。根据最新数据,出口和储备相对比重分别为60%和40%。

      基于上述两项指标,中国的出口(包括货物和服务出口)在2014年为23410亿美元,相比日本(7360亿美元)和英国(8350亿美元)高出两倍,仅小幅低于美国的水平(23520亿美元)(不确定欧元区出口数据是否不应包含在欧元区内的出口量)。相反,外汇储备数据显示人民币计值敞口在2014年仅为760亿美元,远低于美元(38390亿美元)、欧元(13470亿美元)、英镑(2310亿美元)和日元(2370亿美元)。

      如果人民币纳入新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其权重将远高于英镑和日元的权重,但仍将远低于美元和欧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8月报告建议人民币在新的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权重将为14%-16%。我们计算得出的结果也基本相同。

      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也将影响特别提款权利率,特别提款权利率是基于特别提款权货币3月期国债的利率水平每周进行调整。自2014年10月起,特别提款权最低利率水平设为0.05%。美元、欧元、英镑、日元最近三个月国债利率分别为0.04%、-0.36%、0.48%和0.00%,因此最低利率就构成了一个具有实际约束力的下限。3个月人民币国债利率为2.286%,如果纳入,将使特别提款权利率约提高22个基点。

      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前景的决定性因素

      如果人民币在11月成功纳入特别提款权,这是否将造成短期内大规模的资产重新配置?我们认为不会这样,短期内的直接影响将非常有限。对人民币资产有兴趣的各国央行和主权财富基金已经对人民币资产进行配置,不太可能在近期大幅增加人民币资产。同理,人民币在全球金融市场的使用水平短期内不会出现大幅提升。

      不过,其象征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人民币的纳入将被解读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人民币作为自由可使用货币的官方背书,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日益突显的重要性得到了国际认可,这还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国内金融改革以及资本项目开放进程。

      从长远角度讲,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取决于两个因素:首先,未来几十年内中国的经济表现。20世纪80年代,日元的国际化一段时期非常迅速,但90年代后日渐衰落,为中国提供了前车之鉴;其次,中国资本账户和汇率机制的演变,以及人民币计价金融工具的发展对投资者产生的影响均将比获得特别提款权一篮子货币这一标签的意义更为深远。

      (作者系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