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专版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路演回放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路演回放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以优化供给结构质量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 “寒流”倒逼拍卖业加速洗牌
  • 本次MLF降息操作
    有多重意义
  • 人民币全球化的历史转折点
  • 失信失范,券商行业难以承受之重
  •  
    2015年12月1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评论
    以优化供给结构质量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寒流”倒逼拍卖业加速洗牌
    本次MLF降息操作
    有多重意义
    人民币全球化的历史转折点
    失信失范,券商行业难以承受之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以优化供给结构质量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2015-12-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结构性因素,但经济结构失衡所引发的潜在总供给弱化是经济增速下降的根源。考察多种指标,目前国民经济供给端与需求端似都呈现疲软状态,但供给水平弱化是主要矛盾。表面上,虽然有效需求不足,但实质上却是有效供给难以满足需求结构的变化。优化总供给的结构、质量与效益,当能使国民经济走出供给端弱化的困境,确保有效供给能及时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完成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谷牧青

      若从理论层面分析繁荣与萧条,那么就短期而言,繁荣与萧条的更替源于总需求围绕总供给波动所引发的经济景气度的周期变换;但长期而言,经济增长的恒久动力来自有效供给对有效需求的回应与引导。也就是说,在短期中,“凯恩斯定律”能治愈因需求不足所引发的萧条。这里假定总供给恒定,用财政或货币政策向经济系统注入更多“燃料”以增加引擎的马力,使疲软的国民经济重获复苏动力,实际产出也就随之向潜在产出复归;在长期中,“供给创造自身需求”的萨伊定律就会彰显其古典主义的独特魅力。若因技术进步放缓、资本效率下降及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引起经济引擎内在结构老化及“燃料”库存收缩,单靠需求刺激就会显得捉襟见肘,及时优化经济结构,及时升级经济增长引擎并寻求新型的“高能燃料”,才有望稳步扩大潜在产出,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结构性因素,但经济结构失衡所引发的潜在总供给弱化是经济增速下降的根源。考察多种指标,目前国民经济供给端与需求端似都呈现疲软状态。因此,在医治经济体系顽疾之前,先得找准病根。当前供给水平弱化是主要矛盾。表面上,虽然存在有效需求不足,但实质上却是有效供给难以满足需求结构的变化。

      从宏观层面看,近年我国潜在总供给呈持续弱化之势。理论上说,一国潜在总供给是生产要素、技术进步和制度安排等参数共同作用的结果。就要素供给而言,我国以往要素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已显著弱化。由于劳动年龄人口逐渐减少,人口红利下降和人口老龄化显现,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同时,土地供给刚性加剧,土地成本加速上升;企业融资成本与流通成本亦高居不下。我国过去与发达国家有技术水平代差,能通过引进和消化使技术水平短期大幅提升,但随着技术水平逐渐趋同,后发追赶优势弱化,又因教育理念滞后及对创新成果保护不够,自主创新所产生的“创造性破坏”已无法满足经济转型的需要。制度变迁的滞后也阻碍了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首先,全国统一市场体系仍未形成,因户籍管制和地方垄断,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及很多商品在跨区域流动中面临多重梗阻,其次,法治体系不健全增加了交易成本,使企业家对通过创新投资改善生产技术的市场预期缺乏信心。

      总供给水平虽然弱化,但部分行业产能却严重过剩,钢铁、水泥、煤炭、玻璃等行业严重滞销。有不少低效企业因地方保护,持续享受地方财政补贴与银行续贷,占据着大量金融资源与生产要素,严重降低了实体经济的效率,制约新经济和新业态发展。货币宽松虽如期实施,但资金趋利性决定其流动方向,于是在金融系统内形成了大量空转的资金泡沫,经济金融化与高杠杆形成的金融隐患随之加深,需求管理效果逐步削弱。

      从微观层面来看,也存在严重的供需错配,引发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一方面,传统低端产品供给过剩,衣服、鞋帽、粮食等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另一方面,中高端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很多居民不得不跑到海外大量购物。例如,一些年轻父母因担忧国产奶粉安全,专去国外抢购奶粉;海外市场中的锅碗瓢盆等日用品甚至都成了抢手货;粮食供给过剩,但国内很多中高档餐厅却因国产面粉口感与质量不达标,转而从国外大量进口。

      优化总供给的结构、质量与效益,当能使国民经济走出供给端弱化的困境,确保有效供给能及时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推动经济体系稳健化出清,完成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为此,现在尤其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稳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建立低效企业破产退出机制,推进产能优化重组,完成国民经济微观基础的重构,稳步实现市场出清。首先,逐步打破要素流动壁垒,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引领作用,使其向能够产生最优产出的领域流动,提高要素使用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其次,重构国民经济微观基础,坚定淘汰落后产能的决心不动摇。为扭转因刚性兑付与预算软约束,低效企业占据大量资金与资源的局面,应充分发挥市场力量的优胜劣汰之功,尽快建立低效企业破产退出机制,加快淘汰重组产能过剩、高污染与高能耗等旧业态,为新业态成长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其二,在生产要素、技术进步和制度供给上多管齐下,优化总供给函数中的相关参数,提升总供给的规模、质量与效益。一方面应通过放开二胎,提高我国年轻人口数量;另一方面应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升人口质量红利。优化教育结构,借鉴德国经验,推动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共同发展,高端研究人才与应用技术人才协同培养,助力产业结构高端化。同时应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土地流转,缓解土地成本上升压力。强化创新驱动,实施跨越式自主创新,建立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重铸经济增长新动力。在制度供给方面,一方面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重视人本型城镇化,破除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梗阻,实现人尽其才。人本型城镇化亦能拉动消费需求,并有效化解城市中房地产市场的库存,降低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强化法制建设,将潜在矛盾化解于制度框架之内,降低微观主体的交易成本,为创新驱动和市场化改革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切实稳定企业家的经营预期。

      其三,宏观政策须牢牢守住社会风险底线。货币政策应适度宽松,有效化解潜在通缩,为新兴行业及时输入新鲜血液,使经济体系规避结构调整阵痛期可能引发的“休克风险”。积极财政政策要精准发力。对新业态实施结构性税收优惠,积极培育新型增长点;逐步完善激励相容机制,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懒政怠政”,有效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大对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消费和投资。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收入分配,切实为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微观环境重构过程中失业的劳动力做好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确保结构优化改革与宏观大局稳定达到有机平衡。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