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广告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调查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科技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校正金融生态积累式结构错位刻不容缓
  • 存了一年,“贴息存款”失踪!
  • 是对杠杆交易作整体设计的时候了
  • 电改还需
    借助衍生品市场
  • 展开投资翅膀拥抱一个火热的非洲
  •  
    2015年12月4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评论
    校正金融生态积累式结构错位刻不容缓
    存了一年,“贴息存款”失踪!
    是对杠杆交易作整体设计的时候了
    电改还需
    借助衍生品市场
    展开投资翅膀拥抱一个火热的非洲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展开投资翅膀拥抱一个火热的非洲
    2015-12-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 锐

      如何从单纯援助和一般贸易往来逐步走向产业对接、产能合作升级,从商业承包为主的合作方式逐步转向产业投资运营升级,已成深化中非合作所亟待破解的焦点难题。一个具有工业化的迫切要求,一个具有工业产能的武装与输出能力,中非之间完全能实现供需完美匹配与产业无缝衔接。

      □张 锐

      

      时隔10年之后中非合作论坛在今年12月初再次启动,而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南非总统祖马共同主持有50个非洲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及非盟委员会主席同聚一堂的约翰内斯堡峰会,中非经贸合作关系尤其中国对非的官方与商业投资由此跨上了全新的高台。

      2014年中非贸易额达2200亿美元,是15年前中非合作论坛启动时的22倍。中国连续六年位居非洲第一大贸易国。即便今年中国对外出口总体呈萎缩态势,但前三季度对非出口依然逆势上扬达809亿美元,同比增长5.8%,同期中国进口非洲国家的柑橘、葡萄酒及咖啡等产品均强劲上扬20%以上。按中非领导人达成的共同愿景,到2020年,中非贸易额将达4000亿美元。

      从坦赞铁路,到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的友谊港;从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的国防学院办公楼,到喀麦隆首都雅温德的会议大厦;从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的国家大剧院,到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的津佩托国家体育场,及坐落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非盟总部所在地非盟会议中心,过往60年中国以无偿援助方式促成了非洲基础设施的日渐扎实与稳健,而从“中国对非洲的无偿援助是在一个发展中国家GDP承受的范围内”的正式表述中也暗示,中国对非无偿投资是笔不小的数目。

      FDI(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援助非洲的又一种商业形式。截至去年底,中国对非此类投资存量已达324亿美元,年均增速30%以上。仅过去3年,中国就向非洲提供了300亿美元贷款。FDI与投融资组成的资金方阵主要用于支持非洲国家发展项目, 如埃塞俄比亚至吉布提铁路、肯尼亚内罗毕至蒙巴萨铁路及津巴布韦卡里巴南岸水电站扩展工程等项目。随着这些基建项目推进的加速与竣工,非洲投资环境大大改善。

      在运用贸易与投资杠杆撬动与激活非洲经济增长的同时,凝聚与关注当地民生也成为中国全力加码的领域。截至今年9月,中国在非洲援助和融资建设各类学校200多所,每年向非洲提供7000多个政府奖学金名额,举办100多个技术管理研修和培训班,中非合作论坛建立以来已为非方培训各类实用人才超过8.1万人次。在支持非洲一体化建设合作方面,中方帮助非洲国家和区域组织实施了一批海关、商检设施,并积极参与非洲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然而,必须承认,由于先前尤其近几年中国对非投资主要集中在当地基础设施领域,双边的传统贸易惯性问题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非洲国家长期保持着对中国的显著逆差;中国自非洲的进口主要是能源资源及初级农产品,贸易结构相对单一。两方力量胶着始终未能让非洲形成自身应有的内部造血功能,而中国也长期被锁定在了对非低端产品的输出角色上。因此,如何从单纯援助和一般贸易往来逐步走向产业对接、产能合作升级,从商业承包为主的合作方式逐步转向产业投资运营升级就成了深化中非合作所亟待破解的焦点难题。

      促成升级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在中非之间不可低估。非洲人口约有10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5%,人口红利优势突出;同时近三分之一非洲国家人均年收入超过中国,而且非洲百万富翁逾8万,他们的财产总计超7000亿美元,因此非洲消费潜力巨大。中非之间完全可达到优势互补与合力相聚。在国家决策上,随着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转向亚洲,非洲国家普遍开始“向东看”,而中国政府也在推行“一带一路”战略,两者相向而行,不谋而合。不仅如此,基于本国富余的工业产能与产业升级的需要,中国正在积极寻求和推动国内产能和装备制造的国际合作,而非洲也制定了“2063议程”,主旨是改变资源依赖型出口结构,培植和加强本地工业化。看得出,一个具有工业化的迫切要求,一个具有工业产能的武装与输出能力,中非之间完全能实现供需完美匹配与产业无缝衔接。

      基于彼此升级之需与产能合作带给中非的商业红利自然不可小觑。以正在施工的埃塞俄比亚-吉布提铁路、肯尼亚-蒙巴萨内罗毕铁路为例,仅两者就能带动中国44亿美元国产装备和材料的出口,这还是基础设施所拉动的产能输出,而如通过制造业领域投资,中国得以分流的产能至少以千亿美元计。引进中国制造的产能,非洲不仅能弥补和填充巨大的实业投资缺口,还能加速本地工业化步伐,构建经济多元化的稳固基础,形成自我强大的造血功能,进而优化对中国的贸易结构,纠正与改变对华贸易逆差。更为重要的是,得益于制造业的强筋壮骨以及工业化转型升级的落地,非洲会更早地融入全球价值链之中,获取更加广阔的产业延伸与利润增长空间。

      目前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每年依然面临200亿美元的缺口,中国或还将继续以无偿援助及FDI等形式参与和支持非洲基建投资,在接下来对非产能投资与输出安排中,为了激励企业并最终让商业行为占据主角位置,中国可能还将进一步踩大政策油门。为了鼓励更多企业走向非洲,中国不仅成立了50亿美元的中非发展基金,还与非洲30个国家签订了双边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与11个国家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与非洲联盟签署一项长达48年、覆盖几乎非洲全境的交运开发备忘,涉及高铁、高速公路、航空和工业化基建等所有相关设施。

      据统计,目前已有包括华为、中兴、海尔等顶尖企业在内的3000多家中国企业在非洲置业经营,中国企业在非洲还投资建设了20多个经贸园区,吸引入园的企业共计360余家,累计投资额近47亿美元。中非之间产能衔接的路径正不断延伸。

      (作者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