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财富故事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世界互联网大会定调:共享共治维护网络安全
  • 圣诞童话与反派角色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有偿使用开启
  • 售电侧改革出发 重庆广东获准试点
  • 商务部为企业走出去
    提供“百事通”
  • 关税上阵发力供给侧改革
  •  
    2015年12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世界互联网大会定调:共享共治维护网络安全
    圣诞童话与反派角色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有偿使用开启
    售电侧改革出发 重庆广东获准试点
    商务部为企业走出去
    提供“百事通”
    关税上阵发力供给侧改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有偿使用开启
    2015-12-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于祥明 ○编辑 谷子

      

      吸引社会投资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迈出实质性一步。

      国家发改委、住建部9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求形成合理收费机制,以调动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性,促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发展。

      “此举可看作是中国‘价改’的组成部分,预示着价改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业内专家说。

      《意见》明确,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各入廊管线单位应向管廊建设运营单位支付管廊有偿使用费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费标准原则上应由管廊建设运营单位与入廊管线单位共同协商确定,并由供需双方按照市场化原则签订协议,明确付费方式、计费周期、费用标准定期调整机制等事项。

      《意见》提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费包括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分别用于弥补管廊建设成本和日常维护、管理支出。各地应灵活采取多种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动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运营管理,统筹运用价格补偿、财政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合作方形成合理回报预期。

      专家指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典型的公共服务基建设施,如果全由政府负责建设,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发展需要。而社会民间资本又是“无利不起早”,在机制不明确的情况下,民资参与地下综合管廊的积极性有限。《意见》的出台,正是基于这个现实问题,并力求利用“价改”形成合理收费机制,以调动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性。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很多领域均有类似问题,而“价改”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改革内容。

      国务院近期颁布的《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确立了价格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即,到2017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的价格基本放开,政府定价范围将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和网络型自然垄断领域;到2020年,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将基本完善。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透露,“发改委正在抓紧起草推进价格机制改革专项行动计划,对明、后两年重点改革任务进行具体的安排。”而重点攻坚则在医疗、天然气、电力、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这其中,医疗服务价改指导意见有望在年底前公布。

      记者还了解到,发改委还在推进多项价改。包括改革完善水价格形成机制,合理提高供水价格水平,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合理制定和调整污水处理费标准,明确收费标准是补偿运营成本并合理盈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