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评论
  • 9:研究·宏观
  • 10:研究·市场
  • 11:数据·图表
  • 12:上证观察家
  • 13:股市行情
  • 14:市场数据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信息披露
  • 97:信息披露
  • 98:信息披露
  • 99:信息披露
  • 100:信息披露
  • 101:信息披露
  • 102:信息披露
  • 103:信息披露
  • 104:信息披露
  • 105:信息披露
  • 106:信息披露
  • 107:信息披露
  • 108:信息披露
  • 109:信息披露
  • 110:信息披露
  • 111:信息披露
  • 112:信息披露
  • 113:信息披露
  • 114:信息披露
  • 115:信息披露
  • 116:信息披露
  • 117:信息披露
  • 118:信息披露
  • 119:信息披露
  • 120:信息披露
  • 121:信息披露
  • 122:信息披露
  • 123:信息披露
  • 124:信息披露
  • 125:信息披露
  • 126:信息披露
  • 127:信息披露
  • 128:信息披露
  • 129:信息披露
  • 130:信息披露
  • 131:信息披露
  • 132:信息披露
  • 133:信息披露
  • 134:信息披露
  • 135:信息披露
  • 136:信息披露
  • 陆金所加强风控建设迎上市
  • 中国人寿推出“鑫福年年”保险组合计划
  • “仓位模型”显量化优势 中欧数据挖掘基金发行
  • 险企补充资本立规“四不准”
  •  
    2015年12月29日   按日期查找
    5版:新闻·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新闻·财富管理
    陆金所加强风控建设迎上市
    中国人寿推出“鑫福年年”保险组合计划
    “仓位模型”显量化优势 中欧数据挖掘基金发行
    险企补充资本立规“四不准”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陆金所加强风控建设迎上市
    2015-12-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蕾 ○编辑 浦泓毅

      ⊙记者 黄蕾 ○编辑 浦泓毅

      

      B轮融资接近尘埃落定、并最快于2016年下半年启动上市的陆金所,最近却在内部苦练内功,集全力打造风控体系。据悉,该项目得到集团掌门人马明哲等管理层异常坚定的支持,并表示即使换来短期内陆金所业务量下降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管理层达成的共识是,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依然是金融,而其成败取决于风控。”陆金所副总经理兼首席风险执行官杨峻在近日接受上证报采访时道出了原委。他透露说,目前这套包含七个元素的风险管理体系已初步成型,将陆续于近期上线。而业内人士则认为,这套体系很可能会成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风控样本。

      强化风控不惜短期业务下降

      正在进行B轮融资的陆金所,目前正在内部同步推行“七步风控体系”。根据陆金所内部测试,这套风控体系执行之后,可能会导致流失部分达不到高标准风控要求的产品提供方和购买人,而使陆金所的业务量下降10%至20%的可能。

      那么,在上市前的关键造势阶段,陆金所为何会做出这样一件影响短期业务规模的重大决定?

      杨峻坦言,一开始公司内部确实有反对意见,但之后达成的共识是,目光不应短浅,从长远角度来看,风控是金融企业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的安身立命之本。“牺牲掉的交易量,实际上就是不应该产生的交易量。长期来看,反而是保护了投资者,提升了他们的体验,最终平台的核心价值反而更加凸显。”

      “作为平台媒介,一方面要确保资产提供方找到适合的资金,一方面也要确保投资人的投资与其风险偏好匹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陆金所制定了七步风控体系。七步分别为:风险政策制度框架体系、信用评级、信息披露、投后预警监控、风险管理系统、风险评价体系、资产与资金的精准匹配。

      对产品及客户星级分类

      “其实复杂、精细的七步风控体系背后,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首先,对产品根据评级进行分类,对投资人根据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分类,然后根据既定的模型对两者进行匹配,确保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投资人,辅以持续的评级和持续的信息披露,最终对产品实现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杨峻一言概之。

      而在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这一过程中,陆金所这套七步风控体系的亮点之一在于对产品进行信用评级,并通过通俗浅白的互联网化语言加以披露与呈现,而非行业内普遍执行的晦涩难懂的标准化术语。

      “明年1月1日开始,投资者如果登录到陆金所平台,就会发现每个产品都会显示明确的风险标识,这个标识背后代表的就是陆金所的内部评级结果,会用星级来展示产品的安全度,比如5星级产品代表安全程度最高。”杨峻说,星级只是最后的呈现形式,在评级过程中考虑到了一系列多方位的维度,评级流程也极为严谨。“比如对于结构复杂的非标产品,我们会具体披露到最后一层的资金投向,让投资者全方位了解产品背后的收益与风险状况。”

      除在资产端对产品进行风险分类之外,陆金所也将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承受能力分类,根据投资者的投资经验、风险偏好、财务状况等,将投资者分为保守、稳健、平衡、成长、进取等五类。“之后,陆金所将根据建立的投资者与产品风险适配系统,确保资产提供方能够获得符合其所需要的资金,同时投资者也能买到适合其投资风格与风险偏好的产品。”杨峻告诉记者。

      杨峻进一步透露称,同时在适配系统背后还设置了多层防火墙。“比如,针对70岁以上的投资者,在符合风险适配规则的基础上,我们还会通过电话来进行风险告知,进行购买前的二次确认。同时,对于最高两个风险级别的非标产品,投资者首次购买较大金额时,我们也会进行电话确认。”

      “一方面我们通过自身调整来加强风控,另一方面我们也期盼监管部门能加快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和进度。”在杨峻看来,随着近期一系列相关风险案件的发生,更加凸显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