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版 书评  查看版面PDF

2017年

9月30日

查看其他日期

大自然的任何“病症”人类都承受不起

2017-09-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陈华文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
  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
  (美国)约翰·R. 麦克尼尔 著
  李芬芳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9月出版

——读《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

⊙陈华文

今天我们已深切地感受到,决定社会发展走向的,除了政治制度、经济建设、军事力量、文化认同等要素外,还有生态环境。在某种程度上,生态环境的优劣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们能不能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回顾近百年来的世界历史,不难发现这实际是一部科技的发达进步史,也是一部环境的“悲情”史。人类在向地球无节制地索取资源和财富时,也一次次遭受大自然的惩罚。

100年来生态环境破坏史无前例

人类为了稳健地走向可预见的未来,在深刻反思当下的同时,还必须在历史进程的蛛丝马迹中吸收有益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在“大历史观”思潮的推动下,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陆续把历史研究的目光转向了探究生态环境的演变。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历史著述目前已不在少数,就笔者所见到,就有《自然与权力》、《世界环境史》、《大历史:从宇宙大爆炸到今天》、《人类的足迹:一部地球环境的历史》、《绿色世界史》、《气候改变历史》、《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等等。这些著述书写的维度尽管不同,然而无不指向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这个严肃论题。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的作者麦克尼尔国内读者不算陌生,他是美国乔治敦大学环境史教授,也是世界环境史的著名专家,与其父威廉·麦克尼尔曾合著数年前风靡学界的全球史佳作《人类之网》。此外,麦克尼尔还有《蚊子帝国》、《大加速》等作品。《圣经》有云:“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在瞬息万变的20世纪,这句话恐怕已经过时,太阳底下发生了太多新鲜事。本书之名,其灵感来源如此。为了撰写本书,他参阅了大量新出版的学术成果和翔实的环保数据,仅仅注释和参考文献,就占据全书六分之一的篇幅。全书分为“星球运行的律动”、“推动变迁的动力”两大部分,分别从岩石圈、大气圈、水文圈、生物圈、人口与城市、资源与能源、环境观念等方面,深入论述人与环境之间的各种纠葛。在麦克尼尔看来,地球环境变化的走向,无非就是天、地、人三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虽为美国人,但环境史的眼界并没有局限于欧美,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等,都是他所关注的。

环境变迁史,就与人类的文明史亦步亦趋,如影随形。人类自从400万年前出现之后,便不断改变着地球的环境。到了20世纪,人类改变生态系统的程度、规模与速度,超过了地球上的任何时期。一个多世纪来,许多足以造成生态变迁的现象以惊人的速度出现:化石能源过度开发、水资源迅速恶化、空气污染加剧、海平面上升、冰川消融加快,与之相伴的还有热带雨林退化、森林乱砍滥伐以及愈演愈烈的全球气候变暖……麦克尼尔感慨道:过去1000年里仅限于地方性的环境事件,100年来其规模迅猛飙升,人类在未来的命运因此变得扑朔迷离。

利益驱动令地球生态苦不堪言

据科学考证,地球在46亿年的漫长岁月中,生态环境历经沧海桑田的巨变,物种的灭绝与新生,一直在不断上演。人类在生态环境的演化中,逐渐适应自然,并利用自然,而真正主宰地球,还不到几万年时间。人类创造文明和财富的进程中,科学技术越是发达,索要自然资源的势头也就越疯狂。工业革命之前,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即便已在破坏自然环境,也是很有限度的。工业革命无疑是人与自然环境关系陡然紧张的分水岭,在此之后的几百年,尤其是到了20世纪,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已处于僵局之中。

地球环境遭受污染和破坏,首先是从土壤开始。20世纪是全球人口增长最快之时期,在发展中国家,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口,农业生产必须增加产量,对土壤和种植物增强化肥和杀虫剂。久而久之,土壤污染成为必然态势。土壤污染的另外一个来源,则是铅、镉、水银、锌等金属的开采、提炼和使用,因为这些金属对现代冶金工业提供了帮助。显而易见的是,重金属大量渗透到土壤中,影响食物链的安全,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书中以日本为例。1973年日本的锌、镉产量雄踞全球,可是这些重金属不仅污染了农田,也污染了水源。到了上世纪80年代,大约10%的日本稻田因此受到污染,不适合水稻种植,数百万人生活变得糟糕,有的致病致死,有的缩短了寿命。再如,在20世纪人类合成了1000万种化合物,其中15万种运用到大众商业消费中。上世纪50年代,化工业的蓬勃发展,大量有毒废弃物掩埋在土壤中,直接对大地造成了伤害。上世纪70年代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虽然不直接掩埋有毒废弃物,但是将其巧妙地转换成一门跨国生意,将这些有毒废弃物运输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随之形成新的环境灾难。

矿产资源是工业建设的“粮食”,为了丰厚的利益回报,过度和无序采矿,对于环境污染也是致命的。1820年之前,人类采矿规模都不算大,到了20世纪,全球采矿几乎到了狂热的地步。采矿现场的忙碌与经济繁盛实则是畸形的,拉响生态的红色预警。在世界各国和一些地区,采矿业确实带动了一座城市和一个区域的繁荣,但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当矿产开采枯竭时,也是经济萧条的开端。更可怕的是大规模的采矿,对岩石圈生态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即便是在当前,人类社会对于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也丝毫也没有降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维系经济持续增产,确实是两难选择。开展绿色采矿行动,并尽快研发和使用、推广无污染的新能源,已经成为全球的当务之急。

社会建设与环境保护不能顾此失彼

如今生活在大都市的人都很清楚,每天如果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那是一种幸福。因此,空气质量的优劣,成为检验生态环境良好的标尺之一。20世纪的100年,对于工业强劲的国家和地区来讲,乱糟糟的空气成为记忆中的噩梦。在上世纪50年代之前,很多人都把城市里高耸的工业烟囱视作经济实力的标志,甚至还有人大加赞美。同样是20世纪的前半段,以燃煤为主的工业,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不但没有节制,还大加鼓励。

本书第二章“大气圈:都会的故事”和第三章“大气圈:区域性与全球性的历史”中,围绕空气质量、城市建设、人类健康等相关问题,麦克尼尔以英国伦敦、美国匹兹堡与洛杉矶、希腊雅典、印度加尔各答、土耳其安卡拉、巴西库巴陶以及德国鲁尔工业区等为案例,详细论析。这些城市100多年来虽然在工业制造方面取得巨大的发展,可是水与空气遭受的污染,也超乎了人们的预料。

1780 年后,煤炭崛起成为工业革命的主要燃料,污染的天空开始在英国其他地区萌芽,最后甚至向外扩大。1870 年英国约有10 万台以煤发动的蒸汽机,不断喷出烟雾及二氧化硫。英格兰中部成了著名的“黑乡”(Black Country )。韦尔斯的斯旺西(Swansea)谷区铜冶炼工业产生的酸雨,破坏了植物生态。居民也深受其害: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有将近四分之一的人口死亡与肺部疾病有关,大部分为支气管炎与肺结核,而这些疾病多半因为以微粒为主的空气污染而加剧,有时正是因为空气污染而染病。空气污染在维多利亚时代夺去英国人性命的数量,粗略估计约为20 世纪90 年代全球平均数字的4至7 倍。

鲁尔工业区一直是德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但是黑烟、煤烟、二氧化硫比重极高。乃至“二战”中,由于这个地区的上空黑烟缭绕,导致盟军的轰炸机都无法精准轰炸。鲁尔工业区在战争中遭到重创,对德国经济也是致命一击。上世纪50年代之后,鲁尔工业区的钢铁、机械制造再次开足马力,其空气污染也达到新一波高峰。上世纪60年代,这里的空气污染竟然到了失控的地步,在同时代的美国、日本、瑞典及英国都有类似这样的情况。20世纪后半段,欧美诸国都已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优化工业生产结构,出台强硬的环保政策,大力加强环境治理,蓝天白水和青山绿色才慢慢呈现出来,然而也付出了高额的代价。

麦克尼尔估计,20 世纪90 年代全球地方与区域空气污染物排放量约为1900 年的5 倍。在西方与日本,20 世纪60 年代末期之后空气污染水平开始下降。但直至20 世纪末,全球空气污染仍在持续加重。

环保主义虽然出现在20世的后半叶,但这种意识与观念的酝酿,却动用了人类在20世纪的所有政治、文化、经济上的探索与考量。自然环境是一个循环系统,无论是岩石土壤圈、大气圈,或是水文圈和生物圈,任何一个方面出现了“病症”,对人类来讲都承受不起。人类与环境形成友好的互动,是全人类共同的愿景,然而也是今天最棘手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