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版 新闻·市场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1月3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专营资金撤离 大宗交易降温

2018-01-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王晓宇 ○编辑 弘文

随着部分专营大宗交易的资金陆续撤离,大宗交易市场的交投热情正在降温。

受减持规定的影响,2017年大宗交易市场交投活跃度下滑,无论是成交笔数还是成交量、成交金额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据悉,由于减持新规将锁定期拉长,接盘资金风险增大,部分此前专营大宗交易的资金已陆续撤离这一市场。

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显示,2017年大宗交易市场累计共完成15874笔交易,成交473.02亿股,成交金额为5615.49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11.2%、10.2%、22%。

从具体月份看,大宗交易全年交投呈V型格局。这其中以《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颁布实施以后的6月至8月,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减持规模明显下滑,大宗交易市场降温显著。

2017年8月的月降幅为去年最大,月成交金额跌至256.51亿元,创全年月度最低。去年四季度大宗交易市场逐月回暖,尤其是12月,中国平安、贵州茅台等蓝筹股交投频繁,全月成交金额超过700亿元,为2017年月度最高。

2017年大宗交易累计成交股份数超过10万股的公司有两家,京东方A和分众传媒,成交总量分别为23.8万股、16.2万股,而2016年成交超过10万股的公司为5家;2017年累计成交金额超过100亿元的公司有三家,比2016年减少了两家,分别是分众传媒、中国平安和美的集团,成交金额分别为174亿元、164.7亿元、111.5亿元。

展望未来,一家大型上市券商机构部负责人不看好这一市场。此前,这家公司设有机构部,并基于大宗交易平台为高端客户提供创新性的财富管理增值服务,包括融资类、交易类、税收筹划类等,现在这个部门已打散合并至其他部门了。

一家此前专营股票大宗减持的机构也告诉记者,减持新规拉长了股东的减持周期,同时也加大了接盘资金的难度。在实际操作中,公司也会要求通过场外期权、收益互换、签订兜底协议等多种方式来降低风险,但操作复杂、耗时长及面临部分股东无力追保等问题,虽然公司目前仍在开展此业务,但部分资金已撤离并转向一级市场。

但也有人坚守这一市场。上海某大宗交易机构人士表示,大宗交易市场规模虽然整体萎缩,但大股东减持套现的诉求仍在,减持新规发布后,机构的议价能力明显提升。目前看来,多数股东会采用集中竞价交易减持、大宗交易及协议转让等多种策略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减持。

以分众传媒为例。公司在发布减持计划时就称,公司股东Gio2(HK)和 Power Star(HK)计划以大宗交易、集中竞价或协议转让的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其中,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得超过2%。

“新规发布后,大宗交易的月成交规模先抑后扬,表明市场已逐渐接受并适应了新规下的减持策略。”上述上海大宗交易机构人士进一步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