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版 评论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1月4日

查看其他日期

银行存款下滑是结构调整期的正常现象

2018-01-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莫开伟

过去一年,商业银行存款增长乏力,特别是居民储蓄、企业存款同比大幅少增。据央行数据,2017年1至11月,居民储蓄新增3.8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超7000亿元。

单从银行经营角度考虑,存款减少对商业银行信贷扩张能力确实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因为放贷规模受资本充足率限制,存款大幅减少意味着银行放贷要消耗更多资本;而且,存款减少会影响各种业务的扩张,有可能导致经营效益下滑,最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支持能力的下降。

然而,银行存款下滑是经济结构调整时期的正常反应。一方面,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日益趋紧引发银行存款的正常消耗。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商品房销售虽然增幅放缓,但仍创下历史新高,1至11月,商品房销售额达11.55万亿元,增长12.7%。这已接近2016年年11.76万亿元的商品房销售额。而据相关机构的测算,首付比例提高一成,就将消耗千亿居民储蓄存款。另一方面,房贷利率提高也是消耗银行存款的重要原因。据融360数据,2017年11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36%,相当于基准利率1.09倍,同比上升20.72%。更大的推力来自日益勃兴的互联网金融,在很大程度上互联网金融分流了银行存款。截至2017年9月末,余额宝规模为1.56万亿元,环比二季度末增加8.93%。这超过了招商银行2017年中个人活期存款1.04万亿元和个人定期存款3342亿元之和。

从当前经济发展现实出发,银行存款增幅下降并非坏事,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好事,是积极、可喜的金融变化现象。所以,理应以科学、客观、理性、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首先,民众将存款从银行抽走投向其他理财领域,是投资理财意识的觉醒,这既可为其带来实惠,也可为日益老龄化的中国社会积累财富,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因而,对此应加以适当的引导,让民众将更多的“养老钱”、“救命钱”投向更多保值增值的投资领域。

其次,这为中国资本市场走向繁荣、为提高实体经济直接融资比例提供了可能,可有效改变持续几十年的中国金融市场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旧格局。银行存款利率低而存款增量却年年稳坐钓鱼台,其实不正常。资本市场建设发展不完善,使得投资者信心不足。随着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设计的不断完善和出台、监管层的监管手段和措施的更趋严厉,资本市场可信赖、够安全的环境逐渐形成,必然会将居民存款资金从银行吸引到资本市场里来,这可极大地减少实体经济融资环节和融资成本,也是中国实体经济未来融资必须要走的正确之路。

再次,可增强银行经营的危机感和忧患感,推动其加快转变经营方式,从传统存贷款业务经营向中间业务经营转轨,大力发展轻资产、低资本业务;更可让银行保持理性投资行为,消除盲目扩张规模;可督促银行提高社会服务意识,真正贯彻以“客户为中心”、“客户就是衣食父母”的经营理念,为商业银行真正回归本原奠定基础。

还有,银行存款分流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养分”。目前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且随着清理整顿深入,互联网金融将不断规范。若给其中经过清理整顿符合要求的机构发放金融经营牌照,加之监管制度完善和日常监管到位,互联网金融有望因其高效、灵活、覆盖面广等优势而占据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席位。

银行存款分流,短期内确实会对银行经营带来不小的冲击,但从长远看,可让银行减轻负债,卸下巨额、沉重的存款负债包袱,降低经营成本。更为有利的是,可加速银行业的重新洗牌,优化经营生态,为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系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