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版 要闻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1月12日

查看其他日期

信托业转型需求迫切 主动管理业务成方向

2018-01-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金苹苹 ○编辑 长弓

⊙记者 金苹苹 ○编辑 长弓

在监管日渐趋严的大背景下,曾经迎来“黄金时代”的信托业或在2018年正式迎来行业拐点。

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随着通道业务的萎缩,此前持续增长的信托业资产管理规模很可能在今年拐头向下,甚至出现负增长的可能。同时,转型对于行业来说也显得更为迫切,向主动管理业务转型成为当前信托公司最为紧迫的“必修课”。

通道萎缩 未来增长不容乐观

2017年末,作为信托业“一哥”,中信信托发布的一份“自律承诺”引发业界瞩目。据悉,在这份《自律承诺函》中,中信信托向银监会信托部及北京银监局作出承诺,在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前提下,2018年公司的银信通道业务规模只减不增。同时,将积极与存量银信通道业务合作方沟通,争取提前终止部分业务。

目前来看,压缩通道业务这一举动已成为信托业2018年的行业关键词之一。记者获悉,华东地区某信托公司日前同样下发通知,主动暂停了公司的通道业务。

事实上,中国银监会于去年底发布的《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就要求在银信通道业务中银行应还原业务实质,不得利用信托通道规避监管要求或实现资产虚假出表,对银信合作渠道中的通道业务进行严格规范。多位信托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对通道业务的严格规范将是今年监管的重点工作之一,因此信托公司已严阵以待,开始梳理自身通道业务以达到合规要求。

2017年以来,信托业资产规模增速加快明显,国投泰康信托研究发展部总经理和晋予统计后发现,去年前三季度信托业资产规模增速维持在30%以上,远超其他金融子行业。“在信托资产规模超常增长背后,是银信合作的通道业务显著增加。有些信托公司在通道业务的促进下,信托资产规模已超万亿,甚至逼近两万亿。”

他认为,正是通道业务推高的信托资产规模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在金融去杠杆、防风险、降成本、促实体的政策导向下,相关监管政策相继出台,今年通道业务的高速增长预计难以为继,信托资产规模增长拐点隐现,行业的绝对资产规模甚至可能首现下降。

而在知名信托专家、西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陈赤看来,除了通道业务的“瘦身”,2017年大行其道的房地产信托业务同样面临严峻形势。“在房地产调控持续,监管政策未有松动的背景下,开发商面临着降杠杆的严峻挑战,房企的现金流问题值得引起信托公司的关注。”陈赤分析道,他认为房地产信托在2018年也可能面临调整,传统的地产信托业务虽然开展起来驾轻就熟,却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必须转型才能突破瓶颈。

转型主动管理 多类业务或焕发生机

回望2017年的信托业发展轨迹,快速增长的资产规模无疑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和晋予发现,信托资产规模的增长并没有带来收入和利润的快速增长,两者的增速在2017年出现背离。

他分析指出,从业务收入的角度来看,由于增长较快的是事务管理类信托,其本身报酬率较低,使得信托业务收入的同比增速远低于规模。

“2018年不能再延续去年‘通道业务’一招鲜的发展模式。”北方某大型信托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他认为,作为今年重点规范的业务类型之一,通道业务的收缩势头明显,那些主要依靠通道业务展业的信托公司将受到较大的冲击。

而在新兴业务领域,能够发挥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的业务成为今年发力的重点。和晋予认为,当前信托公司已加大了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等业务布局力度。“以资产证券化业务为例,除了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公开发行的ABS和ABN业务外,部分私募资产证券化和PRE-ABS业务也成为信托公司新近发展的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未来发展仍有空间。”

此外,证券投资领域的相关信托业务,以及对主动管理能力要求较高的基金化证券信托产品(如FOF、MOM类品种)也将是在相关领域有业务积累公司的发力方向。总体而言,和晋予认为在通道业务之外,信托公司在主动管理类业务领域仍有不少业务发展空间。“即便是房地产信托领域,在传统的债权类融资业务外,以股权投资为主的房地产信托业务也将是今年信托公司可转型的方向。”

陈赤表示:“在今年的环境下,如果还是依赖传统思维做业务,2018年部分公司的发展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困难。”他认为今年信托公司可重点发力的业务领域,包括投资标准化金融产品的标品信托、发力财富管理领域的家族信托以及资产证券化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