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版 书评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8月11日

查看其他日期

清晰流畅的表达何以如此之难——读《风格感觉:21世纪写作指南》

2018-08-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徐 瑾
  《风格感觉》
  21世纪写作指南
  (美)史蒂芬·平克 著
  王 烁 王 佩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年5月出版

清晰流畅的表达何以如此之难

——读《风格感觉:21世纪写作指南》

⊙徐 瑾

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是谁?

他是加拿大–美国实验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和科普作家、语言学家,同时也被认为是当今西方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在世界语言学与心智科学领域的成就获得公认。近年来,他的《语言本能:人类语言进化的奥秘》《思想本质:语言是洞察人类天性之窗》《心智探奇:人类心智的起源与进化》《白板:科学和常识所揭示的人性奥秘》等代表作相继在我国出版了汉译本。值得一提的是,“股神”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多年前就推荐过他。也正因此,由平克来谈语言乃至写作,都再恰当不过。我一直想读平克的书,没想到居然今年从一本谈写作的《风格感觉》开始。平克到底能写,即使谈写作,也可以看出很多门道。

平克早在《语言本能:人类语言进化的奥秘》中就提出,人类语言已有400万年的进化历程,而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人类的语言非常特别,基本独特到如同大象的鼻子。比如黑猩猩是人类的近亲,基因相似度高达99%,但黑猩猩语言能力远不及人类的婴儿。这也不禁让人思考,或许就是语言一点点差别最终催生了文明?

如果说《语言本能》更多思考语言之于人性,那么这本《风格感觉:21世纪写作指南》更多是谈书写。一般而言,说话对我们很自然的事,因为平克说所有的婴儿都是带着语言能力来到世界的,6岁前都是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但是书写却未必那么自然。人类可以说天生会说话,但写作是后天培养的。说,对我们是极为自然的;写,对我们而言几乎是反自然的。

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大进化推动力,而进入二十世纪时候,语言哲学也让我们重新思考言说为何以及如何言说。正如以分析哲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维特根斯坦所言,凡是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是不能谈的,就应该保持沉默。过去大家都关注后半句,以为前半句很自然,其实把应该说清楚的事说清楚,也并不容易。

当下不少语言学者或者文字工作者,对语言的含混、表达的粗疏,深恶痛绝,他们的批判往往从控诉语言的滥用开始。说起来,这从知识普及的年代起就已经如此,更不用说在当下自媒体爆发的网络时代。只是,如今批判语言的滥用,不仅是语言学家所爱,也成为一种知识界的新趋势,比如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在鼓励一种新的文盲。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在一次采访中就直言:“从印刷术被发明出来并使每个人都成了潜在的读者算起,过了好多个世纪,才实现了全部人口都能阅读。互联网正在把我们都变成潜在的作者,而这不过是几十年的事情。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学会以文明的方式去对付社交网络。”

对前辈们的批判态度,史蒂芬·平克并不盲从,他并不认为今天存在绝对的语言堕落。甚至,对文字语法的控诉,在苏美尔人的泥板上就有了,而当下年轻人在文字语法上犯错误的比例,并不比过去多。

《风格感觉》提供了不少案例,也做了精彩点评,让大家意识到优秀文本确实隐藏着巨大的文字力量。从优秀的写作案例中,平克也总结了不少写作规律。当然,平克推崇古典写作风格,尽力引导读者观看世界,与读者对话,“作者看到了读者没看到的东西,引导读者的视线,使读者自己发现它。写作的目的是呈现不偏不倚的事实。当语言与事实一致时,写作便成功了;成功的证据便是清楚和简洁”。古典风格特点是清晰,强调对话而不是论证,这其实是在期待读者的合作。“真相属于所有那些致力于获得它的人,但肯定不是人人都有,也不是任何人的天生风格。”也正因此,古典风格和朴素风格和实用风格有交叉。平克特别举例说,比如“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是朴素风格。“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但第二只老鼠有奶酪吃”,这才是古典风格。

作为语言学家,平克观察语言,重点在语言与人性的关系,而书写风格这种技术型话题,在他笔下也摇曳生姿。比如说话和写作,前者对我们是自然的事,但是写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很不自然的事,如何将写变得自然,就成了写作者不能不面对的问题。

平克对于说和写不同的论断,都在引导将写作变得更自然。在我看来,这是写作者最好的方向,这也揭示了我们说话或者对话的方式,本身就是最自然的写作乃至表达方式。自媒体的流行,把写作以及甄别写作优劣的问题上升到从来没有过的高度。而今天中国知识付费的趋势,很大趋势其实源自音频。其实,从写的场景逐步转换到说的场景,写作者往往忘记文字相关者对于文字的敏感度,而没有这种敏感度的人要去理解文本非常困难。写作者如果缺乏说的敏感,同样也需要培养。

总体而言,平克这本书最大优点在于绝不死板。文章语言没有定法,好的写作只能感知。很多语法甚至用法,在平克看来合适即可。据我所知,国内不少写作者将《风格的要素》《经济学人》甚至奥威尔为标杆,而平克作为语言学家,态度反而更为开明,姿态平实得多。比如,为了保持格调,奥威尔总是尽量少用被动语态,平克却指出奥威尔也并不全然拒绝被动语态,因为强行不用被动语态,有些表达会很别扭。再比如,自以为有格调的写作者往往建议用常用词,少用形容词,平克则认为不能绝对化,写作者当然应该用一些复杂的词或者形容词,前提是如何用得恰到好处。

保持良好写作风格,不仅在于语法正确,更在于提供好的写作习惯,平克提供了几个常常被忽视却很重要的写作规则。第一是查资料,确保写下的文字为真,这在智能时代已变得极为便捷;第二是确保论证有理有据,这意味着必须依靠公正可靠的信源;第三是不要把个人经历当成世界常态,不到一定比例的事只是偶尔,并非趋势;第四则是谨防虚假的二分法,将问题简化为口号虽然简便,但分析和提炼比起简单论战更重要;第五是论证应该基于理性而不是个人,正如一句老话所言“不要证明自己对,而要弄清什么是对的”。

《风格类型》看似在谈英语写作,其实是在谈我们如何通过语言思考。奥威尔早就说过,坏的语言会败坏思想,或者说,思想的败坏往往从语言开始。可见,我们如何书写,暴露的是我们在如何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风格感觉: 21世纪写作指南》是一本工具书,也是一本哲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