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版 财经新闻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9月29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上海自贸区成立五周年:
“保险强国”序曲在这里奏响

2018-09-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蕾 ○编辑 浦泓毅

⊙记者 黄蕾 ○编辑 浦泓毅

2个国家级创新型保险要素平台、11家航运保险营运中心、43家保险法人机构、9项自贸区保险业改革建设文件……外加系列改革举措被复制推广,这样的成绩单可谓亮丽,但这绝非检验五年来上海自贸区保险改革开放成效的唯一标尺。

“保险强国”的序曲,在上海自贸区这方试验田里奏响。在自贸区改革“下一季”,上海又将如何谱写崭新乐章?在上海自贸区建设五周年之际,围绕热点话题,上海保监局相关负责人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独家专访。

上述负责人透露称,在新时期将继续加大制度创新力度,推动更多制度新红利。“解决‘有没有’问题成效已显,接下来要解决‘好不好’问题。下一步将积极推进上海自贸区保险改革建设的各项任务,将上海自贸区打造成为保险业改革建设标杆,取得更多可复制推广经验,服务全国自贸区改革建设大局。”

三轮驱动:改革创新实现新突破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五年前的今天,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标志。原中国保监会以实际行动力挺,相继推出“八项意见”和“三项举措”。上海市落实保险“新国十条”实施意见随后出台,更是成为自贸区保险改革又一重大契机。

上海自贸区保险改革顶层设计图跃然纸上,更关键的是落地施工图。在航运保险、再保险、保险资金运用这三大重点业务的驱动下,上海保险业始终秉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信念,紧紧抓住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自贸区为“试验田”,推动保险监管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不断拓宽上海国际保险中心格局。

五年,恰是亮出阶段性成果的关键时点。检验收获,改革创新全面开花,数十项保险制度创新相继落地,上海自贸区保险市场体系、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典型的有:保险市场准入备案改革、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等自贸区保险制度创新涌现,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医保个人账户余额购买商业保险、全国首款海事诉讼保全责任保险、粮食作物收入保险、保单质押贷款资产证券化项目等创新硕果累累。截至目前,已有18项保险创新案例入选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案例,在业内外引起广泛反响,起到了示范引领的效果。

上海自贸区保险改革创新成果何以能如此丰硕?在上述负责人看来,最大突破是通过简政放权实现了监管方式的转变。据上述负责人透露,五年来,原中国保监会与上海保监局已累计印发9项关于上海自贸区保险业改革建设的文件,上海自贸区保险业改革建设的制度框架日益完备。

简政放权,激活市场创新一池春水。“过去,在自贸区内设立保险分支机构,审批流程要20个工作日;改为备案制后,审批材料大幅减少,流程时限缩短为3个工作日,还实现了由事前监管向事中事后监管的转变。”上述负责人举例说,实施市场准入简政放权改革以来,保险机构提交材料大幅精简,企业获得感显著提高,并且这项简政放权已被推广至上海全市,并复制到全国其他自贸区。

改革亮点同样来自保险要素市场建设。2个国家级、创新型保险要素平台相继落地上海自贸区,填补了国内保险要素市场空白。其中,上海保险交易所通过搭建国际再保险、国际航运保险、大宗保险项目招投标及特种风险分散等业务平台,逐步建设成为“立足上海、辐射全国、衔接全球”的综合性保险交易平台。

同时,上海保险业也在不断探索适应经济更加开放的新做法与新经验。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快事快办原则,在上海自贸区率先落实了保险业进一步扩大开放承诺,先后为韦莱、怡和两家外资保险经纪机构换发业务许可证,扩大经营范围;协调银保监会相关部门支持工银安盛、交银康联两家合资保险公司筹建资产管理子公司。

改革下一季:推动更多制度新红利

在日前审议通过的《中共上海市委关于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意见》中,将“要在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上有新作为,当好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等作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任务之一。

诚然,建设自贸区保险“试验田”,亦只是上海建设国际保险中心的起点。保险“新国十条”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国家战略已为上海保险业发展指明方向: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辐射世界。

上海正成为国际保险市场备受瞩目、冉冉升起的东方保险明珠。不过,进入新时代,上海自贸区深化改革建设对保险业有更高的期待和更高的要求,要求上海保险业有新作为和新贡献。

“不可否认,随着上海自贸区全面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困扰上海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也日益突出,在解决‘好不好’问题方面面临一定的挑战。”上述负责人坦言,如果不能有效解决,那么将成为阻碍上海自贸区保险改革建设再上台阶的瓶颈。

这些挑战主要集中在:对外开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监管政策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强化、行业发展基础设施相对较弱、再保险市场发展短板比较突出、营商环境尚缺乏国际竞争优势等方面。比如,目前没有专门的离岸保险业务税制安排,保险业务不区分离岸与在岸、均适用25%的企业所得税率,而新加坡对离岸保险业务则征收10%的所得税。

“下一步推进上海自贸区保险业改革建设的思路是:以建设国际保险中心为目标,推动上海自贸区保险业改革建设上能级;以深化制度创新为主线,推动上海自贸区保险业改革建设有新红利;以‘三个支撑’为抓手,推动上海自贸区保险业改革建设有新水平;以新领域探索为着力点,推动上海自贸区保险业改革建设有新突破。”上述负责人对记者说。

上海自贸区的最大优势是先行先试,打造具有国际高水准的制度创新高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因此,上海自贸区保险业在新时期将继续加大制度创新力度。”上述负责人介绍说,一是建立国际化的准入管理模式,按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原则,深化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二是降低业务创新准入门槛,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规范审批过程,在回归风险保障的前提下,为保险机构的自主创新提供更宽松的空间;三是深化已有制度改革的成果,争取以政策法规形式,固化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市场准入备案制、保险中介股权管理方式改革成果,形成适用范围更广的制度安排。

“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对上海自贸区保险业改革建设给予更大支持。”上述负责人表示,近阶段需要支持的主要事项包括:建议允许航运保险营运中心扩大险种经营范围,提高服务航运实体企业的能力;建议发布《上海区域性再保险中心建设总体规划》,为上海再保险市场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建议采取针对性措施支持上海发展跨境离岸保险,更好地发挥上海在国际保险领域的窗口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