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版 封面  查看版面PDF

科创板企业上市后持续监管的“牛鼻子”将怎样牵

2019-02-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赵一蕙 ○编辑 全泽源

上交所科创板系列配套规则的征求意见将于2月20日结束。这套涉及科创板上市审核、发行承销、监管和交易的基本规则,带着对资本市场锐意改革的色彩,发布至今,引起广泛热议及期待。

除了“进退门槛”、“交易门槛”广受关注,其实,还有一个核心命题值得关注,那就是持续监管问题,它事关科创公司上市后怎么“过日子”:能大手大脚花钱吗?能大张旗鼓在各种场合发布信息吗?能像境外上市公司那样给高管发点“干股”吗?诸多方面,都会有与时俱进的改革设计。

比如,更简易灵活的披露要求呼之欲出。“我们将对现有的九十九项披露格式指引做出大幅简化,信息披露的针对性和灵活度都会增强。”上交所相关负责人向上证报记者透露。

“前不久董明珠在股东大会提前说业绩预增,这种事情,在未来科创板里,不会被监管。”熟悉科创板监管规则的人士如此说。

那么,“对科创板公司上市之后的监管,是更松了?”答案并不是单向度的。

因为,这是一套肩负多重使命的上市规则。如何保证前端市场化的政策红利,在企业上市之后,持续发挥生命力而不被消解?如何在持续监管中,让注册制试点的灵魂——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发挥真正功用?如何在上市之后让市场价格机制更好发挥“优胜劣汰”之功能?如何为科创企业量身定制科学的披露规则,让科创板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战场?如何少走过往的弯路,压缩违规行为的生存空间,更好保护投资者利益?凡此种种,皆是整套上市规则无法绕过去的问题。

因此,这必然是一套有疏有堵、有收有放的规则,不能简单用“松了”或“紧了”来定性。

而且,这必将是一套与时偕行、能在实践中不断修缮的规则。在投资者保护方面,诉讼索赔机制的制度“短板”怎么补、惩罚性违约金如何落地等市场关注的一些问题,将在发展中明确。

“企业上市之后就好比过日子,监管的规则,必然有支持、有体谅、有包容,也有坚持。”接近监管人士打了这个比方。

加减法的艺术

在注册制试点的背景下,信息披露将是持续监管的“牛鼻子”。难点是如何拿捏尺寸——既要保留科创味,又要让企业守住信息披露原则的底线。

这需要有“加减法”的艺术。

“未来科创板的规则体系架构将是1+2+6+N”,此前,上交所相关人士曾向媒体透露。除了目前正在征求意见的规则,后续更多的“N”还有待揭开面纱。

比照主板规则可见,未来相当多的规则将围绕科创板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展开。以目前沪市《上市公司日常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第一号临时公告格式指引》为例,其中对上市公司临时报告格式指引有99则,从上市公司买卖资产、股权激励、更名、高送转到业绩预告、股东增减持等等,无所不包。

与主板相比,“科创板公司需要遵循的披露格式指引将大幅缩减。”上交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注册制理念的核心是信息的披露监管,持续监管端口需要与发行端口所做的变革形成合力,市场化是其努力的方向。因此,“近百项指引完全移植就不再适合,需要做减法。”他说。

一线监管贴近市场的优势,让其在制定规则时有了与企业“共情”的可能。“这些核心安排的最终目标,必然是让市场各方归位尽责,赋予科创企业更多的披露自由度,更灵活的披露方式,营造更友好、适宜发展的信息披露制度环境。”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例如,科创企业可以因为商业秘密、商业敏感信息有暂缓或者豁免披露权利,也有调整适用的余地:适用的规则如果将导致难以反映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难以符合行业监管要求或者公司注册地有关规定的,可以申请调整适用。

又如,上市规则赋予了科创板公司和相关方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在非交易时段通过新闻发布会、媒体专访、公司网站、网络自媒体等方式对外发布应披露的信息的自由度。这意味着,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格力电器公司业绩被“提前报”的风波,在科创板并不存在。这种对企业信息披露形式的松绑,也是借鉴了阿里等境外上市公司的披露经验。一方面,这些公司有相当部分重要内容都是通过公司官网、媒体发布会等渠道发送,另一方面,这些公司对可能需要披露的信息的重要性有较为自由的裁量权。

有减法,也会有加法,这是注册制试点大背景下的必然。在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持续监管理念下,除了真实、准确、完整之外,也更关注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一致性和可理解性,这需要企业有效披露行业信息、经营风险、技术门槛、研发信息等核心信息,更充分揭示风险。

下转4版